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研究
1
作者 吴秋晨 周英文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4,共8页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 数字化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数字化背景来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基于行动背景、行动目标和行动内涵三个方面来构筑行动起点。但高职院校发展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行动并非易事,面临开发性挑战、统一性挑战、技术性挑战和系统化挑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建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开发机制、设立适应数字化背景的双重标准维度、促进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提升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字化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技术特征、风险挑战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秋晨 李佳敏 徐国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42,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职业教育变革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嵌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目标呈现精准化和效能化特征,评价内容呈现丰富化和高速化特征,评价形式呈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评价环境呈现多...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职业教育变革浪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嵌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目标呈现精准化和效能化特征,评价内容呈现丰富化和高速化特征,评价形式呈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特征,评价环境呈现多元化和全景化特征。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也面临着内涵失真、内容颠覆、主体重构等众多风险挑战。对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做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把握主流价值导向;二是清朗舆论生态圈,强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监管机制;三是构建生成式语料库,赋能技能人才发展;四是挖掘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内蕴价值,创新数字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域下数学创造力的评价与培养——基于2013—2023年文献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达 李河霖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6,共17页
创造力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已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研究者更关注一般性创造力的评价与培养研究,对如何以学科为载体,落实创造力评价与培养的相关研究仍有待加强。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 创造力作为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已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研究者更关注一般性创造力的评价与培养研究,对如何以学科为载体,落实创造力评价与培养的相关研究仍有待加强。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选取2013-2023年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以数学学科为载体,围绕数学创造力的内涵、评价、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创造力的概念内涵应从一元论观点拓展到多元论观点;数学创造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增加“推理深度”这一维度;面向数字化手段的数学创造力评价方式与工具应得到重视;跨学科融合与技术整合应成为当前数学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创造力 评价培养 系统性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基于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模块考试结果的反馈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攀 杨芳丽 李樯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促进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和评价,回顾分析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模块不同年度和不同学科的平均掌握率。分析发现医学人文模块平均难度适当(63.3%,SD=25.2%),整体的平均掌握率均高于合格标准(D=3.3%,P=0.04),各年度平均掌握率比较... 为促进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和评价,回顾分析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模块不同年度和不同学科的平均掌握率。分析发现医学人文模块平均难度适当(63.3%,SD=25.2%),整体的平均掌握率均高于合格标准(D=3.3%,P=0.04),各年度平均掌握率比较稳定;医学伦理学掌握率显著高于医学心理学(D=11.7%,P=0.04)和卫生法规(D=9.7%,P=0.01),医学伦理学案例型试题平均掌握率显著好于非案例型试题(D=21.6%,P=0.00),为考试提供了效度证据。建议要不断完善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人文模块的设计与评价,医学人文教育应更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完善医学人文能力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医师资格考试 能力培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设计能力培养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春红 黄其柏 +2 位作者 刘世平 田文峰 朱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7,共4页
机械工程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工程意识的、掌握现代设计和制造方法的创新型人才。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了针对大机械类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实践训练方案,即:通过对部件实物的反求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应... 机械工程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工程意识的、掌握现代设计和制造方法的创新型人才。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了针对大机械类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实践训练方案,即:通过对部件实物的反求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通过比较同类产品,改进被反求的部件实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建立反求设计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机械工程设计 反求设计 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之一 被引量:28
6
作者 方向阳 孙学文 甘昭良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设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表",共涉及36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四个...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有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评价理论设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调查表",共涉及36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四个层次的系统,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四个等级,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执行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琴 张淑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9期141-144,共4页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的关键要素。在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运用因子分析技术,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建构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能够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 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的关键要素。在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运用因子分析技术,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建构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能够从用人单位需求出发准确把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因子分析 结构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孟浩 王艳慧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大学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产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对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综合效... 大学的人才培养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产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对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的人才培养综合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如下结论:在2004年的大学规模下,部分大学人才培养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率;其余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总体效率则较低;而且25所大学规模收益不变,18所大学规模收益递减,29所大学规模收益递增。这为完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大学人才培养系统评价 DEA综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索——以中职A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施卫 崔伟 +1 位作者 臧志军 冯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62-64,共3页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 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背景评价包括社会影响和声誉;输入评价包括教学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投入;过程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学生听课、教师备课等;输出评价包括毕业生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践证明,CIPP评价模型运用到人才培养管理中,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同时有利于扩大学校办学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 汽车运用与维修 学、训、赛一体化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文艳 张会君 +1 位作者 安蒙 赵思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7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法、评价指标的遴选、专家咨询、专家深度访谈... [目的]构建一套客观、全面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法、评价指标的遴选、专家咨询、专家深度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包含综合素质、基础知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反映6部分内容的6项Ⅰ级指标、16项Ⅱ级指标、42项Ⅲ级指标的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评价专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评价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及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满元 杨宁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82-86,共5页
在客观分析农林类植物生理课程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及评价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植物生理实验课为例,提出开展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及评价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实验组经过探究过程训... 在客观分析农林类植物生理课程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及评价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植物生理实验课为例,提出开展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及评价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实验组经过探究过程训练后,其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和“分析现象与数据”的能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4.50%,27.93%,7.86%,21.68%,13.76%。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评价 植物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淑珍 邓瑞 田莉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 目的探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方法运用动态评价理论,从教学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对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效果进行动态观测。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扎实,护理职业能力强,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结论该评价体系可以为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在西部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教育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西部地区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 社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安民 王超英 +6 位作者 朱川平 杨群会 杨艳 石波 欧康平 梁九二 彭明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从运动心理学方面对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进行研究 ,通过与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比较 ,发现青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心理运动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认为青年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高水平发展与较早接受专项... 从运动心理学方面对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进行研究 ,通过与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比较 ,发现青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心理运动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认为青年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高水平发展与较早接受专项运动训练密切相关 ;运动员赛前心境状况较差且不稳定 ,女运动员表现更为突出。建议在青年蹼泳运动员选材时 ,要注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蹼泳 优秀运动员 心理运动能力 评价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特点及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宝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72,共6页
教师培养项目(TPP)评价是当代美国提升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美国TPP项目评价具有两大显著特点,即多主体参与、崇尚科学性。该项目评价的基本格局正是多主体、多标准并行,而评价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则是美国TPP项目评... 教师培养项目(TPP)评价是当代美国提升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美国TPP项目评价具有两大显著特点,即多主体参与、崇尚科学性。该项目评价的基本格局正是多主体、多标准并行,而评价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则是美国TPP项目评价科学性的直接体现。当代美国TPP项目评价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评价系统的有效性、政治文化的干扰、评价系统自身的合法性、评价结果的社会认可等,都是制约美国TPP项目评价持续性的主要瓶颈。美国TPP项目评价的未来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加大评价理论攻关,引导评价系统健康竞争,官方与非官方评价系统走向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项目评价 特点 问题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 被引量:189
15
作者 梁克东 王亚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28-34,41,共8页
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着力点。"三教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旨在系统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qu... 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着力点。"三教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旨在系统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以"三教改革"为分析框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问题症结表现为:教师方面,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成长缓慢;教材方面,学科中心、形态单一、质量不高、研究薄弱;教法方面,理论导向、教师中心、教技分离、监控缺失。为了能够切实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体系,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机制,打造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践研究 人才培养评价 三教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内外部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立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95,共3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关系到教育成败的大问题,如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采取怎样有效方法去评价去保障,则是高职教育办学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经过对研究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实施多元主体内外部有效衔接的"双原则"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打破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改革弊端,不断更新高职教育观念,科学系统地探索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多元互动 内外部有效衔接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芬 彭直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培养一大批软件技术人才,对于我国软件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就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 被引量:22
18
作者 赵丽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之一 ,它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个子系统构成 ,具有系统性、相对稳定性、变革性和开放性。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培养评价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
作者 蔡雪岚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4,共2页
通用性文科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在课程设置中,我们提出了新的三大基础学科在通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三大基础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维科学;在教法运用上提倡启发... 通用性文科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在课程设置中,我们提出了新的三大基础学科在通用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三大基础学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思维科学;在教法运用上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在人才培养评价上主要从知识培养和知识运用两方面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才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20
作者 祁占勇 李蝶 康仪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13-133,207,共22页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之关键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结合国内外政...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之关键所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结合国内外政策与文献,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与环境、科研与成效等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长期追踪数据与动态权重分配机制,构建一个兼顾拔尖创新人才能力整合与高校自主培养水平整合的综合性质量评价模型。应用评价体系发现,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中科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参与度与成果产出情况并不理想,高校亟需采取措施强化科研参与机制,提升科研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自主培养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