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设计构思能力的研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质 严可慈 《大学教育科学》 1994年第3期61-63,共3页
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设计构思能力的研讨王文质,严可慈(西安理工大学)一、问题的基本分析机械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以设计机械零件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 机械设计教学中培养设计构思能力的研讨王文质,严可慈(西安理工大学)一、问题的基本分析机械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以设计机械零件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历来为教学计划、教师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机械零件 构思能力 培养设计 设计属性 表面质量 机械工业 系统工程方法论 保持架 设计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 被引量:106
2
作者 柳海民 谢桂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6-101,共6页
卓越教师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设计,这个设计包括:培养模式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和实践能力训练设计等。
关键词 卓越教师 理想规格 培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及其培养
3
作者 顾亦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104-105,共2页
文章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法,结合心理学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建构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模型,探索和思考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为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 文章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法,结合心理学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建构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模型,探索和思考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为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人才 胜任特征 培养设计和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梯式实验教学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婷 权双璐 +3 位作者 桂亮 金悦 赵卫军 段玉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68-71,共4页
由于目前高校教学模式转型慢,课堂与实践脱节较大,忽视课堂与实践的融合,以至于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践类课程数量有所增加,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创新性实验,但多数学生不... 由于目前高校教学模式转型慢,课堂与实践脱节较大,忽视课堂与实践的融合,以至于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实践类课程数量有所增加,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创新性实验,但多数学生不能合理地选择创新性实验,以至于实践教学的延续性效果不佳。因此,针对机械类本科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阶梯式实验教学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方法,并结合大学生学科竞赛,使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实现阶梯式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实验教学 创新性实验 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9
5
作者 沈凤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3-104,共2页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性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趋势的背景下,设计基于项目实战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结合职业规划与个人特长,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某一方...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性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趋势的背景下,设计基于项目实战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结合职业规划与个人特长,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某一方向的职业技能,以一专多能应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复合型 项目实战 培养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视野下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宗明 胡俊红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32-34,共3页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 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企业、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架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嘉珊 辛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48,共3页
本文主要依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和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笔者所在高校的“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国际化”“高层次”和“应用型”定位,具体探讨了高校对此类人才培养架构设计的理念、原则、指标... 本文主要依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和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笔者所在高校的“国际文化贸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国际化”“高层次”和“应用型”定位,具体探讨了高校对此类人才培养架构设计的理念、原则、指标和方法,以及社会架构设计的面上指标方法,并依此拟定了国际文化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框架结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贸易 应用型人才 培养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培养我国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学生设计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崑 王彻 耿美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9-80,共2页
园林专业是培养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生态学、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园林预决算与施工等方面知识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对城市美化有重要作用的专业,如何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是间接影响城市建设、环境改造等问题的潜在课题... 园林专业是培养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生态学、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园林预决算与施工等方面知识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对城市美化有重要作用的专业,如何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是间接影响城市建设、环境改造等问题的潜在课题。对我国农林类院校的园林专业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差,知识面局限等特点进行阐述和思考,进而提出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培养学生兴趣、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大型设计类比赛,加强学校师资力量这五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林类院校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院校 园林专业学生特点 设计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培养料发酵C/N计算与配方设计
9
作者 浦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48-6949,共2页
优质的培养料来自于高质量的堆制发酵原料和正确的堆制发酵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堆制发酵材料中需要有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科学合理的碳氮比(C/N)。发酵材料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相对比值和种类关系到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及其... 优质的培养料来自于高质量的堆制发酵原料和正确的堆制发酵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堆制发酵材料中需要有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科学合理的碳氮比(C/N)。发酵材料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相对比值和种类关系到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及其繁殖和活动强度,而这些微生物的繁殖活动直接影响培养料发酵的速度、堆温的高低及材料的分解状况。培养料配制时碳源和氮源及其成分的配合比例合理,发酵进程就快。料堆发酵时,温度高,材料分解也好。发酵结束时就能得到腐熟适度的优质培养料。所以在拟定培养料配方及配制培养料时,对培养料中的C/N进行科学分析计算十分必要。科学的C/N计算与调节对培养料配方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培养料配方设计 C/N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虎 张钰琳 喻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目的对传统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相互脱节、重表现轻落地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探索基于多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途径,实现设计创意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通... 目的对传统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相互脱节、重表现轻落地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工业装备产品设计方向为例,探索基于多学科融合的设计类人才培养途径,实现设计创意与实践两个方面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通过调研发现设计产业新业态下企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厘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多学科融合和Steam教育理念构建以实践为桥梁的教学结构。结果从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面着手,搭建多元主体并行的结构,形成以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和高阶性知识整合能力为目标,以设计项目为牵引、从创意到落地全流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结论通过系列化实践课程和项目增加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反馈的实时性,为教学模式迭代更新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推进学科融合和设计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设计类人才培养 工业装备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乡村的实践运用研究--评《大数据思维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6-I0007,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的环境变化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媒介更好的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之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的环境变化下,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与媒介更好的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当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借助《大数据思维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一书,以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在乡村的实践运用研究为题,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力求从互联网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找到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构建 教学方法创新 实践运用 设计人才培养 大数据思维 艺术设计 学习潜能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背景下高职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慧勇 林辉 +1 位作者 李益民 刘宏利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用人单位对轨道交通装备运用方向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培养大批与之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展“1+X”改革试点,... 【目的】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用人单位对轨道交通装备运用方向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培养大批与之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开展“1+X”改革试点,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无损检测与电气装调赛项职业技能竞赛内容,构建基于“岗课赛证”机制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师、教法、教材方面的“三教”改革,融知识、技能和素养培育为一体,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结果】1)构筑了“互联网+”学习生态,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2)打造了“匠心筑梦”课堂,推动了铁路工匠新生代健康成长;3)由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组成了对专业教学全方位、全过程、持续改进的闭环质量监控机制,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结论】落实“1+X”证书制度,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了“三教”改革,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专业质量管理水平,能够培养大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 人才培养设计 “三教”改革 学生学习效果 专业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顺利结项
13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申办主体,与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三家单位共同合作。项目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服装学院作为申办主体,与敦煌研究院、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三家单位共同合作。项目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以把握学术方向、精心严密组织、保障培养质量、传播服饰文化为导向,探索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一体化的科学培训体系。项目招收了来自全国13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名优秀学员,学员专业基础好、学历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专业水平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术方向 培养质量 北京服装学院 设计人才培养 敦煌研究院 学历水平 党的十九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评《专业美术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4
作者 董丽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I0001-I0001,共1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有必要重新审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专业美术院校 创新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模式创新研究 德育 人文素养 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大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70-71,共2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对艺术设计人才要求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艺术设计教育 设计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嫄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144-145,共2页
文章分析了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核心,系统地整合课程、优化体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 文章分析了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核心,系统地整合课程、优化体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关联模块化课程"的专业教学模式,并引入"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就业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兰家具设计现状及构成因素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设计的发展是由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促进的。东西方设计存在着差异性,但其基本规律又具有共通性。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国、荷兰两国的 家具设计,分析构成当前两地设计现状和设计风格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 家具设计 民族性 市场格局 自然环境 设计人员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在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18
作者 肖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0-440,共1页
2014年6月25日,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落下帷幕.北京师范大学由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赵力、张伯威和2012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思源组成的代表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 2014年6月25日,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落下帷幕.北京师范大学由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赵力、张伯威和2012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思源组成的代表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冯速的指导下,最终取得排名第46的好成绩(前60名计入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程序设计人才培养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竞赛 ACM 设计人才培养 信息科学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 名第 赵力 思源 奥林匹克竞赛 科研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艺专业虚拟仿真与信息交互工作坊教学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江哲丰 张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0-245,共6页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3个突出的问题,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与市场数据要素之间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输,来自市场的数据信息不全面、不对称;项目实践不够,师生普遍缺少多层面的实际...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3个突出的问题,在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与市场数据要素之间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输,来自市场的数据信息不全面、不对称;项目实践不够,师生普遍缺少多层面的实际项目体验。以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为支撑,创设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和机制,建构跨学科的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同时鼓励研究性教学,推动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形成丰富的创新意识、多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习惯是信息时代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技术 信息交互技术 沉浸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科新设置与新发展
20
作者 夏燕靖 《艺术设计研究》 2025年第4期129-134,144,共7页
2022年新版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显示出设计学科的自主性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一自主性的确立,突出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上向交叉学科的转型,从而实现学科创新,构建起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设计学科跨学科与跨专业综合发展的新体系。据此... 2022年新版学科和专业目录调整,显示出设计学科的自主性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一自主性的确立,突出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发展上向交叉学科的转型,从而实现学科创新,构建起符合新时代需求的设计学科跨学科与跨专业综合发展的新体系。据此,设计学科正经历着从单一学科的艺术属性向多元交叉学科属性的转变。尤为显著的是,智能科技领域的高速迭代发展,正大力推动着设计学科从“艺术设计”向“科学设计”的深层转变,更加显著地反映出设计学科在认知范式、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的革命性变革。本文围绕“设计学科发展发力的基础在于学科点的建设”“锻造具备跨学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和“新工科与新文科助力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三个贯穿构成的逻辑主题分析阐释,力求阐明新时代设计学科发展发力的基础在于学科点的建设,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现实问题、学术问题,更是学科成长的重点问题。而关键在于培养跨学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以适应设计服务于未来社会发展,尤其是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自然,新工科与新文科建设同样助力于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实效,这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科建设之路,可以说是真正彰显中国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科专业变革 学科点建设发力 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 新工科与新文科助力设计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