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陶文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其人才培养结构受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布局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从社会发展现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其人才培养结构受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布局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从社会发展现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状,分析了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来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适应性优化,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 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教材图像系统应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关于新版生物教材图像系统能力培养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志华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5-40,共6页
生物教材图像系统要具有最佳教学功能 ,必须体现能力培养结构。生物教材图像能力培养结构应由三部分构成 :生物课程认知结构、生物课程实验能力训练、问题与解决方法。课程改革新版生物教材图像系统具备这三种结构 ,其组织形式。
关键词 图像系统 生物教材 培养目标 教学功能 能力培养结构 课程改革 认知结构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校本科层次工科人才培养结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文 薛亚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的总量、地区分布、城际分布以及校际分布等,运用SPSS17.0软件对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全面梳理广东省本科工科类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优化广...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的总量、地区分布、城际分布以及校际分布等,运用SPSS17.0软件对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全面梳理广东省本科工科类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优化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结构.研究发现:广东省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广东省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总量逐年上升,且能较好地满足广东省产业发展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失衡现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错位;人才分布不能满足产业集聚、转移的需要;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校际趋同明显和学生集中度不高等.基于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广东省工科类专业的设置与广东省主导产业或行业相对接,顺应广东省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需要调整专业的区域布局;同时应鼓励高校提高工科学生集中度,扩大工科专业设置面,并改革财政拨款机制对上述变革予以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高校 工科专业 人才培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与科技人才培养结构:1978—2005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文玉春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6期44-48,共5页
文章从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 文章从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科技人才培养结构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ADF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文玉春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6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山东省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山东省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 针对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山东省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山东省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科技人才培养结构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ADF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安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6
作者 陈啸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34-35,共2页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从安徽人才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提出了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树立科学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积极进行安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努力建设与安徽省人才强省战略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才强省战略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结构调整 安徽省 人才培养结构 教育人才培养 教育发展思路 教育质量观 人才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综述之一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杨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8,共2页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落实会议和纲要精神,总结经验,结合实际认真规划本地区高等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以来,全国各地积极落实会议和纲要精神,总结经验,结合实际认真规划本地区高等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很多地区推出的措施实、亮点多,工作有成效。为交流经验,互相启迪,我们特编发系列综述分期宣传、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结构 教育改革 综述 优化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结构 大力兴办二年制专科教育——体育学院办学问题之探讨
8
作者 柳若松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5-67,共3页
一、前言我国现有体育专业人才的状况怎样?结构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适应体育事业的需要?面对这种现实,体育学院应作出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措施,怎样发挥作用?无疑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对今后体育学院培养目标及有关问题的... 一、前言我国现有体育专业人才的状况怎样?结构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适应体育事业的需要?面对这种现实,体育学院应作出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措施,怎样发挥作用?无疑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对今后体育学院培养目标及有关问题的探讨》(见《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教育 办学问题 二年制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结构 四年制 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学院学报 结构不合理 短期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开发人才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9
作者 李淑翠 《现代教育管理》 1985年第2期48-55,共8页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务院发了通知,指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总结国际国内振兴经济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战略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目前,举国上下都十...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务院发了通知,指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总结国际国内振兴经济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战略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目前,举国上下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开发智力,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数量多、质量高的各类专门人才。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干部制度、工资制度不够完善,使现有人才的结构和培养人才的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统筹开发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势在必行。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结构 中专毕业生 干部制度 战略重点 现代化建设 层次结构 十二次 经济发展 培养人才 部属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经费支出结构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协整检验——基于1995—2008年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泽双 李婧 熊义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为探索我国R&D经费支出结构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95-2008年)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R&D经费支出结构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变动进行分析,然后对样本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 为探索我国R&D经费支出结构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95-2008年)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R&D经费支出结构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变动进行分析,然后对样本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结构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经费支出结构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构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15
11
作者 童顺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共6页
"就业难"和"人才荒"同时并存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问题。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其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主要由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内部的教师结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构... "就业难"和"人才荒"同时并存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问题。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其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主要由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内部的教师结构、课程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构成。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决定着高校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存在与人才类型结构错位、与人才素质结构不匹配、结构之间彼此不协调等突出问题,致使高校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了供需结构性问题。以明确定位与调整构成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和人才类型结构复位;以重构人才素质结构和调适供给侧结构相结合,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匹配;以发挥人才素质结构统率作用和调整供给侧结构相结合,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间协调性,作为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路,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要结构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结构 人才素质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要素识别与模式构建——基于多元制度逻辑的视角
12
作者 杨秀芹 常玲玲 徐叶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93,共10页
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与高校自我革新内生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博士生跨学科培养并在多元制度逻辑交互影响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征,既体现了传统科研师徒制模式与结构化模式交互融合的结果... 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与高校自我革新内生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博士生跨学科培养并在多元制度逻辑交互影响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征,既体现了传统科研师徒制模式与结构化模式交互融合的结果,也体现了政府逻辑和实践逻辑逐渐向学术逻辑的渗透。基于师徒制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欧洲为代表,培养要素“向外兼顾”实现跨学科性,是强调学术逻辑的内生型培养模式;学位项目主导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美国为代表,通过学位项目实现跨学科的“系统融合”,是实践逻辑与学术逻辑融合的培养模式;政府主导的结构化培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培养要素趋向“跨域融合”,是政府逻辑占优的外生型培养模式。以此为鉴,我国培养博士生应在明确跨学科目标和理念的前提下,从组织建制、研究项目与课程体系建设、导师联合指导等方面有效平衡学术逻辑、实践逻辑与政府逻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探索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培养 结构培养模式 多元制度逻辑 学位项目 博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的结构化范式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6-8,共3页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是德国为了培养创新型国际科研学术人才进行的高层次学术体制的改革。结构化是国际联合培养的核心理念。德国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涵盖以下四个层面:培养理念结构化、培养平台结构化、培养管...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是德国为了培养创新型国际科研学术人才进行的高层次学术体制的改革。结构化是国际联合培养的核心理念。德国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模式涵盖以下四个层面:培养理念结构化、培养平台结构化、培养管理结构化、培养课程结构化。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模式在国际视野、科学威望以及合作网络建构与强化等方面较传统博士生院模式拥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 结构化范式 结构化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顶明 杨佳乐 黄颖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结构决定质量,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现状,发现博士在三级学位体系中的占比偏低、部分省份研究生... 结构决定质量,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现状,发现博士在三级学位体系中的占比偏低、部分省份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学科结构对需求的回应不足等是目前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有质量地扩大博士学位供给、切实发挥研究生教育治理过程中的省级统筹功能以及充分尊重培养单位的学科调整自主权三点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层次结构 区域结构 人才培养结构 学科结构 类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隗斌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环境,也需要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支撑,特别是需要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制造业基地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结构 浙江 职业教育 合作办学 政府统筹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16
作者 李立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建成教育强国,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要求,必须实现高等教...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建成教育强国,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要求,必须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建成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是要按照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实现高校分类发展;二是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占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使得人才培养结构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三是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四是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类 人才培养结构 学科调整机制 双一流 高等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才培养环节入手 切实加强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进清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6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才资源 培养环节 地方院校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人才培养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毕业生 就业优先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香蕉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付琳 阮云泽 +3 位作者 沈宗专 李荣 杨兴明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8,共7页
采用可培养平板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健康(BIOH)、发病(BIOW)和未施用BIO健康(CKH)、发病(CKW)4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研究可培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 采用可培养平板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以施用生物有机肥(BIO)健康(BIOH)、发病(BIOW)和未施用BIO健康(CKH)、发病(CKW)4个处理的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研究可培养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变化,以及可培养细菌的EP指数差异和细菌的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BIO能显著增加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自生固氮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并减少根际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P<0.05);不同根际土壤样品的快速生长细菌和慢速生长细菌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快速生长细菌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0.9%(BIOW)、50.7%(CKW)、20.6%(BIOH)和22.1%(CKH),其中BIOH处理不同生长速率细菌分布最均匀,EP指数值最高,为0.794;DGGE条带回收测序结果表明,BIOH处理中多样性较高,其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而CKW处理中的优势菌群大部分都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结论:健康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细菌区系显著不同于发病根际土壤,通过外源有益生物与有机载体同时导入土壤,有可能达到调控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培养方法 PCR-DGGE技术 培养细菌数量 培养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0,共1页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培养 现代服务业 对接 《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米银俊 黄慧民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3期52-54,共3页
本文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新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的客观性,并就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看法,此外,对新世纪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 本文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新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的客观性,并就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看法,此外,对新世纪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布局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发展 规模发展 教育质量 培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