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7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育研究生培养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连瑞 李书弘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共8页
“外语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的正式确立,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领域迎来了发展新契机。然而,新兴二级学科初建之际,研究生培养仍面临着源于既往时期的历史局限,其中包括理论指引不足、教育观念待更新、仍待结合人工智能特性等。面对人工智... “外语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的正式确立,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领域迎来了发展新契机。然而,新兴二级学科初建之际,研究生培养仍面临着源于既往时期的历史局限,其中包括理论指引不足、教育观念待更新、仍待结合人工智能特性等。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要求外语教育学做到:革新本体论研究、重塑教育认知观、探索新型教学法、积极拥抱新工具。为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学的研究生培养策略应博采国际理论之华,深耕本土理论之基、革新教育观念为先,锻造多维能力并进、融合人工智能新特性,拓宽人工智能素养疆域。未来外语教育研究生培养应紧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历史机遇,积极响应并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国家战略,共同开启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外语教育 研究生培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培养过程
2
作者 邢虎成 肖钢 +2 位作者 张振乾 钱论文 易镇邪 《农业工程》 2025年第9期154-160,共7页
针对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培养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教育要“农”字当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思政元素融入、加强学校制度引领等思政融入策略,为建立“大思政”格局下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 针对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培养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教育要“农”字当先、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思政元素融入、加强学校制度引领等思政融入策略,为建立“大思政”格局下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作物育种 研究生 培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绍清 黄婷婷 刘诗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推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向教育家型教师蜕变的关键驱动力。将其融入培养体系,不仅深化了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追求,也强化了职业精神培养与质量提升。在融入过程中,需遵循思想引领与实践体... 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推动教育硕士研究生向教育家型教师蜕变的关键驱动力。将其融入培养体系,不仅深化了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追求,也强化了职业精神培养与质量提升。在融入过程中,需遵循思想引领与实践体悟的协同逻辑,关注学校教育与终身发展的连贯逻辑,把握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融合逻辑。基于教育家精神的价值与内在逻辑,应以师德建设为基石,塑造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品质;通过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家理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而依托实践平台,构建教育实践与精神培育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助力教育硕士研究生成长为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家型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育硕士 研究生培养 教育家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方 朱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和传统的学术博士学位是两种“等而不同”的学位类型。如何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习训练、评价方式等关键环节上,体现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与学术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差异化要求,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的核心课题。基于前人研究构建了一个优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体系,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落实双导师制;教学方法实践化,重视案例教学;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交叉融合;实习训练国际化,注重协同培养;评价方式多元化,加强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博士专业学位 目标定位 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知识系统模型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
5
作者 孟艳君 赵华 +3 位作者 麻晓玲 郝瑞春 邵寒池 张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39-2744,共6页
目的:基于认知⁃知识系统模型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条目筛选与修改。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 目的:基于认知⁃知识系统模型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形成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条目筛选与修改。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4和0.8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94和0.208(均P<0.001)。最终确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及28个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方案科学、可靠,可为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研究生 认知⁃知识系统模型 学术规范意识 培养方案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战略教育人才的造就与培养”专题研讨会暨研究生教材发布会召开
6
作者 范双利 何芬芳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5月13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主办、《高教探索》编辑部支持的“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战略教育人才的造就与培养”研讨会暨研究生教育教材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围绕“战略教育人才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作... 2025年5月13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主办、《高教探索》编辑部支持的“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战略教育人才的造就与培养”研讨会暨研究生教育教材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围绕“战略教育人才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战略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战略教育人才的培养、国际视野下教育博士培养的经验与启示、教育案例研究与教育博士培养”等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战略教育人才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笔谈)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洪捷 魏丽娜 +2 位作者 陈涛 罗英姿 王东芳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共11页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学术训练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受到很大的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不同行业和职业领域的要求、如何面对不同行业职业需求培养高...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学术训练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受到很大的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不同行业和职业领域的要求、如何面对不同行业职业需求培养高层次实践型人才、如何处理学术训练与实践能力训练的关系,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何真正做到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这些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笔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陈洪捷分析了专业博士培养如何理解和实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魏丽娜以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就如何真正落实校企合作这一培养方式进行了全面讨论。陈涛从供需适配角度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产品”思维。罗英姿对农业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王东芳对专业博士的国际趋势和特征进行讨论,强调社会需求是专业博士发展的根本动因。各位作者虽然讨论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涵盖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诸多重要问题,从理念到实践、从模式到体制、从中国实践到国际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术训练 实践型人才 研究生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博士培养 专业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世泽 孙章 +3 位作者 张毅 肖军华 邹亮 伍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选题脱离实际需求、产学融合度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对真问题驱动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提出了一种真实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结果及结论]在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后,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并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学科教育 真问题驱动 研究生培养 创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并行:校企协同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邓军 李亚清 刘庆贺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16,共7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校企双轨并行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成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关键路径之一。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需求,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科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校企双轨并行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成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关键路径之一。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需求,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科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及遇到的挑战,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实行贯通式培养、完善教师结构等措施,对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并行 校企协同 研究生培养 教育强国 差异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研究生“三位一体”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以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10
作者 陈星艳 陶涛 +9 位作者 吴义强 戴向东 李新功 欧阳周洲 朱耀军 曾冬 王丽平 胡孙跃 黄艳丽 邹伟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 以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满足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这一重要课题为导向,结合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了理论学习、在校实践和产业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培养体系构想,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三项基本要求,并以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探索了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具体方法。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应用型工科类学科研究生教育供给侧与相关产业高端人才需求端的精准对接,促进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林业工程学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 校内实践 产业实习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辨与不辩: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真实短板
11
作者 董云川 冯媛媛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博士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质量隐忧相应显现。影响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浅辨”以至于学业浮光掠影而未及深刻,“不辩”以至于学术浅尝辄止而难得创新,这两者于教育全程的双重式微,已聚合成为当下博士教育的真实短板。博士... 博士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质量隐忧相应显现。影响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浅辨”以至于学业浮光掠影而未及深刻,“不辩”以至于学术浅尝辄止而难得创新,这两者于教育全程的双重式微,已聚合成为当下博士教育的真实短板。博士教育承载着历史智慧与未来创新的天职,离不开思辨、质疑及创新等品质。明辨是否定的前提,论辩是超越的基础。惟有鼓励穷辨,倡导争辩,保护申辩,才能有效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并强化维护思辨、保护争辩的教育运行机制,保障学习自主、保护学术自由、保留生长空间;导师需要开放的学术胸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省、在个性与共性之间共生、在达标与突围之间释性;学生需要潜心学术,独立思辨,通过论辩、申辩和雄辩,成为不折不扣的精研博学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教育 思辨训练 学术论辩 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2
作者 赵作伟 杜长征 +2 位作者 刘晓明 苏忠林 孙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128-132,共5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能化农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智能化农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智能化农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智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智能化农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智能化农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智能化农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智能化农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培养方案的实施要点。通过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方案,有望培养出更多适应智能化农机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对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农科研究生连续培养实施策略
13
作者 唐文帮 钱论文 高倩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9期25-27,共3页
OBE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支撑,基于成果导向的农科研究生连续培养,应在坚持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学科专业衔接策略、专业实践训练策略和科技创新导向策略,全面提升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OBE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支撑,基于成果导向的农科研究生连续培养,应在坚持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学科专业衔接策略、专业实践训练策略和科技创新导向策略,全面提升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OBE 农学 研究生 连续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智慧农业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探讨——以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
14
作者 熊俊涛 葛晓月 +4 位作者 周承卓 江欣璟 李晨瑜 黄佳琪 秦钰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74-282,共9页
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角度出发,围绕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情况、高校农业现代化开设的相关课程、智慧农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法的对比分析。根据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经验,... 从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角度出发,围绕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情况、高校农业现代化开设的相关课程、智慧农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法的对比分析。根据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定位与培养模式,最后使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专业建设路径,从而给出我国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建设思路,以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为我国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 融合育人 追求卓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战军 覃艺雯 李旖旎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大使命。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张,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过程中,亟需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培养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学专门人才。北京理工大...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大使命。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张,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过程中,亟需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培养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学专门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历经10余年,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提出“创新驱动、融合育人、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高起点率先创建了研究生教育学新学科,构建了研究生教育学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了“四融合”多元复合育人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建制、系统化、可持续的研究生教育学研究与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角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开俊 朱星谕 黄炳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7,共15页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瓶颈是过度指标考核及学术导向,导致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打折扣;行业企业参与联合培养成本高、供需错位,导致动力性不强;专业学位点及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滞后,难以跟上生产实践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松散,治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难以支撑“有组织育人”。分类发展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优化政校院企多元主体协同新机制,以教育为主体深化分类培养改革,以科技为支撑促进科教深度融合,以人才为支点强化人才能力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深化区域产教融合,以制度为保障优化多元主体组织架构,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支撑作用,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需求导向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程序的价值、要素与完善——以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亚敏 程紫嫣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8,I0007,共13页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章程和路线图,程序是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和时效性的基本保证。基于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程序的要素比较分析发现:修订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学术主体和参与主体;修订步骤...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章程和路线图,程序是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和时效性的基本保证。基于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程序的要素比较分析发现:修订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学术主体和参与主体;修订步骤分为启动、推进和审核三个阶段;修订方式主要有年度修订、周期性修订和年度修订为辅周期性修订为主三种方式;修订时限长短不一。完善培养方案修订程序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科学研究、扩大实质参与、健全审核机制、优化修订方式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高校 人才培养 学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的类别划分及研究生培养——基于中美两国学科专业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93,共9页
中国的教育学学科门类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以及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15个二级学科,教育专业学位类别下设13个专业领域。美国的教育学两位数代码下设有15个四位数... 中国的教育学学科门类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一级学科,以及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15个二级学科,教育专业学位类别下设13个专业领域。美国的教育学两位数代码下设有15个四位数代码及109个六位数代码,心理学、体育学单设。在比较中美两国教育学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和学科专业数量的基础上,讨论了两国教育学学科专业的管理方式、目录编制及研究生培养规模,建议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加强教育学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建设,加快研究生教育学等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加深教育学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促进教育学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培养 交叉融合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以四川大学轻工类学科为例
19
作者 王舒灏 刘公岩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实践性。高校作为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直面当前的育才挑战,明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实践性。高校作为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直面当前的育才挑战,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单位需全面贯彻和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内涵,通过加强政策引领、革新培养模式、多方协作等途径,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四川大学轻工学科近三届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从“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教育实践出发,以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全面分析轻工类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探索未来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轻工类学科 培养模式 培养困境 教育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制度设计、模式特征与实践启示——基于台北科技大学的个案研究
20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体和联合培养,评价考核强调成果应用与科技转化。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内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完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树立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应用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职教育 研究生培养 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台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