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放创复合伤创面愈合及其机制
1
作者 胡伟伟 汪洋 史春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5-1393,共9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conditional medium,uMSCCM)对放创复合伤(combined radiation and wound injury,CRWI)的促愈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2只雄性C57BL小鼠被随机分成...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conditional medium,uMSCCM)对放创复合伤(combined radiation and wound injury,CRWI)的促愈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2只雄性C57BL小鼠被随机分成单纯创伤组、放创复合伤对照组和放创复合伤治疗组(n=14);以4 Gy γ射线全身辐照联合直径1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构建小鼠皮肤放创复合伤模型,放创复合伤治疗组隔天1次腹腔注射5 mg/kg uMSC-CM,其余2组注射等体积无血清DMEM培养基,采用拍照及HE染色评估创面愈合情况;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管形成;α-SM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迁移;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Ki67和TUNEL染色检测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小鼠皮肤原代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辐照组和辐照治疗组;采用Edu染色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增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uMSC-CM对CRWI创面具有明显促愈效果(P<0.05);组织学结果提示,uMSC-CM可促进CRWI创面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和胶原纤维沉积,进一步分析显示uMSC-CM处理后创面细胞增殖增加且凋亡减少(P<0.05);组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MSC-CM促进CRWI创面PI3K、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uMSC-CM促进辐照后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减少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MSC-CM促进辐照后成纤维细胞PI3K、AKT蛋白磷酸化(P<0.05)。结论:uMSC-CM加速CRWI创面愈合,这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放创复合伤 创面愈合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对形成小鼠ES细胞集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嵘 柴桂萱 尚克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报道一种新的从小鼠囊胚中培养和分离出ES细胞集落的方法。取出生2~3周龄大鼠的心肌组织制备单层培养物,收集6代以内的条件培养基(RHCM)。以RHCM培养C57BL/6J小鼠的囊胚(无饲养层),对照组以小鼠胚胎原代成... 报道一种新的从小鼠囊胚中培养和分离出ES细胞集落的方法。取出生2~3周龄大鼠的心肌组织制备单层培养物,收集6代以内的条件培养基(RHCM)。以RHCM培养C57BL/6J小鼠的囊胚(无饲养层),对照组以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ME)为饲养层,并补加LIF因子。经过190个胚的实验证明,以RHCM为培养基培养小鼠囊胚时,胚胎贴壁率、ICM增殖率和ES细胞集落的出现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7%、93%和13%。这种新的方法为简便而有效地建立与培养小鼠ES细胞系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 条件培养基 小鼠 胚胎 E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激活Nrf2/ARE通路对抗H_2O_2致H9c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9
3
作者 董曦 孙桂波 +2 位作者 罗云 陈素红 孙晓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条件培养基(MSCCM)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MSC进行鉴定,再用MTT实验确定MSCCM对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孵育时间。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MSCCM组和M...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条件培养基(MSCCM)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MSC进行鉴定,再用MTT实验确定MSCCM对抗H2O2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孵育时间。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MSCCM组和MSCCM组。模型+MSCCM组和MSCCM组均用MSCCM进行预孵育24 h,模型组和模型+MSCCM组用浓度为300μmol/L的H2O2作用4 h模拟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损伤后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凋亡比率等指标,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ROS产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rf2/ARE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SCCM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凋亡比率和ROS产生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MSCCM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凋亡比例和ROS产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0 h到24 h这段时间内,心肌细胞Nrf2/ARE通路中的Nrf2核转位与HO-1表达均随着MSCCM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MSCCM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基培养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旆文 徐鹏 +3 位作者 尤涛 董福龙 章仁杰 申才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第3代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浓缩后加到NSCs培养基中,对所培养的N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结果在加入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的实验组,2...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第3代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浓缩后加到NSCs培养基中,对所培养的N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结果在加入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的实验组,24 h内见悬浮生长的NSCs球开始贴壁生长。至第3天,所有悬浮细胞球基本贴壁生长,大量细胞从中爬出,伸出突起。第7天时,伸出细胞交织成网。对贴壁分化后的NSCs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其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而未加入条件培养基的对照组,NSCs仍呈悬浮生长,未见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及分化。结论在完全去除BMSCs细胞的情况下,含有大鼠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条件培养基对NSCs的贴壁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分化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建立来源于C57BL/6J小鼠的ES细胞系 被引量:8
5
作者 童英 邹冀中 尚克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2-476,共5页
报道一种新的建立C57BL/ 6J小鼠ES细胞系的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 ,在不使用饲养层细胞和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的情况下 ,从C57BL/ 6J品系小鼠中建成 1个ES细胞系即MESPU 4 1,成系率为 1 0 %。MESPU 4 1细胞为XX型 ,核型正常率高... 报道一种新的建立C57BL/ 6J小鼠ES细胞系的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 ,在不使用饲养层细胞和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的情况下 ,从C57BL/ 6J品系小鼠中建成 1个ES细胞系即MESPU 4 1,成系率为 1 0 %。MESPU 4 1细胞为XX型 ,核型正常率高达 89% ,表现出XX型ES细胞系少有的稳定性。进行体内分化实验时MESPU 4 1细胞能发生广泛分化形成畸胎瘤。嵌合体制作实验证实MESPU 4 1细胞具有嵌合能力 ,能参与胚胎的发育。采用RT PCR方法 ,检测出大鼠心肌细胞有LIFmRNA的表达 ,这可能与其条件培养基保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并使X染色体稳定有关。同时 ,还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了永生化的尝试 ,共得到了 4个永生化克隆 ,这将进一步简化ES细胞建系和培养工作 ,为进一步研究ES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稳定性开创了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细胞系 小鼠品系 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LPS激活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损伤的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丽娟 董军 +1 位作者 陆大祥 唐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2-747,共6页
目的:通过脂多糖(LPS)激活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MCM)引起原代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体外模拟炎症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探讨姜黄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μg/LLPS作用于原代培养的SD大鼠小胶质细胞12h,取激活后培养基作用于原... 目的:通过脂多糖(LPS)激活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MCM)引起原代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体外模拟炎症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探讨姜黄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μg/LLPS作用于原代培养的SD大鼠小胶质细胞12h,取激活后培养基作用于原代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组,姜黄素组,MCM组,姜黄素+MCM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各组处理前后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并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内乳酸盐与丙酮酸盐比值来评价神经元内氧利用情况,RT-PCR法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1,4,5-三磷酸肌醇受体3个亚型(IP3R1,IP3R2,IP3R3)的表达情况。结果: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引起海马神经元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乳酸盐与丙酮酸盐比值较空白对照组亦有明显增加;姜黄素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乳酸盐与丙酮酸盐比值较MCM组降低,MCM组IP3R1及IP3R3表达明显升高,IP2R2无显著变化;姜黄素组IP3R1的表达较MCM组明显下降,但IP3R3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LPS激活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姜黄素对该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氧利用率,降低IP3R1的表达及敏感性,从而减低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机率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多糖类 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回转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成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孟芮 罗明志 +3 位作者 王亮 高翔 狄升蒙 商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主要的力学感受器.研究失重条件下骨细胞对效应细胞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失重引起的骨丢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采用三维回转器模拟失重,探讨模拟失重骨细胞条件培养基(RCM)对成骨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骨细胞系MLO-Y...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主要的力学感受器.研究失重条件下骨细胞对效应细胞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失重引起的骨丢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采用三维回转器模拟失重,探讨模拟失重骨细胞条件培养基(RCM)对成骨功能的调节作用.小鼠骨细胞系MLO-Y4三维回转培养72h后,收集回转条件培养基(RCM)和未回转对照组的条件培养基(CCM),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对硝基苯磷酸(pNPP)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RCM对小鼠成骨样细胞系MC3T3-E1增殖、周期及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RCM对MC3T3-E1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维随机回转72h后的MLO-Y4RCM可促进MC3T3-E1增殖:条件培养基培养MC3T3-E124h和48h后,50%RCM组比CCM组分别增加了1.62和1.60倍,差异显著(*P<0.05),培养72h后,100%RCM组比CCM组增加了1.69倍,差异显著(*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条件培养基培养24、48和72h后,RCM组部分恢复CCM引起的MC3T3-E1细胞周期阻滞;MC3T3-E1的ALP活性在RCM组和CCM组之间无差异;RT-PCR检测结果表明,100%MLO-Y4条件培养基培养MC3T3-E148h后,降低了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OPN、OC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实验结果表明,三维随机回转模拟失重培养骨细胞72h后的条件培养基促进了成骨细胞增殖,抑制了成骨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条件培养基 成骨细胞 三维回转 成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支持造血的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丽娜 韩之波 +7 位作者 王有为 罗伟峰 及月茹 杨舟鑫 冯莉 戚仁斌 李扬秋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75-98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条件培养基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造血支持作用。分离得到的hUC-MSC以2×106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用人脐血CD34阳性分选试剂盒分选CD34+细胞。将...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条件培养基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造血支持作用。分离得到的hUC-MSC以2×106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用人脐血CD34阳性分选试剂盒分选CD34+细胞。将CD34+细胞接种在3个培养体系中:hUC-MSC条件培养液+不完全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完全甲基纤维素阳性培养基和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不完全甲基纤维素作为阴性培养基。培养14d观察集落的形态特征,统计细胞数≥50的造血集落单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组成集落形成单位的细胞免疫表型。结果表明:hUC-MSC条件培养基中能够形成集落形成单位,且以粒系和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为主(CFU-G 47.67±0.58、CFU-GM 48.67±4.73、CFU-M 3.00±2.00),未观察到红细胞系相关的集落形成单位。阳性培养基中各种集落形成单位均可见,阴性培养体系中无集落形成单位。流式细胞术检测条件培养基组CD45+细胞比例为(97.43±2.15)%,显著高于阳性对照中CD45+细胞比例(39.69±0.96)%(P<0.05)。结论:在体外hUC-MSC条件培养基能够促进CD34+细胞的发育分化,单纯hUC-MSC条件培养基具有造血支持功能,并促进CD34+细胞向髓系分化,但不能促进向红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CD34+细胞 体外造血支持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路静 江亚南 +6 位作者 杨洪艳 黄幼田 秦珍珠 白睿华 郑智敏 赵明耀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含rhGM-CSF、rhIL-4的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增殖能力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第8天,与正常成熟DC相比,TADC细胞呈发育迟缓状态,CD86、CD1a及CD11c表达降低(P<0.01),CD1a基因不表达(正常DC较强表达),TADC体外刺激形成的CTL增殖率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率均降低(P<0.01)。结论: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树突状细胞 肿瘤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昆 申才良 +3 位作者 宋旆文 刘晓颖 徐鹏 张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BMSCs条件培养基分别在增殖与分化条件下培养NSCs,观察NSCs形态变化。用MTT法及NSCs球数目和直径的统计分析了解NSCs增殖情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BMSCs条件培养基分别在增殖与分化条件下培养NSCs,观察NSCs形态变化。用MTT法及NSCs球数目和直径的统计分析了解NSCs增殖情况,同时行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其分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获得大量未分化且悬浮生长的NSCs球,并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组能够促进NSCs球的吸附贴壁,但与对照组相比光密度(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Cs球数目和直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另外,BMSCs条件培养基组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MB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GFA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MAP-2表达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鼠BMSCs条件培养基促进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但不抑制其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素-脾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崇年 楼基余 +1 位作者 梁毅 郭希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 :研究商陆素 -脾细胞条件培养基 (PWM-SCM)对小白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 micro-ELISA方法测定 PWM-SCM中 IL-2、IL-3、IL-4和 IL-6的含量 ,在 CFU-GM和CFU-E培养体系中加入 PWM-SCM,观察其对造血祖细胞的作用。结果 :PW... 目的 :研究商陆素 -脾细胞条件培养基 (PWM-SCM)对小白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 micro-ELISA方法测定 PWM-SCM中 IL-2、IL-3、IL-4和 IL-6的含量 ,在 CFU-GM和CFU-E培养体系中加入 PWM-SCM,观察其对造血祖细胞的作用。结果 :PWM-SCM中 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 :IL -2为 72 .5± 1 .1 pg/ml,IL -3为 43 3 .3± 1 1 .6pg/ml,IL -4为 2 8.9± 0 .4pg/ml,IL -6为 1 43 .3 pg/ml,其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RPMI-1 64 0完全培养基中测定的含量 (P<0 .0 5~ 0 .0 1 )。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显示 ,PWM-SCM对 CFU-GM无影响 ,但 CFU-E的集落数由 6.2± 1 .4增加到 3 4.0± 2 .5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结论 :PWM-SCM中含有多种细胞因子 ,对小白鼠骨髓造血祖细胞有集落刺激活性 ,对 CFU-E的形成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素脾细胞条件培养基 骨髓造血祖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低分子质量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及提取工艺优化
12
作者 刘朋肖 高苏 +2 位作者 梁瑞娜 安苗苗 赵国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4,共8页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为名贵的食药用菌,多糖为其重要活性成分,低分子质量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功效突出。为提高液体发酵广叶绣球菌菌丝体及胞内低分子质量多糖产量,增大提取效率,该文采用单因素法及响应面法分别对...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为名贵的食药用菌,多糖为其重要活性成分,低分子质量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功效突出。为提高液体发酵广叶绣球菌菌丝体及胞内低分子质量多糖产量,增大提取效率,该文采用单因素法及响应面法分别对其培养条件及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优化验证结果显示,液体发酵培养基碳源为15 g/L可溶性淀粉,氮源为8 g/L牛肉膏,pH值为5,发酵17 d时,广叶绣球菌XQJ-1的菌丝体干重为(6.03±0.25)g/L,胞内多糖达到(433.25±37.46)mg/L,处于较高的优化水平;响应面法对XQJ-1胞内多糖的提取优化表明,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4 h,液料比31:1(mL:g),温度89℃时,胞内多糖得率为(8.82±0.15)%,达到较高的提取效率。为广叶绣球菌及低分子质量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胞内多糖 培养时间 培养基条件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基局部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峰 申才良 +3 位作者 宋旆文 章仁杰 董福龙 杨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BMSCCM)局部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装置制作大鼠T9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后局部微量注射生理盐水10μl)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局部注射BMSC-CM 10μl),两...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BMSCCM)局部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装置制作大鼠T9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后局部微量注射生理盐水10μl)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局部注射BMSC-CM 10μl),两组均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血管生长及空洞体积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的BBB后肢功能评分、斜板倾斜角度优于对照组(P<0.05),脊髓损伤处空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管直径大于对照组。结论 BMSC-CM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体积和促进血管生长,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平 曹鸿国 +3 位作者 郑月茂 赵慧英 温叶飞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对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分离、消化传代、培养鉴定等,研究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SD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3.5d囊胚胚胎干细胞集落分离中,所...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对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分离、消化传代、培养鉴定等,研究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中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SD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3.5d囊胚胚胎干细胞集落分离中,所分离的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具有岛屿状生长,隆起于饲养层上;碱性磷酸酶染色为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类胚体状结构,贴壁的类胚体周边会出现许多分化的上皮样细胞或单个散在的细胞;经过常规冻存传代的胚胎干细胞集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形态,并呈现胚胎干细胞集落所特有的岛屿状生长形态;对传至第5代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进行核型分析,小鼠胚胎干细胞核型正常率大于75%。试验证实,SD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在昆明白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过程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心肌条件培养基 昆明白小鼠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及混合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刺激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强 杨雁 +3 位作者 张宵翔 薛绍礼 邹宇宏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混合的新生牛血清 (NBS)和大鼠血清 (RS)对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KCCM、单纯NBS及混合血清刺激大鼠HSC T6细胞 ,用3 H TdR和3 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 目的 探讨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KCCM )、混合的新生牛血清 (NBS)和大鼠血清 (RS)对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KCCM、单纯NBS及混合血清刺激大鼠HSC T6细胞 ,用3 H TdR和3 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状况。结果 不同刺激剂作用 4 8h后 ,HSC均体积增大 ,胞突增多延长 ,核分裂像增多。 4 8h的3 H TdR和 96h的3 H 脯氨酸掺入明显增加。结论 混合血清对HSC T6的综合激活作用较KCCM和单纯 10 %NBS的作用明显 ,能明显促进其增殖和胶原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混合血清 肝星状细胞 HSC-T6 刺激作用 条件培养基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志林 王新庄 +3 位作者 张涌 王木 王轶敏 胡文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进行分离、传代培养,研究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ESC分离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用SD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兔ESC集落呈岛屿状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 采用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进行分离、传代培养,研究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兔ESC分离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用SD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兔ESC集落呈岛屿状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体外分化可形成类胚体状结构,贴壁的类胚体周边会出现许多分化的上皮样细胞或单个散在的细胞;常规冻存后再传代的兔ESC集落具有较为一致的生长特征,并呈现胚胎干细胞集落所特有的岛屿状生长形态;传至第5代的兔ESC集落核型正常率>75%。表明SD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可用于兔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条件培养基 类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对炎症因子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45-3649,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为Control、TNF-α、TNF-α+CM、LPS和LPS+CM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Ho...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为Control、TNF-α、TNF-α+CM、LPS和LPS+CM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Control组HUVEC形态正常,TNF-α和LPS组部分细胞形态改变,但TNF-α+CM组较TNF-α组和LPS+CM组较LPS组,细胞形态改变数量显著降低。CCK-8法结果示,Control组细胞数量随时间增加,TNF-α和LPS组明显下降,而TNF-α+CM组和TNF-α组,LPS+CM组和LPS组相比,细胞数量则显著增加。Hoechst和流式结果示:与Control组相比,其余4组HUVEC凋亡率升高,TNF-α和LPS组最显著,但TNF-α+CM组较TNF-α组,LPS+CM组较LPS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此外,TNF-α和LPS组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量较Control组显著增高,Bcl-2/BAX显著降低,但TNF-α+CM组较TNF-α组,LPS+CM组较LPS组,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量显著下降和BCL-2/BAX显著增加(P<0.05)。结论:人脐带MSC的条培可显著降低由TNF-α和LPS诱导HUVEC增殖活性降低和细胞凋亡率增加的程度,可能与条培中含有大量细胞因子发挥抑制促凋亡关键蛋白表达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 TNF-A LPS 内皮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nca条件培养基转化的调节性T细胞对小鼠同种免疫的影响
18
作者 滕立臣 刘龙山 +5 位作者 苏亚娟 袁小鹏 李军 付倩 陈思阳 王长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探讨小鼠肾癌细胞株Renca来源的条件培养基能否诱导CD4+CD25-T细胞转化为具有免疫抑制效能的CD4+CD25+Foxp3+T细胞。【方法】培养Renca提取上清获得条件培养基,将条件培养基与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小鼠CD4+CD25-T细胞7d... 【目的】探讨小鼠肾癌细胞株Renca来源的条件培养基能否诱导CD4+CD25-T细胞转化为具有免疫抑制效能的CD4+CD25+Foxp3+T细胞。【方法】培养Renca提取上清获得条件培养基,将条件培养基与普通培养液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小鼠CD4+CD25-T细胞7d,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和Foxp3+细胞的比例;再次分选CD4+CD25+T细胞检测其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体内过继性输入观察对移植物存活时间、局部排斥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混合培养基显著增加培养体系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例(P<0.05),在一定范围内(≤75%)呈比例依赖关系;随转化性CD4+CD25+T细胞比例增加效应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体内输注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P<0.05),达(29.6±1.4)d,组织学观察显示能明显抑制局部排斥反应。【结论】Renca条件培养基能诱导CD4+CD25-细胞转化为CD4+CD25+Foxp3+T细胞,被转化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培养基 转化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基抑制L-抗坏血酸钠介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19
作者 杨旭辉 夏添 +3 位作者 余伟华 卢晓芳 项鹏 何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B16F10通过自分泌对抗由L-抗坏血酸钠(VitCNa)介导的凋亡作用。方法常规在75 cm^2培养瓶中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待细胞长至90%~95%融合时吸取原DMEM/高糖培养液,用PBS反复清洗后加入无血清的DMEM/高糖10ml在培...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B16F10通过自分泌对抗由L-抗坏血酸钠(VitCNa)介导的凋亡作用。方法常规在75 cm^2培养瓶中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待细胞长至90%~95%融合时吸取原DMEM/高糖培养液,用PBS反复清洗后加入无血清的DMEM/高糖10ml在培养箱中培养6~8 h,收集培养液用2500 r/min离心5min后上清用0.22μm滤器过滤,-20℃保存备用,在6孔板中每孔接种1×10~6 B16F10,常规培养24h后,实验组每孔加入2ml条件培养液(含有10%胎牛血清),对照组用普通培养液,两组均用10 mmol/L VitC Na促凋亡,分别在3、6、24 h观察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染核,收集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和TUNEL、RT-PCR检测Bcl2表达。进而分离出条件培养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 000和小于5 000成分,分别煮沸,用蛋白酶K灭活后对B16F10促凋亡。结果发现条件培养基能够抑制VitC Na介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凋亡,抗凋亡成分小于5 000,且不能被煮沸和蛋白酶K灭活,提示其是小分子抗凋亡物质。结论 B16F10可以分泌出拮抗细胞凋亡的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L-抗坏血酸钠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影响新生鼠雪旺氏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马向阳 于涯涛 +3 位作者 钟世镇 胡耀民 王国英 陈立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27,共3页
为了研究巨噬细胞对雪旺氏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制备了脂多糖激活的和未激活的成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取3种不同浓度,分别施加于纯化培养的新生鼠雪旺氏细胞。作用24、48、72h,用神经生长因子单抗及间接免疫荧光... 为了研究巨噬细胞对雪旺氏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制备了脂多糖激活的和未激活的成年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取3种不同浓度,分别施加于纯化培养的新生鼠雪旺氏细胞。作用24、48、72h,用神经生长因子单抗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脂多精激活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或未激活者,取其不同浓度、作用不同时间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新生鼠雪旺氏细胞的神经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含量。提示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促进雪旺氏细胞表达神经生长因子的物质,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雪旺氏细胞对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 条件培养基 雪旺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