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摭谈 被引量:5
1
作者 蔡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
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师心中的痛。写作能力一直是一个扯不清的学术名词,写作能力培养更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语文教育工程。特别是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及其培养,一直困扰着高中学子和高中语文教师。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高中生 语文教师 教育工程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注式写作能力培养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汇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Z期8-12,共5页
培养批注能力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性内容,设有专门的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1]。单元自读课文页面外侧留有三分之一页的空白,编者作少量示范性批注,给学生作批注留下了很大的... 培养批注能力是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性内容,设有专门的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1]。单元自读课文页面外侧留有三分之一页的空白,编者作少量示范性批注,给学生作批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教师有要求,也很少有学生作批注。其原因是学生不会做,没有形成写批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批注 语文教材 教学单元 自读课文 实际教学 学生 示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专文秘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蔡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39,共2页
本文阐明了中专文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指出应该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写作主动性入手,采取按写作实践需要的方式处理写作理论;辅以强化训练方式,使之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并着力提高学生自我修改文章的水平,由此培养学... 本文阐明了中专文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指出应该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写作主动性入手,采取按写作实践需要的方式处理写作理论;辅以强化训练方式,使之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并着力提高学生自我修改文章的水平,由此培养学生较强的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 写作理论 独立思考 灵活运用 写作实践 自我修改 培养学生 写作能力培养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式的创新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广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Z期32-34,共3页
小学生写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根本上来说,写作是学生阅读、分析、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的书面化反映。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本文便探讨了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小学生 创新 写作教学 学生阅读 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 书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分析教学和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培养
5
作者 杨国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4-89,共6页
研究生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属于高层次,担负着深度智力开发的任务。笔者在近年来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培养研究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语篇分析教学 英语阅读 研究生教育 英语教学实践 语篇分析理论 教学体系 智力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能力培养研究(四)语文学科中的写作能力培养
6
作者 张永昌 《教育学报》 1999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学科能力 语文学科 写作能力培养 培养研究 封建社会 发展规律 进步意义 创造性 历史学家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学院写作人才培养特色 被引量:1
7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河池学院写作人才培养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东西、凡一平、田湘、何述强、黄土路、费城等一批知名作家、诗人,文学新人和校园作家也层出不穷,被文学界和教育界称为河池学院作家群。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为抓... 河池学院写作人才培养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东西、凡一平、田湘、何述强、黄土路、费城等一批知名作家、诗人,文学新人和校园作家也层出不穷,被文学界和教育界称为河池学院作家群。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学院根据文学写作特点,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将基础写作、文学写作纳入必修课程,推行卓越写作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文学创作道路进行全程指导。同时,学院引进知名作家全职授课,并在校内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他们在教学科研之余坚持文学创作,示范引领、知行合一,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质量 基础写作 文学写作 写作能力培养 知行合一 文学新人 传媒学院 黄土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虑”是实现高效英语写作教学的根本
8
作者 商艳芝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告诫人们做事要有长远谋划的古老谚语,同样可用于对教学的警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远虑”就是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做长远规划,教学目标有前瞻性,教学内容系统完整。然而,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告诫人们做事要有长远谋划的古老谚语,同样可用于对教学的警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远虑”就是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做长远规划,教学目标有前瞻性,教学内容系统完整。然而,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思想比较普遍,产生不了立竿见影效果的写作训练常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 写作能力培养 长远规划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思想比较 急功近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翻译中的选词策略——评《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教程》 被引量:2
9
作者 冯碧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I0007-I0007,共1页
《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教程》(徐勇、王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是适用于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训练的专用教程。该教程结构简明,论述清晰,工具性强,对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 《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教程》(徐勇、王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是适用于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训练的专用教程。该教程结构简明,论述清晰,工具性强,对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同时,该教程列举了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典型案例,将有效经验贯穿始终,凸显了该教程的实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能力培养 化学工业出版社 翻译能力培养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选词策略 理工科学生 写作训练 王志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最新初中国语教学大纲(一)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亚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教学大纲 常用汉字 配置表 国语 语言活动 培养写作能力 语言能力 表现方式 巴金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作文教学规律,逐步实现作文教学科学化——简谈《中学作文训练教程》的编写
11
作者 姚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提到作文,莫不头痛。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费时多而收效甚微。因此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改革作文教学,实为当务之急。内江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内江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协作编写的《中学作文训练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在这方面所作... 提到作文,莫不头痛。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费时多而收效甚微。因此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改革作文教学,实为当务之急。内江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内江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协作编写的《中学作文训练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作文训练 作文教学规律 训练点 简谈 训练序列 培养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 《教程》 开发智力 内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文教学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志维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在小学英语课本里,课文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课本中的短小课文,小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但有时会陷入机械的死记硬背;对于课本中较长的课文,由于知识点比较多,小学生往往觉得比较难掌握,学习兴趣不高。背诵是一个学习课文的好方... 在小学英语课本里,课文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课本中的短小课文,小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但有时会陷入机械的死记硬背;对于课本中较长的课文,由于知识点比较多,小学生往往觉得比较难掌握,学习兴趣不高。背诵是一个学习课文的好方法,但是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半,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在教学中对课文“一带而过”,只抓语言点进行教学,又会造成学生语感不强的后果,最终影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如何才能做到巧学课文?如何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呢?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文教学 小学英语 写作能力培养 死记硬背 学习兴趣 小学生 厌学情绪 引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共能”“异能”观——也谈中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木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8,共3页
“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 “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适己而学。由此看来,按当今教材中的要求让所有的同学按部就班地学写同样体式的文章,按照同样的模式,写同样的作文题,把所谓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有应用文)写作一般视为写作‘共能’,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潘文进而提出:“究竟哪一种写作体式是所有同学都要学习的写作‘共能’呢?——这就是‘议论’。‘议论’体式写作的能力是所有人毕生的需求,不论学生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它都必须成为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成为贯穿基础写作教育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小学阶段 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教学 中小学生 写作体式 议论文 语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