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芪培元颗粒体外抗HIV-1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秀兰 马建萍 +6 位作者 张颖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李静茹 曾琳 郑永唐 杨柳萌 马丽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 评价太芪培元颗粒体外对HIV-1 病毒的抑制活性.方法 MTT 法检测太芪培元颗粒细胞毒性;通过细胞病变法检测太芪培元颗粒对HIV-1 急性感染的抑制活性;应用HIV-1 p24 抗原ELISA 检测太芪培元颗粒对HIV-1 急性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的抑... 目的 评价太芪培元颗粒体外对HIV-1 病毒的抑制活性.方法 MTT 法检测太芪培元颗粒细胞毒性;通过细胞病变法检测太芪培元颗粒对HIV-1 急性感染的抑制活性;应用HIV-1 p24 抗原ELISA 检测太芪培元颗粒对HIV-1 急性感染细胞中病毒复制的抑制活性,并计算药物治疗指数.结果 太芪培元颗粒细胞毒性实验CC50 为(3.761±0.370)mg/mL;合胞体抑制实验EC50 为(0.454 5±0.204 6)mg/mL,治疗指数为5.84~12.97;p24 抑制实验EC50 为(0.56±0.27)mg/mL,治疗指数为5.30~8.74.结论 太芪培元颗粒体外抗HIV-1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芪培元颗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体外抗病毒活性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宛蓉 桂双英 +1 位作者 王举涛 王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目的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培元颗粒 提取工艺 人参皂苷RB1 淫羊藿苷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元颗粒质量初步研究
3
作者 黄依鸣 李宛蓉 +1 位作者 王键 桂双英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建立培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颗粒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培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b1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mm×4.6 mm,5μm),流... 目的建立培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颗粒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培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b1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0℃,雾化温度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检出人参、黄芪、淫羊藿,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46-20.5μg/mL、1.54-7.6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4%、97.58%,RSD分别为1.15%、1.3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