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圈客运走廊城际通勤方式选择演化博弈研究
1
作者 费跃 余忠洛 张强 《交通工程》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为优化都市圈城际出行结构,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益,利用基于Logit动态的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都市圈客运走廊城际通勤方式选择的动态过程.模型考虑了出行时间、费用、拥堵、感知收益等影响因素,并利用南京都市圈宁句客运走廊出行调查数据... 为优化都市圈城际出行结构,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益,利用基于Logit动态的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都市圈客运走廊城际通勤方式选择的动态过程.模型考虑了出行时间、费用、拥堵、感知收益等影响因素,并利用南京都市圈宁句客运走廊出行调查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纯电汽车的普及,有32.2%的出行者从轨道交通转向小汽车出行.减少轨道交通在途时间成本与降低轨道交通票价均能吸引出行者选择轨道交通出行,但前者的效果更好.同时,随着轨道交通出行比例的增加,减少轨道交通在途时间成本所吸引的出行者数量呈先逐渐增加后快速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城际通勤 演化博弈 方式选择 Logit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区跨区域通勤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京津城际高铁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雄斌 卢源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13,共10页
伴随着交通强国和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城际高速铁路服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对都市区核心城市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郊区化和跨区域通勤趋势日益明显。理解都市区跨区域通勤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高速交通导向的都... 伴随着交通强国和构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城际高速铁路服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应对都市区核心城市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郊区化和跨区域通勤趋势日益明显。理解都市区跨区域通勤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动高速交通导向的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一体化具有一定意义。基于此,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京津城际通勤行为数据,理解都市区城际通勤规模和一般特征,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甄别城际通勤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京津跨城高铁通勤(含每日通勤、每周通勤和每月固定次数通勤的乘客)的比例约为7%。(2)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城市-城际交通接驳便捷性和出行时长、城市-城际出行经济成本、交通换乘便捷性和换乘成本、出行偏好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因素均会影响居民跨城通勤选择。(3)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下,模型结果表明,出行时间、换乘便捷度、出行成本和异地工作意愿等对跨城通勤选择有显著作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本研究能为都市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优化、跨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交通出行 城际通勤 京津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跨城通勤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赖见辉 吴小洁 +2 位作者 黄利华 王春松 王妍妍 《交通工程》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针对跨城通勤出行特征与生成机理不明,无法有效配置交通资源问题.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通勤因素3方面,分析其对周通勤模式、交通方式、出发时间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对周通勤模式选择有较... 针对跨城通勤出行特征与生成机理不明,无法有效配置交通资源问题.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通勤因素3方面,分析其对周通勤模式、交通方式、出发时间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对周通勤模式选择有较大影响,而性别和学历几乎没有影响;家庭中有孩子的城际通勤者选择周通勤的概率均减少;家庭有小汽车会促进日通勤,抑制周通勤;通勤距离越大,选择周通勤的概率越大;②职业、收入水平对周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有较大影响;公司职工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服务类人员和公司职工在周日平峰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火车或高铁,与周通勤者的选择相反;通勤距离对周通勤者出发时间选择具有较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际通勤 周通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可达性与功能性联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岳雨峰 钮心毅 《城市交通》 2023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区域一体化时代,城市群内中短距离、高频次、周期性往返出行成为城际出行主导形式,体现为城际功能性联系。以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际通勤出行、城际商务出行两类功能性联系,分别比较城际交通可达性与城... 区域一体化时代,城市群内中短距离、高频次、周期性往返出行成为城际出行主导形式,体现为城际功能性联系。以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际通勤出行、城际商务出行两类功能性联系,分别比较城际交通可达性与城际通勤出行、城际商务出行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与功能性联系不存在严格的空间对应关系,交通可达性的支撑优势并不一定会促进城际通勤出行与城际商务出行;交通可达性支撑与城际通勤出行联系的供需关系差异较小、与城际商务出行联系的供需关系差异较大;区域一体化发展中16个城市对交通可达性的实际需求不同,供需关系差异揭示了各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提升需求。指出应针对功能性联系需求与交通可达性供给的相对关系,因“城”而异地实践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交通 交通可达性 城际通勤出行 城际商务出行 手机信令数据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