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1 位作者 罗晓云 李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8,共6页
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涌现的城镇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城镇群体空间研究。在对西方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研究阶段、观点及成果进行系统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国... 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涌现的城镇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城镇群体空间研究。在对西方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研究阶段、观点及成果进行系统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学者10多年来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的进展,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未来城镇群体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群体 实证研究 亚洲国家 评述 国外经验 国内 工业革命 城市空间 基础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国华 唐承丽 +1 位作者 朱翔 周海燕 《热带地理》 2002年第4期330-334,共5页
长株潭地区现有 3个地级市、 4个县级市、 177个建制镇及 36 0多个集镇 ,是湖南省城镇发育水平最高的区域 ,也是我国中南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镇密集区。核心城市三足鼎立 ,“井”字形城镇轴带组合初具规模 ,南部地区缺乏次级中心城市、... 长株潭地区现有 3个地级市、 4个县级市、 177个建制镇及 36 0多个集镇 ,是湖南省城镇发育水平最高的区域 ,也是我国中南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镇密集区。核心城市三足鼎立 ,“井”字形城镇轴带组合初具规模 ,南部地区缺乏次级中心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集聚—扩散阶段是该区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 ,为实现长株潭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 ,应构建由四级中心构成的城镇等级系统、由三级轴构成的城镇轴带系统以及由 3个圈层构成的圈层结构 ,应合理布局市 (镇 )际绿色开敞空间并加速快速通道网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群体 空间结构 长株潭地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京祥 崔功豪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39,46,共4页
针对当今世界区域、城市发展呈现的总体态势,本文将空间研究的领域由个体拓展到群体层次,通过对西方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系统评介,指出我国传统城镇体系思维的不足,及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镇群体空间 空间组合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生态学透视——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伟平 《热带地理》 200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对城镇群体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城镇群体是具有个体、种群、群落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由"人"与"地"二元构素组成的复杂"人-地"生态系统。据此阐述了城镇群体按照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与二... 对城镇群体概念进行了辨析,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城镇群体是具有个体、种群、群落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由"人"与"地"二元构素组成的复杂"人-地"生态系统。据此阐述了城镇群体按照3种基本空间组织状态与二元构素划分的空间关系基本类型。分析了集聚与扩散、增长与演替、遗传与突变(应激)、共生与竞争、寄生(绞杀)与袭夺等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行为方式。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进行了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区域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珠江三角洲 城镇群体 空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经济区城镇群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覃成林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2年第1期10-14,共5页
从区域和城镇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城镇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城镇群体与区域的关系,论述开封经济区城镇群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结构与功能特征、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镇群体 结构 功能 开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平顶山经济区城镇群体演变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中金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6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文从区域城镇群体整体出发,围绕着城镇群体的产业和空间结构,探讨了平顶山经济区域镇群体的演变模式,得出了该区域城镇群体经历了自然增长模式和极核增长模式两个阶段的结论.进而根据影响城镇群体的演变因素和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相互作... 本文从区域城镇群体整体出发,围绕着城镇群体的产业和空间结构,探讨了平顶山经济区域镇群体的演变模式,得出了该区域城镇群体经历了自然增长模式和极核增长模式两个阶段的结论.进而根据影响城镇群体的演变因素和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该区城镇群体必将向多核增长模式演进的观点,并阐述了多核增长模式的产业和空间结构格局.无疑,这对今后该区城镇群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群体 演变模式 经济区 平顶山市 增长模式 极核 县城 多核 区域城镇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阴—张家港段沿江港口及城镇群体研究
7
作者 王平乣 杨小平 《城市规划》 1987年第6期47-51,共5页
本文在长江江阴——张家港段沿江港口及城镇的发展历史、现状,港口发展条件,腹地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运量预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该区段港口群体与城镇群体布局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江阴 张家港港 城镇群体 江港 港口群体 深水岸线 澄西船厂 长江 吞吐量 澄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开发与江苏沿江城镇群体规划新构想
8
作者 邹军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27,共3页
进一步加快浦东开发必然对长江流域城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此,作者提出了江苏沿江地区城镇群体按照“三区域、三密集带、三层次”的总体格局发展的新构想,并对沿江地区城镇的行政区划、规模等级、今后发展内容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城镇群体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9
作者 成志刚 曹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
为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廉租住房政策、棚户区改造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等,实施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中也存在保障对象界定模糊、配套政策不完善、动... 为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廉租住房政策、棚户区改造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等,实施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中也存在保障对象界定模糊、配套政策不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未形成和政策执行走样等问题。应从完善金融和税收相关配套政策,健全申请、审批和退出制度,成立专门的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和加大政策实施监督力度等方面,完善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并确保政策全面实施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低收入群体 住房保障政策 保障性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弱势群体的救助与再就业扶持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英 邱冬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城镇弱势群体的形成机理和构成 ,提出了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并重的扶持战略 。
关键词 城镇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 低保 再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测度与分解——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收入分布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长存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9,共7页
在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的收入分布方法,提出基于样本数据的收入群体划分和测度方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状况进行测度,并依据收入分布将影响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 在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基于非参数核密度的收入分布方法,提出基于样本数据的收入群体划分和测度方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城镇中等收入群体状况进行测度,并依据收入分布将影响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分解为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标准线变动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格局 城镇中等收入群体 统计测度与分解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子女、流浪儿童、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各种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子女。他们所受的教育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且在未来的一定时间里无法改变现状。解决城镇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健... 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子女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子女、流浪儿童、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各种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子女。他们所受的教育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且在未来的一定时间里无法改变现状。解决城镇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权;建构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切实加大教育救助力度,确保城镇弱势群体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加快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探索,努力拓宽就学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弱势群体 子女教育权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斥与增权——当下“城镇弱势群体”的媒介身份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74-76,共3页
城镇弱势群体是社会结构转型的现代性后果,近年来的媒介呈现大致经历了媒体无意识、意识初醒以及媒体聚焦三个阶段,但弱势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语者"与"弱者"身份。为突破该族群媒介身份建构的困境,建议尝试两种... 城镇弱势群体是社会结构转型的现代性后果,近年来的媒介呈现大致经历了媒体无意识、意识初醒以及媒体聚焦三个阶段,但弱势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语者"与"弱者"身份。为突破该族群媒介身份建构的困境,建议尝试两种增权途径,以期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框架中实现媒介与人的双重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弱势群体 社会排斥 增权 媒介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弱势群体扶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艳霞 何跃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124-126,共3页
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开展,重庆库区城镇移民中出现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建议通过发展库区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城镇移民弱势群体的消极思想、提供专业... 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开展,重庆库区城镇移民中出现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建议通过发展库区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城镇移民弱势群体的消极思想、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等后期扶持措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保护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应有权益,构建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库区移民大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移民弱势群体 后期扶持 可持续发展 和谐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低收入群体信贷权的经济法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镇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城镇低收入群体信贷权,是指城镇低收入群体为满足基本的生产经营需要而依法获得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扶助性贷款,以实现其参与经济发展机会的权利。城镇低收入群体信贷权具有典型的经济法权性质,因而,它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调节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 城镇低收入群体 信贷权 国家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洪涛 周利平 朱明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弱势群体的状况体现在收入低、就业难、生活困难等方面 ,他们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解决城镇弱势群体问题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真正体现效益优先。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成因 城镇弱势群体 社会转型时期 发展生产力 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镇贫困群体与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17
作者 龚志伟 乔发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9,共4页
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城镇贫困群体有其特定的存在原因和社会特征。它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它与党政干部群体间的矛盾、与先富群体间的矛盾及其群体内部的矛盾等方面。处理这一矛盾必须深化体... 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城镇贫困群体有其特定的存在原因和社会特征。它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它与党政干部群体间的矛盾、与先富群体间的矛盾及其群体内部的矛盾等方面。处理这一矛盾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公平机制;必须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的诱发和刺激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党政干部 效率 公平 城镇贫困群体 人民内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及其信贷支持的过滤分析——以桂林市城镇低收入群体为例
18
作者 罗婧 黄太刚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早在1998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相应政策就已经出台,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却并不顺利。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早在1998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相应政策就已经出台,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却并不顺利。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为了从信贷支持的角度来探究推动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广西桂林为例,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基于桂林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借助过滤理论分析桂林市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及其信贷支持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低收入群体 住房保障 信贷支持 过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建构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群体再社会化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晓洁 谭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54,共6页
决胜脱贫攻坚以后,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新阶段,虽然目前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成功实现了地理空间的转换,但是聚焦移民群体如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仍然面临着有效实现再社会化的问题。以列菲弗尔“空间再现—空间... 决胜脱贫攻坚以后,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到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新阶段,虽然目前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已经成功实现了地理空间的转换,但是聚焦移民群体如何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仍然面临着有效实现再社会化的问题。以列菲弗尔“空间再现—空间实践—再现空间”的逻辑框架为基础,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物理空间的位移实现了新居住地的空间再现,生计空间的建构实现了新物理空间的生产和组织,完成了空间实践。在此基础上,嵌入社会交往和文化心理空间,三维空间的互动相融产生了再现空间。而重要的是,只有当“再现空间”与“空间再现”相融合,且认同空间和制度空间形成合力的时候,易地扶贫搬迁群体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再社会化。为此,新阶段易地扶贫搬迁城镇集中安置群体的再社会化应着力于3个层面:以空间活动实现空间再现——以空间的表征实现空间实践——以表征的空间实现再现空间。最终实现自下而上的空间利用需求与自上而下的空间生产的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城镇安置群体 再社会化 空间再现 空间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以城镇老年群体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晓娜 付岗 温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33,共13页
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起最终决定作用。以城镇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价值观—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价值观和旅游动机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老年群体消费价... 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起最终决定作用。以城镇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消费价值观—旅游动机—旅游消费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价值观和旅游动机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老年群体消费价值观中的面子形象、中庸从众、独立发展、物质享受对出游频次影响显著,面子形象、独立发展、物质享受、情感归属、谨慎保守对旅游花费影响显著,旅游动机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从构建差异化市场体系、按照老年人的价值观和消费心理创新设计旅游产品、加快形成老龄产业新体系等方面加以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此满足老年群体差异化的旅游需求,真正实现老龄旅游产业服务于老年消费者,更好满足其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价值观 旅游消费行为 城镇老年群体 旅游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