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较具代表性的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市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提出以城镇为主导的生态分区分类模式。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城镇生态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保...
以较具代表性的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市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提出以城镇为主导的生态分区分类模式。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城镇生态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控制重点。通过考察湖北省内较典型的当阳等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揭示出市域城镇化进程中较为共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原则和对策,以及相关生态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构筑一个系统全面的城镇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化
城镇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保护
水源
当阳市
生态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
2
作者
覃耀坚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4,共2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1]。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前提和确定了政策工具选择的范围。城镇生态环境的类型为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1]。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前提和确定了政策工具选择的范围。城镇生态环境的类型为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依据。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坚持效果效率和充分公平的标准,使政策工具选择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态环境
多元治理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经济-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
29
4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2 位作者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协调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在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的发展上各有所长,黄山旅游产业发展超前,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突出,池州、宣城生态环境优越,芜湖发展较为均衡;(2)协调度值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0.751~0.821之间,整体处于失调状态。6城市中除铜陵市的协调度值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余城市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3)协调发展度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失调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制约皖南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4)皖南6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特征各异。芜湖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余地市均为失调型。基于此,提出了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性
时空演变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
18
5
作者
刘超
林晓乐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8,共10页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保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文章结合熵值法和协调理论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各地区数据为基础,计算2013年度各个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VENSIM软件绘...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保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文章结合熵值法和协调理论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各地区数据为基础,计算2013年度各个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反馈图,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交互作用。基于东营市数据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流图,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是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最敏感的因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次之,工业化率影响最弱。通过反馈评价,验证了为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提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的结论,表明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化与
生态环境
系统动力学
优化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坊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2,13,共3页
城镇化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应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视野,树立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开放协调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
经济区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9-239,共1页
荣宏庆撰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荣宏庆
《我国新型
城镇
化建设与
生态环境
保护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8
作者
雍会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在分析新疆绿洲建设生态城镇制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镇的建设原则,并从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城镇模式、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镇基础建设优化模式、城镇生态环境优化模式等五方面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
本文在分析新疆绿洲建设生态城镇制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镇的建设原则,并从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城镇模式、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镇基础建设优化模式、城镇生态环境优化模式等五方面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模式
城镇
建设
绿洲
生态
新疆
城乡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
城镇生态环境
生态
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城镇街道绿地绿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毅
《现代园艺》
2007年第12期36-37,共2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剧增给城市诸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镇道路系统的建设及其与之配套的街道绿地的建设与发展。街道绿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剧增给城市诸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镇道路系统的建设及其与之配套的街道绿地的建设与发展。街道绿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多样性交流的绿色廊道,对增加城镇绿地覆盖率,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景观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人口
街道绿地
绿化管理
城市化进程
自然
生态
系统
人工
生态
系统
城镇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
被引量:
1
10
作者
侯俊杰
《国土绿化》
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
园林绿化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
城镇
经济
园林绿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
协调发展
城镇生态环境
景观
环境
居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红
机构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摘
以较具代表性的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市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提出以城镇为主导的生态分区分类模式。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城镇生态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是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和控制重点。通过考察湖北省内较典型的当阳等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揭示出市域城镇化进程中较为共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的原则和对策,以及相关生态区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构筑一个系统全面的城镇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镇
化
城镇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保护
水源
当阳市
生态
林地
Keywords
ecological system
conflict analysis
environment problem
分类号
TU984.11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
2
作者
覃耀坚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4,共2页
基金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以南宁市为例"(gxun-chx2014028)资助
文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1]。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了前提和确定了政策工具选择的范围。城镇生态环境的类型为政策工具选择提供了依据。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坚持效果效率和充分公平的标准,使政策工具选择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城镇生态环境
多元治理
政策工具
分类号
F2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肖世平
吴佳敏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101297)。
文摘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经济-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ourism economy-urbaniz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GWR model
driving factors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
29
4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39,51778002)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NSKQ2015D24)
文摘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协调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在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的发展上各有所长,黄山旅游产业发展超前,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突出,池州、宣城生态环境优越,芜湖发展较为均衡;(2)协调度值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0.751~0.821之间,整体处于失调状态。6城市中除铜陵市的协调度值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余城市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3)协调发展度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失调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制约皖南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4)皖南6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特征各异。芜湖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余地市均为失调型。基于此,提出了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性
时空演变
皖南地区
Keywords
tourism industry-urbaniz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
18
5
作者
刘超
林晓乐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7323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1027)
+1 种基金
山东省"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项目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14AWTJ01-4)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是保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文章结合熵值法和协调理论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以黄河三角洲各地区数据为基础,计算2013年度各个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VENSIM软件绘制因果反馈图,表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交互作用。基于东营市数据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流图,通过仿真模拟,发现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是影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最敏感的因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次之,工业化率影响最弱。通过反馈评价,验证了为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提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的结论,表明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城镇
化与
生态环境
系统动力学
优化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Keywords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dynamics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高坊洪
机构
九江职业大学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2,13,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3)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现实可能
动力机制与政策选择"(编号:13YJQ02)
文摘
城镇化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应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视野,树立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开放协调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
经济区
城镇
化
生态环境
协同发展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7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9-239,共1页
文摘
荣宏庆撰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荣宏庆
《我国新型
城镇
化建设与
生态环境
保护探析》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8
作者
雍会
机构
石河子大学校办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05XJY006)阶段成果
文摘
本文在分析新疆绿洲建设生态城镇制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镇的建设原则,并从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模式、建设节约型城镇模式、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城镇基础建设优化模式、城镇生态环境优化模式等五方面提出了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模式
城镇
建设
绿洲
生态
新疆
城乡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
城镇生态环境
生态
城镇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城镇街道绿地绿化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
2
9
作者
罗毅
机构
江西省吉安市园林处
出处
《现代园艺》
2007年第12期36-37,共2页
文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剧增给城市诸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镇道路系统的建设及其与之配套的街道绿地的建设与发展。街道绿地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多样性交流的绿色廊道,对增加城镇绿地覆盖率,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景观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城镇
人口
街道绿地
绿化管理
城市化进程
自然
生态
系统
人工
生态
系统
城镇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分类号
S731.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
被引量:
1
10
作者
侯俊杰
机构
河南省扶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出处
《国土绿化》
2010年第7期46-47,共2页
文摘
园林绿化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
城镇
经济
园林绿化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
协调发展
城镇生态环境
景观
环境
居民生活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市域城镇生态环境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
覃耀坚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王佳韡
冉光泰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荣慧芳
陶卓民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刘超
林晓乐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
高坊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疆绿洲生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雍会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城镇街道绿地绿化管理的思考
罗毅
《现代园艺》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
侯俊杰
《国土绿化》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