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42
1
作者 张春梅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启焰 李红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2,共7页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测度,然后基于改进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城镇化质量滞后规模程度较大的滞后型经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型向城镇化质量超前规模程度较大的超前型转变;②江苏省城镇化质量和规模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存在着明显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的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江苏省城镇化规模滞后于城镇化质量的现象值得关注,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质量 城镇化规模 协调性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C模型的安徽省环境质量好转条件下城镇化规模测算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乐勤 张诗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8-15,共8页
探索环境质量改善条件下城镇化规模,对指导管理层制定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协调融合的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选取人均工业废水排放等11个指标构建环境污染评价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对安徽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进行测算;运用LMDI分解... 探索环境质量改善条件下城镇化规模,对指导管理层制定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协调融合的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选取人均工业废水排放等11个指标构建环境污染评价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对安徽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进行测算;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进行考察;基于EKC建模机理,借助Excel软件,通过作散点图,添加趋势线,构造了城镇化进程与其引致污染的三次曲线,采用高数求导判别拐点分析方法,揭示了环境质量好转条件下城镇化规模。结果表明: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由2001年的0.056 1跃升至2013年的0.805 8,呈持续增长态势;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与城镇化规模间契合呈倒N型曲线关系;城镇化规模达3 106.26万人为安徽省环境质量开始好转的规模临界值,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引致的污染指数处于倒N型中部上升通道。为促进生态安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从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依法严格环境管控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规模 环境质量 熵值赋权法 LMDI分解模型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施益军 翟国方 +2 位作者 鲁钰雯 刘宏波 周姝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8,共7页
以系统论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提出包含发展状态指数、发展偏离指数和发展向好速率指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全国286个样本城市2005—2019年的城镇化协调... 以系统论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并提出包含发展状态指数、发展偏离指数和发展向好速率指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模型。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全国286个样本城市2005—2019年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各样本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维持在稳定区间内,整体上下浮动较小,并且整体协调水平在逐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改善明显,城镇化发展规模的短板效应减小,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极易受到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从而出现较大波动,需要国家宏观政策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协调发展水平 城镇质量 城镇化规模 系统论 动态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宇光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8,93,共7页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山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在2007年以后,质量与规模的增长均明显加快。2.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情况的变化有所不同。3.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两者偏离程度逐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质量 城镇化规模 指标体系 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栋 罗静 郭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和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2009年~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评价.建立空间统计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时空分异、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和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2009年~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评价.建立空间统计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时空分异、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青岛、济南两个核心城市的带动下,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表现出区域间不协调的空间格局,城镇化规模集聚性优于质量,山东半岛城镇化规模集聚性强.3)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整体协调性较高,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并且表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质量与规模 耦合协调度 空间统计模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规模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分析
6
作者 王爱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7-38,共2页
城镇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人口城镇化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复杂性。本文通过在李嘉图生产函数中引入研发劳动比重、人口城镇化比重揭示城镇化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整理1991-2011年中国数据对研究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 城镇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人口城镇化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复杂性。本文通过在李嘉图生产函数中引入研发劳动比重、人口城镇化比重揭示城镇化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整理1991-2011年中国数据对研究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阈值协整关系,城镇化规模对经济增长作用阈值为42.2988。因此,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维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规模 人口规模 经济增长 阈值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性空间格局 被引量:14
7
作者 傅茜 杨德刚 +1 位作者 张新焕 尹晶晶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5-643,共9页
重点选择"城市用水普及率"、"地下水供应量"、"水资源超采量"等指标构建城镇化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反映绿洲城市城镇化特点.通过熵值法对新疆绿洲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14个... 重点选择"城市用水普及率"、"地下水供应量"、"水资源超采量"等指标构建城镇化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反映绿洲城市城镇化特点.通过熵值法对新疆绿洲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反映绿洲城市城镇化的如下特点:1)绿洲城市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时间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城镇化质量落后于城镇化规模;2)绿洲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性明显.依此提出绿洲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发展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质量 城镇化规模 协调发展 新疆 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向丽 黄文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7-90,共4页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均呈现出轻度或中度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且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程度存在...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十大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均呈现出轻度或中度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且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中心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较快,且城镇化质量相对超前;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协调性较佳,但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城镇质量 城镇化规模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2020:城镇化转型升级大趋势 被引量:5
9
作者 夏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共18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仍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红利。到2020年能否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事关城镇化成败,也牵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局。因此,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推进规...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仍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红利。到2020年能否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事关城镇化成败,也牵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局。因此,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以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为重点,推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藩篱";推动人口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城镇 人口城镇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