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被引量:66
1
作者 陆大道 宋林飞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如何转换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探索。本刊发表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长远计划 城镇化道路 空间生产 科学发展 空间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城镇 城镇化发展模式 发展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以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为例
2
作者 王保乾 朱静 徐德新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括为:综合发展导向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生态旅游导向型、农产品加工带动型4种模式。然后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8个乡镇进行综合研究,分别确定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增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城镇化发展模式 水库移民安置区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第三文明: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批判
3
作者 吴建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9,共5页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 2006年12月22~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办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10+10”全国高层论坛,与会代表分别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的成因、表现、后果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如何转换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探索。本刊发表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镇 发展理念 人类 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可持续性发展 文明 城镇化发展模式 交往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田园城市”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桑东升 孙兴华 +1 位作者 杨霏 文传浩 《西部论坛》 2014年第4期70-77,共8页
"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结构形态,具有城乡一体化、功能分区、和谐性和均等性等特征;"生态城市"视城市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可... "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结构形态,具有城乡一体化、功能分区、和谐性和均等性等特征;"生态城市"视城市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和持续性等特征;"生态田园城市"是一种融合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优点的全域型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全域性、高效性、和谐性、持续性、均等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江阴市已具备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加快全域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全域生态保障体系、全域产业生态体系和全域民生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城市 生态城市 生态田园城市 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复合生态系统 全域型城市发展模式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