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湘中地区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研究——以娄底市川门村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家煌 彭尽晖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0期135-139,共5页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湘中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郊融合型村庄无法照搬照抄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周边村庄发展模式,而湖南省还有大部分村庄与之情况相似,此类村庄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湘中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郊融合型村庄无法照搬照抄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周边村庄发展模式,而湖南省还有大部分村庄与之情况相似,此类村庄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娄底市川门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梳理此类村庄发展的优势,提出构建“庭院经济”模式。结合城郊融合型村庄的交通优势,从规划原则、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入手,将此类村庄打造为城市后花园。寻找城市近郊区乡村建设规划的创新道路和发展方向,为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提供路径参考,助力国家农村城镇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美乡村 城郊融合型村庄 庭院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要素交互作用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及机制研究——以河南舞阳县柴庄村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媛媛 罗源 +1 位作者 王优聪 陈四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7-859,共13页
城乡要素高速交互流动已成为影响现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时空现象。立足重新认知并诠释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乡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聚焦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形式与载体功能,以河南省舞阳县柴庄村为例,结合遥感影像与调查访... 城乡要素高速交互流动已成为影响现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时空现象。立足重新认知并诠释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乡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聚焦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形式与载体功能,以河南省舞阳县柴庄村为例,结合遥感影像与调查访谈结果,深度剖析其公共文化空间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①柴庄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经历了“村民自组织→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结构演变过程和“传统时期的供不适需→转型时期的以供适需→新时期的供需契合”的模式演变过程。②柴庄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类型偏好与占比、村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时间分配在城乡要素的交互作用下均发生了改变。③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演变是村民文化需求等内在需求力和政策、市场等外在供给力以及生活结构改变等潜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既能拓展乡村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也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空间 城乡融合 城郊融合型村庄 高质量发展 柴庄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