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雾霾管控: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建春 周国锋 +2 位作者 徐之寒 周德 郑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6,共8页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 研究目的:归纳分析国内外城市雾霾治理的经验和进展,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冲突与城市风道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寻求优化城市雾霾管控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密切相关;(2)运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常被忽视;(3)目前杭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对城市风道的形成有多种不利因素,存在着冲突,需要开展城市风道体系的优化与重构研究。研究结论:通过城市风道的优化与重构来管控杭州城市雾霾,是可行且有效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冲突 城市风道 雾霾 管控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风潜力及风特征量化分析的城市风道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伟武 黎菲楠 +1 位作者 王頔 汪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0-481,共12页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选取杭州典型季份的Landsat 8影像反演城市地表温度,以城市局地环流运行规律为理论基础,确定城市风道系统的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通过构建杭州主城区表征城市风道地表粗糙度的5个影响因子(包括建筑密度、建筑高度、...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选取杭州典型季份的Landsat 8影像反演城市地表温度,以城市局地环流运行规律为理论基础,确定城市风道系统的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通过构建杭州主城区表征城市风道地表粗糙度的5个影响因子(包括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城市绿地、城市水体和城市路网)的空间数据集,建立城市风道通风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实现GIS空间叠加分析,确定通风潜力最大区域作为潜在通风廊道区域.结合杭州主城区各气象站点的15个自动气象风玫瑰图,确定周边区域夏季和冬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及杭州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实际确定出杭州主城区6条潜在一级风道和5条二级风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潜力 地表温度反演 GIS空间分析 风特征量化分析 城市风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及城市风道对城市通风的影响
3
作者 田凯强 卢照亮 刘庆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近年来,雾霾问题逐渐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北方局部区域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和改善城市通风效果,除了减排之外,控制楼房高度、规划建设城市风道也被作为建议见诸报道,其真实效果值得研究。利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近年来,雾霾问题逐渐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北方局部区域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雾霾问题和改善城市通风效果,除了减排之外,控制楼房高度、规划建设城市风道也被作为建议见诸报道,其真实效果值得研究。利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分析了不同粗糙度类别下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分布,将田野乡村和城市地貌上的风速进行对比,分析了城市建筑对风速降低的程度,并探讨了城市风道的作用,发现无论是降低城市建筑的高度,还是开辟城市风道,对地表附近风速的增大效果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 城市风道 城市通风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城市的风道规划方法研究——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巫溢涵 詹庆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4,共11页
丘陵地区城市与平原地区城市的近地层风场特征通常呈现出显著差异。为缓解丘陵地区城市中特殊地形结构造成的通风不畅、热岛效应、污染积聚等问题,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区域作为实验场域,使用顾及复杂地形条件的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指数描述... 丘陵地区城市与平原地区城市的近地层风场特征通常呈现出显著差异。为缓解丘陵地区城市中特殊地形结构造成的通风不畅、热岛效应、污染积聚等问题,以广州城市设计重点区域作为实验场域,使用顾及复杂地形条件的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指数描述地区通风潜力,提出不同风向条件下基于最小整体通风阻抗的风道识别方法,并依据风道宽度、风道与主导风向一致性两项准则确定区域通风廊道范围,划定其风道等级;同时结合局地环流特征和德国学者克雷斯、西弗斯等提出的冷空气补偿理论,识别补偿区、作用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冷空气传输区;由此在区域和局地层面形成了完善且能互补的城市通风系统,促进了风道规划的空间落位与通风规划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城市微气候 城市风道 局地环流 规划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基本平面形式及布局对城市总体通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郑颖生 高裕江 《华中建筑》 2013年第9期101-104,共4页
该文从平面的视角出发,对高层建筑基本平面形式选择、总平面布局对城市风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高层建筑的不同基本平面形式,以及总平面布局中朝向、尺度、外部空间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决策,对城市总体通风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定性分... 该文从平面的视角出发,对高层建筑基本平面形式选择、总平面布局对城市风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高层建筑的不同基本平面形式,以及总平面布局中朝向、尺度、外部空间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决策,对城市总体通风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定性分析,以及PHOENICS流体动力学软件的模拟结果,总结高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平面选型和布局策略,以保证城市风道畅通,提高城市总体通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基本平面形式 总平面布局 城市风道 城市总体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宽度对街区通风影响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田凯强 贾娅娅 +2 位作者 刘庆宽 马文勇 刘小兵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6-21,共6页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如"雾霾"频频造访城市。有人提出在城市中建立风的通道,将外面干净新鲜的空气引入城区,吹散城中的污染物。这种方法是否能够缓解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值得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如"雾霾"频频造访城市。有人提出在城市中建立风的通道,将外面干净新鲜的空气引入城区,吹散城中的污染物。这种方法是否能够缓解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值得研究。建立城市风道涉及到拆迁和大量占地,其代价将十分巨大,在通风效果不明的情况下,在建立城市风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合理的论证。以北京市某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宽度街道内风速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街道入口处存在"狭管效应",风速会增大,随着街道深度的增加,风速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增加街道的宽度,街道内的平均风速会增大,但是风速的增大十分有限,因此,建立城市风道对城市通风的效果十分有限,不建议通过城市风道的方式来优化城市的通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城市风道 通风效果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于因借,引风入城——黄石市沿江地区城市设计研究的创新思维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磊 户明明 高畅 《城乡规划》 2017年第3期106-114,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热岛效应、雾霾重重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气候与风环境研究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本文从气候学、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通风廊道的定义及其构成;借鉴斯图加特、东京、香港、武汉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热岛效应、雾霾重重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气候与风环境研究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本文从气候学、生态学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通风廊道的定义及其构成;借鉴斯图加特、东京、香港、武汉等国内外城市风道研究与实践经验,以黄石市沿江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借助于WRF和CFD等模拟软件,以确定黄石市宏观风道体系为前提,将中、微观层面的风环境研究运用到黄石市沿江地区的城市设计中,并提出基于风道研究的城市设计控制指引,以期探讨风道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进而通过城市规划和管理控制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通风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道 WRF CFD 沿江地区 城市设计控制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低热视角下的天津中心城区风热环境耦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穗平 田健 曾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39,共8页
文章利用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技术,分析不同风速与功能布局耦合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周期性+分布不均+密集区集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地理区位、空间结构和地表温度3个层面总结出天津"南冷、北热、中心高温"的... 文章利用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技术,分析不同风速与功能布局耦合条件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周期性+分布不均+密集区集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地理区位、空间结构和地表温度3个层面总结出天津"南冷、北热、中心高温"的热岛时空分布特点,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解析天津中心城区风道"外围贯穿与中心阻隔,主干通畅与支脉阻塞+系统协调性差"的现状特征,得出必须系统构建"源—流—汇"风热环境规划理论的结论,同时从风源控制与保护、风道优化与改善、风汇区调整与优化3个方面提出低碳低热视角下的"源—流—汇"风热环境耦合优化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风道 城市风环境 高密度中心区 低碳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