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城市韧性建设评价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士菊 李清 余尚蔚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
随着城市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增强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韧性建设有利于城市抵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灾害,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的韧性建设,以武汉市为研究对... 随着城市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增强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韧性建设有利于城市抵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灾害,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推进城市的韧性建设,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TOPSIS熵权法构建了包含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4个维度的城市韧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1年期间武汉市城市的韧性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韧性、分维度韧性评价,并综合考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洪水、极端天气等风险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武汉市城市韧性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2011—2021年间武汉市的综合韧性得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其综合韧性水平还不高;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基础设施韧性4个维度的建设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即城市经济韧性难以应对金融风险、城市社会韧性难以消解社会问题、城市生态韧性难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难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发展。因此,武汉市应从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智慧平台、创新治理方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着力,不断推进城市韧性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建设 城市韧性评价 TOPSIS熵权法 提升策略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2
作者 李玉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4,150,共6页
[目的]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助力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特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从资源配置优化、人员复合管理、应急处置协调等维度,提出了一种... [目的]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助力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特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从资源配置优化、人员复合管理、应急处置协调等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及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该模式植入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内的韧性建设及应急能力为目标,助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抵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结果及结论]通过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的区域协同管理新模式,分析潜在韧性建设需求,提出加强运营管理效率、集约建设资源,优化韧性配置等策略。该模式可供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参考,以期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韧性城市建设 区域协同管理 车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城市建设:不确定性风险下“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的转型方向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嵘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必要之举。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在住房、交通、垃圾处理、社会冲突、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乃至社会个体和群体心理等领域存... 韧性城市建设是应对现代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必要之举。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城市在住房、交通、垃圾处理、社会冲突、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控乃至社会个体和群体心理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和危机。为此,“技治主义”城市治理范式需要进行适合人类时空变化发展的重构与转型,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方式来建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背景下韧性城市治理范式,其重中之重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融通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挖掘城市治理的内部韧性以发挥共治优势、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并动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措施,构建适应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新理念,形成“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在充分考虑和评估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自然、关注人性、关注生命,加快韧性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建设 “技治主义”治理范式 不确定性 复杂性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