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左学金 陈建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2,2,共8页
在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国家的区域经济实际是由若干个城市连绵区组成。皖江城市带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构成,为规划和建设城市连绵区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多集中在重化工业,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大,产业结构效益... 在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国家的区域经济实际是由若干个城市连绵区组成。皖江城市带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构成,为规划和建设城市连绵区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多集中在重化工业,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大,产业结构效益和带动就业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以城市连绵区为发展目标,采用相对集聚的发展策略,推动皖江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推进研究和制定皖江城市带的空间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交通基础对内和对外的联接水平,提高吸引人才能力,加强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为皖江城市连绵区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连绵区 皖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城市连绵区规划建设进展与发展趋势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明 王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1,共7页
我国东南沿海六大城市连绵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发地区,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中西部竞争力增强、外出劳动力增幅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南沿海大城市连绵区在低碳生态、旧区更新、创新创意产业发展、宜居城市建设,以及规划的... 我国东南沿海六大城市连绵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发地区,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中西部竞争力增强、外出劳动力增幅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东南沿海大城市连绵区在低碳生态、旧区更新、创新创意产业发展、宜居城市建设,以及规划的编制和创新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研究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关系的影响、进行新一轮的城市群规划的编制,是这些大城市连绵区面临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连绵区 城市 城镇群 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聚焦: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以宁镇扬旅游文化圈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小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7,共7页
旅游城市连绵区集中体现了我国区域旅游最高发展水平,具有深化竞合的迫切要求。旅游城市连绵区遵循网结构博弈模式,文化资源整合须依托强势文化并科学统筹内部、外部、有利、不利四方面因素,即由"纵横聚焦"来实现,据此本文提... 旅游城市连绵区集中体现了我国区域旅游最高发展水平,具有深化竞合的迫切要求。旅游城市连绵区遵循网结构博弈模式,文化资源整合须依托强势文化并科学统筹内部、外部、有利、不利四方面因素,即由"纵横聚焦"来实现,据此本文提出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模型。宁镇扬旅游文化圈应确立"封建—民国时期数度辉煌的南中国中心"形象定位并以此为中心整合文化资源,进而谋求其在长三角竞争力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聚焦 旅游城市连绵区 旅游文化资源 宁镇扬旅游文化圈 特色文化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城市研究》 2000年第1期7-11,62,共5页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地位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即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并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本文概要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地位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即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并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区发展。本文概要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连绵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8-99,共2页
本文从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现实意义,展望了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战略布局,并提出了发展战略。
关键词 旅游城市连绵区 发展战略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世界最大的城市连绵区──对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的新构想 被引量:1
6
作者 费希杰 《现代城市研究》 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
为了把长江三角洲建成世界最大的城市连绵区,文章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宏大构想:一是在杭州湾建造锁海大坝并展开大规模的围垦造陆;二是兴建宁波至舟山的跨海交通与输水工程,这两大构想一旦付诸实施,现有的沪宁线、沪杭线、萧甬线... 为了把长江三角洲建成世界最大的城市连绵区,文章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宏大构想:一是在杭州湾建造锁海大坝并展开大规模的围垦造陆;二是兴建宁波至舟山的跨海交通与输水工程,这两大构想一旦付诸实施,现有的沪宁线、沪杭线、萧甬线和长江沿岸城镇带将共同构成世界最大的城市连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连绵区 锁海大坝 围垦造陆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4,共6页
人力资本增长是促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协调发展的动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城市人力资本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利用2006-2010年相关数据,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现有人力资本规模与人力资本结构对... 人力资本增长是促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协调发展的动力。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城市人力资本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利用2006-2010年相关数据,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现有人力资本规模与人力资本结构对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制约了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经济增长效率。需要加大投入,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创新中高等教育,强化职前培训,并且构建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资金等筹措机制,着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城市连绵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转折点”与中小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以济南章丘战略研究为实证 被引量:6
8
作者 于涛方 吴志强 蔚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2-28,共7页
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轨迹、规律和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发现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崛起规律和机制:(1)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兴起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机会——战略转折点。(2)从空间关系来看... 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轨迹、规律和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发现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崛起规律和机制:(1)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兴起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机会——战略转折点。(2)从空间关系来看,这些中小城市利用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行政主权、经济因子的不均衡(优越的交通条件、经济基础发达等)和非均质的自然条件(山水环境、土地资源广阔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城市的“圈层”空间结构,使其直接享受这些大城市的功能辐射。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东部胶济城市连绵区上、济南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章丘作为战略研究的研究对象,首先对章丘发展所面临的战略转折点,从城市竞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捕捉”,确定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目标,进而据此选择了城市发展的战略场所,最后对战略场所进行了规划结构和规划布局的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发展战略研究 转折点 济南 外部环境 发达地 城市发展 城市 城市连绵区 发展轨迹 空间关系 交通条件 山水环境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空间结构 土地资源 实证研究 大都市圈 内部条件 城市竞争 规划布局 规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顾朝林 张勤 《产经评论》 1999年第9期12-15,共4页
随着世界贸易的增加和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逐步形成,以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不断渗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从而使若干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或国际性城市,越来越控制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 随着世界贸易的增加和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逐步形成,以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不断渗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从而使若干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或国际性城市,越来越控制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使全球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等级体系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而且城市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于相互间联系的广泛性而愈益重要。这样,随着信息社会的确立和全球城市化的普遍到来,城市间的经济网络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使若干世界性的节点城市成为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的实体,全球城市体系的格局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城市发展 城市化水平 国际性城市 世界城市体系 城市连绵区 高速公路 全球城市体系 大都市连绵 住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