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再利用途径下的城市转型发展——以台北市都市再生前进基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晨 刘治国 白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为城市发展与文化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台北市在探索文化遗产再利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以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为代表。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由政府主导,专家、...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为城市发展与文化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台北市在探索文化遗产再利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以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为代表。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由政府主导,专家、企业、艺术家和设计师等共同参与,在政策规范范围内,以专家的价值评估为技术支撑、以设计师的再利用改造方案为遗产改造可实施方案,实现对遗产的再利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对大陆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融合 城市转型发展 台北市 都市再生前进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转型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述略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景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1-228,共8页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于生产层面,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之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创意将不再单单是通过产业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替代概念,而是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未来20年是中国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批中国城市将进入世界城市体系,并催生一批国际文化大都市。因此,必须进行系统谋划,把政府的规划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效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 世界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
3
作者 柯蓉 张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6,共12页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及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特征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中引领...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及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特征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中引领作用明显,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代表性的特色经济增长突破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中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投入较大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明显的带头作用。城市功能、科技创新是影响长江下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结构调整、质量效益等是影响长江中上游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转型发展 空间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城市转型发展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9
4
作者 任致远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分析了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指出我国城市需要转型发展,应把谋求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转移到注重城市发展效益、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科学轨道上来,顺应城市科学发展规律,端正发展指导思想,把握好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 分析了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指出我国城市需要转型发展,应把谋求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转移到注重城市发展效益、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科学轨道上来,顺应城市科学发展规律,端正发展指导思想,把握好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我国城镇化转型有规律性、质量型、集约化、就地式、特色型等5个发展走向。思想认识、经济实力、民生愿望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转型发展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空间治理创新助力中国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5
作者 张京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25,共9页
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更离不开空间治理体系和秩序的重构,空间治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实践中空间治理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应... 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更离不开空间治理体系和秩序的重构,空间治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实践中空间治理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应从空间规律与价值的重新识别、空间供给配置逻辑的调整、空间利用管控体系的动态优化、空间价值实现机制的高效搭建、空间政策设计的全面支撑等方面入手,进行空间治理逻辑的系统变革,从而以空间治理创新助力中国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 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邝嫦娥 狄亚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能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多样化集聚和劳动力配置优化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最小。研究结论为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城市群及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转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玲 仇方道 +1 位作者 朱传耿 马随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8,72,共5页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内涵、内容、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城市发展转型研究多是注重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忽视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注重城市经济转型而忽视城市文化与社会... 城市发展转型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内涵、内容、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城市发展转型研究多是注重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忽视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注重城市经济转型而忽视城市文化与社会转型,注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今后应加强一般性区域中心城市转型研究,突出城市发展转型中的软环境研究,推进不同发展水平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注重城市转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转型 影响因素 转型模式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发展转型与城市总体规划变革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毅 盛洪涛 +2 位作者 汪云 林建伟 彭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31,37,共6页
武汉当前处于经济、科技、社会与空间转型的多期叠加,具有转型的多重性、复杂性、渐进性。对于武汉转型期的规律认识、目标确定及路径选择,将深刻影响到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价值理念、空间模式、规划策略和成果体系等多个方面。文... 武汉当前处于经济、科技、社会与空间转型的多期叠加,具有转型的多重性、复杂性、渐进性。对于武汉转型期的规律认识、目标确定及路径选择,将深刻影响到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价值理念、空间模式、规划策略和成果体系等多个方面。文章立足于识别武汉城市发展规律,梳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相应城市发展阶段转型的呼应关系,深刻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寻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传承和创新思路,引领新时期武汉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总体规划变革 城市发展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评《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泽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生态经济区指的是该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且各领域均满足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经济区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健全的民主与法制、绿色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区指的是该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且各领域均满足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经济区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健全的民主与法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等。2014年,国务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请示进行批复,有力地推动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区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城市发展转型 合理利用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文明转型中的经济发展模式探析--评《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10
作者 王婧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03-I0003,共1页
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的重心,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投身经济转型领域,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 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的重心,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投身经济转型领域,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立足我国城市生态文明转型的现状,科学分析几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可行度和实施方案并提出参考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对研究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 经济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化发展 对策建议 实施方案 绿色化 城市发展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生活场景提升城市发展新动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35个城市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必春 雷晓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31,共9页
创新和消费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新动力。既有研究证明了城市便利设施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内在机制不甚明晰。从场景理论透视中国城市夜生活场景出发,基于35个城市的舒适物数据,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夜生活场景的典型特征... 创新和消费是城市发展转型的新动力。既有研究证明了城市便利设施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其内在机制不甚明晰。从场景理论透视中国城市夜生活场景出发,基于35个城市的舒适物数据,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夜生活场景的典型特征,并构建OLS回归模型估计了夜生活场景对城市发展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夜生活场景蕴含着自我表达和睦邻这两类文化气质,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其中,自我表达和睦邻均能促进城市消费力且自我表达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力。此外,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大城市来说,睦邻气质有所缺失,成都、武汉、长沙、西安等新一线城市自我表达气质还有待提高,南昌、福州等城市两种文化气质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广州、深圳、杭州在均衡性和整体水平上比较协调。据此,城市发展需要在“高度”和“深度”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文化场景的政策方法营造高品质的夜生活场景释放场景红利,实现文化赋能消费和创新的协同发展模式,助力中国城市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生活场景 舒适物 城市发展转型 创新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
1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视点,对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为中国的城市治理决策、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城市交通、产业、环境和房地产等相关领域提供一份系统的对标城市深度案例。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 城市交通 房地产 城市规划与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 治理决策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战略规划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毛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14,共11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城市发展路径,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城市战略规划展现了高度的前瞻性、灵活性与实效性,与其他规划互为补充,有效引领和指导了高速增长阶段的城市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城市发展路径,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城市战略规划展现了高度的前瞻性、灵活性与实效性,与其他规划互为补充,有效引领和指导了高速增长阶段的城市发展建设。本文以全球视野把握世界城市战略规划的最新趋势,从历史纵深回顾国内不同阶段战略规划的发展演进特点,结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探索新时代城市战略规划新逻辑。在此基础上,聚焦新质生产力、空间方略、绿色韧性、开放联动和社会共享五大高质量发展关键议题,剖析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践案例,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广州方案”,为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战略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战略规划 高质量发展 超大城市发展转型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城市的理论思考——兼及“创意北京”建设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玉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3,共7页
"创意城市"建设不仅关乎城市转型,更关涉城市发展,其背后要有一系列条件和理论支撑与价值引导。"创意城市"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有"创意思维",尤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其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 "创意城市"建设不仅关乎城市转型,更关涉城市发展,其背后要有一系列条件和理论支撑与价值引导。"创意城市"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有"创意思维",尤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其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保护创意权益、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尊重创意培育的区位选择、文化指向和创新指向,营造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发展优势主导性行业,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创意北京"的成功将为国内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文化创意 文化产业 文化创新 城市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挑战与方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政 安树伟 王佳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7,共13页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与"一...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互动衔接,通过建立老工业基地与"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完善老工业基地融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强化老工业基地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机制与示范推广机制,培育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振兴 中西部和东部地区 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