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衰退产业识别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米尔 高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47,共4页
一、引言 新兴产业的成长与衰退产业的转型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没有衰退产业的转型,新兴产业也难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衰退产业的转型问题更为突出.
关键词 城市衰退产业 识别模型 中国 产业结构 产业演进趋势 区域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衰退产业转型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敏 胥卫东 卫丽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3,共2页
文章运用运筹学中决策论与优化理论并参考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一个基于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利润增长、产业演进趋势最大化的决策模型。阐述了城市衰退产业转型流程,并针对衰退产业转型时机和转型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衰退产业 产业转型 转型时机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衰退的机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3
作者 余中元 李波 +1 位作者 孙特生 毕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141,共3页
本文以四川华蓥市为例,论述城市衰退的机理,认为城市衰退可起因于城市区位优势的丧失、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战争灾荒、政治因素、资源衰竭和资源市场的改变、产业结构老化、城市竞争、交通条件的改变。文章提出城市经营者应具有战略家... 本文以四川华蓥市为例,论述城市衰退的机理,认为城市衰退可起因于城市区位优势的丧失、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战争灾荒、政治因素、资源衰竭和资源市场的改变、产业结构老化、城市竞争、交通条件的改变。文章提出城市经营者应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对城市发展进行诊断、预测,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延缓城市衰落,复活城市,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衰退城市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旅游兴市,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强城市经营,提高城市竞争力;传承历史文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依托大中城市,加强区域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衰退 机理 可持续发展 华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研究——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春燕 谢萍 毛端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7,共6页
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不断衰竭以及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当前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萍乡是一个以煤立市、典型的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矿城市,目前... 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不断衰竭以及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选择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当前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萍乡是一个以煤立市、典型的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矿城市,目前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主体资源(煤炭)不断衰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煤炭工人就业、再就业困难等问题。利用PCDL模型对萍乡市产业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萍乡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但已出现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明显特征;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枯竭,采掘业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优势地位在下降,产业发展动力有所不足,产业发展已逐步由煤炭资源开始采转向其它资源及相关的加工制造业。因此,萍乡应着力于把中间品制造业和深加工制造业作为当前的接续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衰退城市 接续产业选择 萍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卫枚 方勤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94,共5页
DEA方法适宜于衡量具有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同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通过建立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我国23个地级资源衰退型城市2009~2013年期间的经济转型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23个城... DEA方法适宜于衡量具有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同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通过建立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我国23个地级资源衰退型城市2009~2013年期间的经济转型效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23个城市中,经济转型相对有效的有3个城市,占比为13.04%;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平均效率值只有0.776,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转型效率的区域差距较大,处在东部地区的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效率较高,明显优于处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衰退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衰退城市 经济转型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退型资源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平 周伟 +1 位作者 袁涛 韩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1-198,共8页
利用具有较好分类性能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焦作市1988年、1993年、2001年、2004年、2010年和2014年的多季节TM,ETM+,OLI数据分类后检测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信息,分析促使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 利用具有较好分类性能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焦作市1988年、1993年、2001年、2004年、2010年和2014年的多季节TM,ETM+,OLI数据分类后检测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信息,分析促使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遥感影像分类中,DEM的重要性程度大于其他变量。(2)农用地面积在1993年达到最大;建设用地近26a增长1倍多,近几年增速放缓;林地面积近几年有所增加。(3)1993—2001年,裸地和农用地相互转变最为剧烈,8a间土地利用转移综合总量最大。2010—2014年综合年均变化量最大;2001—2004年农用地和林地年均减少量最大,3a间建设用地增长最为迅速。(4)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空间变化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裸地与人口密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通过显著性0.01水平检验。焦作市地均GDP总量每增加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0.12%。城市要寻求产业转型,在保证未来新区发展建设的同时,也要保障粮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衰退型资源城市 驱动力 随机森林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退型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平 周伟 曹银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利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FPPSI),对河南省焦作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0.56,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 利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FPPSI),对河南省焦作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0.56,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53,都处于分级标准中的较好等级;土地集约利用社会效益综合指数为0.84,处于分级标准中的优良等级;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综合指数为0.69,处于分级标准中的较好等级;2005—2013年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以2009年为折点呈折线上升趋势,2013年没有表现出"S"形曲线增长。焦作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正逐步改善,土地集约利用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退型资源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FPP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型城市脆弱性及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肖枝洪 隆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62,共8页
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性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 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性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中,黑龙江省的伊春、鹤岗、七台河和双鸭山市的脆弱性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显著相关性,较难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应对各区域城市进行差异化发展:对脆弱性较高的城市,加大帮扶力度,且以鹤岗为中心,探索其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脆弱性较低的城市,应积极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衰退城市 脆弱性 空间相关性 LIS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联动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小帆 卢丽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0-907,918,共9页
基于2003年—2016年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相关数据,测度了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三废减排的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应用面板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 基于2003年—2016年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相关数据,测度了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三废减排的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应用面板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减排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脉冲响应图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的减排具有长期效应,工业废水减排有助于倒逼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动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衰退城市 产业结构结构转型升级 耦合协调度 面板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型城市“城-棕-绿”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晓笛 付泉川 吴熙 《风景园林》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在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大批工矿企业停产与外迁产生了大量棕地,这些场地面临被改造为城市其他功能用地的挑战。以绿色空间为改造目标的棕地再生,是风景园林学科重要的前沿研究与实践领域;以绿地为用途的棕地改造,也是城市绿色... 在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大批工矿企业停产与外迁产生了大量棕地,这些场地面临被改造为城市其他功能用地的挑战。以绿色空间为改造目标的棕地再生,是风景园林学科重要的前沿研究与实践领域;以绿地为用途的棕地改造,也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压力下,有必要从区域视角认知城市棕地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要素和城市绿色空间的关系。在棕地识别的基础上,总结黄石市不同类型的棕地的空间个体特征和空间区位特征,归纳黄石市"城-棕"空间格局的耦合性特征与演化过程。从棕地与重要生态斑块、生态廊道和规划绿地3个方面的空间关系分析"棕-绿"空间格局,发现有相当比例的棕地占据城市的多个关键生态节点。因此,若将棕地作为重要潜在空间纳入绿色空间系统规划,将有利于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的构建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空间格局 资源衰退城市 棕地再生 城市绿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衰退城市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秩序的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恋军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12,共17页
资源衰退城市企业社会保险缴费面临一个结构化困境: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过大与企业缴纳能力不足。而认识和解决这一困境的前提在于,厘清资源衰退城市社会保险缴费秩序的形成逻辑是什么。现有研究不但缺乏对于资源衰退这一背景的... 资源衰退城市企业社会保险缴费面临一个结构化困境: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过大与企业缴纳能力不足。而认识和解决这一困境的前提在于,厘清资源衰退城市社会保险缴费秩序的形成逻辑是什么。现有研究不但缺乏对于资源衰退这一背景的关注,而且忽视了社会保险缴费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结构、选择与互动关系。对资源衰退城市辽宁阜新市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秩序进行分析发现:资源衰退城市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秩序形成基于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下的“政府强制-企业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了结构路径和价值路径的共同影响。基于强制-认同关系存在工具式、专权式、协商式和互惠式四种社会保险缴费秩序模式,高强制、低认同的专权式缴费秩序是陷入缴费困境的根本原因。高强制和高认同的互惠式缴费秩序最适合历史负担沉重、人口老龄化严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的资源衰退城市,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减压、嵌入、增能”,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秩序 资源衰退城市 社会保险基金 企业缴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城市更新与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博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4-16,共3页
依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对城市更新运动的系统分析,探讨城市更新的动因,提出现代城市更新的多元化目标和前提、规划、实施、完成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规划模式。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衰退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 重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逆城市化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阎小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1-64,共4页
一般认为,逆城市化就是人口和就业从主要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过程,70年代初期,在美国首先观察到这一过程。后来,发观英国和另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在经历这一过程。许多学者认为,逆城市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一般认为,逆城市化就是人口和就业从主要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过程,70年代初期,在美国首先观察到这一过程。后来,发观英国和另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也在经历这一过程。许多学者认为,逆城市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外乃至更外围的乡村地区迁移,城市化区域扩大,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持续减少以后,出现回升,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绝对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乡村地区 中小城镇 人口与经济 人口流动模式 人口学 城市衰退 城市化区域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孟禹 杨雪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110-123,共14页
城市收缩在国外出现较早,特征多样,成因也复杂。2020年中国城市收缩占比已高达43%,城市收缩问题治理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关于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城市收缩具有多重内涵,测度方法也多样,这主要源于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多样性... 城市收缩在国外出现较早,特征多样,成因也复杂。2020年中国城市收缩占比已高达43%,城市收缩问题治理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关于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城市收缩具有多重内涵,测度方法也多样,这主要源于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多样性,至少包括生命周期机制、空间错配机制、政治经济学机制和启发式机制四种。国际城市收缩治理策略相对成熟的主要有“被动/主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行动方式四类,基于该治理思路,取得较好成效的是美国克利夫兰、德国波鸿和日本长崎。结合中国特点,我们认为在治理实践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精明收缩”思维,故针对普遍存在的产业老化、空间虹吸导致城市收缩现象,提出了“主动/被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行动方式相结合的思路。这些讨论或能给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治理体系 城市萧条 城市衰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