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街道空间夏季小气候环境实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鑫 段佳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98-401,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人口稠密的户外空间中,人们对于热舒适性的敏感度越发提高,进而对环境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小气候适应性研究融合多学科知识,更加科学的指导和优化景观设计,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北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人口稠密的户外空间中,人们对于热舒适性的敏感度越发提高,进而对环境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小气候适应性研究融合多学科知识,更加科学的指导和优化景观设计,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北京城区典型公共街道空间作为实测对象,在夏季6、7月份,利用HOBO便携式气象站对街道空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太阳辐射等小气候指标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对比不同街道空间模式(建筑高度、街道宽度、断面构成等要素不同)下,小气候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深入分析小气候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未来城市街道空间小气候环境改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街道空间 夏季小气候 环境指标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市城市街道林荫空间冬夏季小气候实测分析
2
作者 苗江林 王翠 +4 位作者 杨梅花 高玉德 黄祥 代紫微 王振恺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5期109-113,119,共6页
该研究针对具有特定气候条件和城市形态的石河子市,以绿荫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小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实地监测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探索石河子市街道绿地空间组成与城市街道小气候间的影响与作... 该研究针对具有特定气候条件和城市形态的石河子市,以绿荫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小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实地监测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探索石河子市街道绿地空间组成与城市街道小气候间的影响与作用,揭示内在的调节效果与调节机制,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定量评估石河子市街道绿地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 风景园林 林荫空间 城市街道、小气候实测 “连续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市街道单拱封闭型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董芦笛 樊亚妮 +1 位作者 李冬至 段文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7,共8页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系列专题测试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2015年的"单拱封闭型"街道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是针对街道带状林荫空间的基本空间...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系列专题测试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2015年的"单拱封闭型"街道林荫空间夏季小气候测试分析,是针对街道带状林荫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进行的剖面矩阵式布点测试分析。通过对其小气候因子变化测试数据的记录分析,描述"空气热效应场"的剖面实态变化状况,初步分析作用机制,评价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实效,总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林荫空间 城市街道 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小气候舒适性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滨谊 彭旭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2,共6页
通过搜索舒适性研究的中外文献,梳理了研究的数量、学科、热点,以城市街道为研究对象,从街道空间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舒适感受评价、街道空间与舒适感受的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空间要素是风景园林小气候尺... 通过搜索舒适性研究的中外文献,梳理了研究的数量、学科、热点,以城市街道为研究对象,从街道空间对小气候要素的影响、舒适感受评价、街道空间与舒适感受的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空间要素是风景园林小气候尺度影响舒适感受的重要因素,热舒适为目前主要的舒适性研究主题。提出风景园林小气候舒适性研究,以城市街道为例,需要建立整合空间要素、小气候要素、人的感受的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舒适性评价体系,为未来城市宜居环境规划建设提供舒适性设计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街道 舒适性评价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街道小气候要素与绿化布局关系测析--以徐汇区、杨浦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德顺 陈陆琪瑶 +3 位作者 薛凯华 王振 姚驰远 陈一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131,共8页
【目的】阐述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布局的对应关系,指导城市街道绿化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基于街道绿化布局因素分类进行小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测析,探索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垂直结... 【目的】阐述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布局的对应关系,指导城市街道绿化空间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基于街道绿化布局因素分类进行小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测析,探索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垂直结构的关系。【结果】(1)街道绿荫覆盖率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绿荫覆盖率越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减效率越好,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效果最为显著;绿荫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的规律特征越显著,但过高的绿荫覆盖使得街道空间闭塞,导致其降温效应反而有所降低;绿荫覆盖率高于90%的街道,其绿化对风速削减效率比覆盖率为50%~70%时高出21%以上。(2)街道绿化复层结构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复层垂直结构中,结构越复杂,绿化量越大,所能发挥的太阳辐射削减效率越高,其总体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削减效率为88.78%;复层垂直结构的日平均降温效率为8.69%;乔-灌-草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对风速的削弱效率相对最好,乔-灌其次,乔-草再次,灌-草最弱;复层结构的日平均风速削减效率在77.61%左右。(3)垂直绿量比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乔灌木所占总绿量的比值与太阳辐射削减效率呈现正相关性;乔灌木所占比例越高,平均降温效率也越高;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当乔灌与草比例越接近1∶1时,对风速的削弱效率越好。【结论】基于街道绿化布局与小气候要素的关系,提出了调控街道绿化构成对提升小气候舒适度的技术对策:(1)为营造舒适的街道夏季小气候,宜保持70%~90%的绿荫覆盖率;(2)通过适度的绿化复层结构增加遮荫和通风,但要避免过于复杂以致影响正常通风;(3)科学配比垂直绿量,综合考虑夏季绿荫覆盖率和冬季增温要求,通过种植落叶乔木并保持乔灌木占街道绿化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城市街道 绿化布局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水带环境小气候与空间断面关系研究 以上海苏州河滨水带为例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滨谊 林俊 《风景园林》 2015年第6期46-54,共9页
以上海市苏州河西岸滨水带典型地段为试验地,开展了环境物理数据测试,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地和时间选取、以及试验数据获取,分析比较各测点数据与城市气象站数据。基于初步测试数据,专门研究了滨水带坡面形式、植被空间结构、乔木覆盖... 以上海市苏州河西岸滨水带典型地段为试验地,开展了环境物理数据测试,包括:试验设计、试验地和时间选取、以及试验数据获取,分析比较各测点数据与城市气象站数据。基于初步测试数据,专门研究了滨水带坡面形式、植被空间结构、乔木覆盖郁闭度、沿河灌木高度4个要素的空间布局形态对于滨水带环境小气候影响的环境物理规律。进一步,基于这些基本的客观规律,研究探讨了面向夏季上海市滨水带环境小气候适应性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小气候 城市滨水带 空间断面 现场实测 小气候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宽度对小气候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卢薪升 黄玥怡 +2 位作者 段佳佳 张炜 李雪飞 《现代园艺》 2016年第5期3-5,15,共4页
城市小气候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直接与人居生活相关的部分,本文基于课题研究,在夏季选取北京地区4个城市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边界不同宽度下的温度、湿度、可吸入颗粒物、负阳离子浓度进行实际测量,分析实测数据,探究边界宽度对上述... 城市小气候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直接与人居生活相关的部分,本文基于课题研究,在夏季选取北京地区4个城市公园为例,对城市公园边界不同宽度下的温度、湿度、可吸入颗粒物、负阳离子浓度进行实际测量,分析实测数据,探究边界宽度对上述4种气候因子的关联性与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宽度的增加,温度、可吸入颗粒物会有所降低,湿度、负氧离子浓度反之升高。由此看出,公园绿地边界宽度对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一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夏季小气候 城市公共绿地 基础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夏季动态热舒适——以上海黄金城道步行街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旭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11170-11178,共9页
为研究风景园林空间变化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以上海黄金城道步行街为研究对象,按顶面遮蔽程度,将街道中典型的风景园林空间分为3种类型共12个测点,通过夏季小气候定点实测,同时沿步行路线对各测点空间进行热舒适问卷调查及热舒适评价指... 为研究风景园林空间变化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以上海黄金城道步行街为研究对象,按顶面遮蔽程度,将街道中典型的风景园林空间分为3种类型共12个测点,通过夏季小气候定点实测,同时沿步行路线对各测点空间进行热舒适问卷调查及热舒适评价指标计算,探讨上海城市街道热舒适的动态性。结果显示:热要素是影响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ly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评价结果的主要小气候要素,根据问卷结果,影响夏季街道热舒适的主要小气候要素是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小尺度风景园林空间变化可以引起小气候显著变化;热感觉的空间变化主要受小气候变化影响,步行路线中的短期(3~5 min)热经历体验可以影响热感觉;即使热感觉高于热中性,通过随空间变化与之前的热感觉进行对比产生相对的、动态热舒适;PET热舒适范围为21.1~41.1℃。验证了动态热舒适以实地热舒适投票结果为表征,受小气候空间变化、生心适应、感知控制影响的舒适机制。研究结果为指导城市健康设计提供了基于动态热舒适的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动态热舒适 城市街道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晓岩 张宝莲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6期41-41,46,共2页
关键词 绿化树种 街道绿化 配置 生态城市 小气候环境 建筑红线 卫生条件 降低噪音 生活环境 空气清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卫生城 绿化要先行
10
作者 孙泽民 马国良 《国土绿化》 1994年第4期3-5,共3页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测城市的环境状况,就总体而言,人们生活在城市里,不如在农村好。为什么?一是城市绿体少,空气不新鲜;二是城市空气干燥,污染严重。所以城市居民中患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较农村多,平均寿命也低于农村。怎么办...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观测城市的环境状况,就总体而言,人们生活在城市里,不如在农村好。为什么?一是城市绿体少,空气不新鲜;二是城市空气干燥,污染严重。所以城市居民中患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较农村多,平均寿命也低于农村。怎么办?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就是创建卫生城。当然要作的工作是多方面的,而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应当先行。 邯郸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化美化工作,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初具花园城的雏型,对保护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美化 花园式单位 城市环境 园林绿化工 城市 空气干燥 街道绿化 建成区 城市小气候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