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认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庆超 曹晋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159-160,164,共3页
城市荒野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丰富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韧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概念,从多种维度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城市荒野景观与... 城市荒野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丰富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韧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概念,从多种维度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探讨城市荒野景观与城市生态的构建策略,以期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城市荒野景观 自然景观 城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鸿 马璐璐 王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34-41,共8页
基于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相关文献梳理和归纳相应研究内容,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内容进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荒野、城市景观、生态修复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从生态、人文... 基于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相关文献梳理和归纳相应研究内容,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内容进行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荒野、城市景观、生态修复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从生态、人文、经济三方面分析城市荒野景观的价值维度,由此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①城市荒野景观保护体系构建;②人与城市荒野景观的协和伴生关系。城市荒野景观研究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将为后续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以期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态福祉和保护、恢复城市荒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研究进展 荒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选择实验的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评价——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3
作者 邵钰涵 陆嘉宜 徐欣瑜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5,共11页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增长,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关系中重新被定位,城市荒野景观因具有生态、人文、审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开始受到关注。探索符合中国语境的城市荒野景观识别与分类...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增长,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关系中重新被定位,城市荒野景观因具有生态、人文、审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开始受到关注。探索符合中国语境的城市荒野景观识别与分类方法,构建一套从识别到认同评价的工作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基于选择实验的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评估工具。【方法】通过荒野度测度方法,基于图像语义分割和植被识别的方法,考察上海市杨浦区街景中城市荒野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典型类型与特征,并根据城市荒野景观的主导价值进行选择实验,借助人群对物种丰富度的支付意愿解析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相关属性的认同度,探讨不同社会属性的人群对城市荒野景观价值的认同差异。【结果】研究发现,尽管城市荒野景观对城市生态具有重要价值,但公众对其生态价值的认同度不高,且更倾向于优先考虑城市荒野景观的城市管理价值和经济利益价值。【结论】通过构建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识别、评价和利用的体系,提出城市荒野景观规划和管理策略,在推广相关概念教育和技术的同时,增强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的认知和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价值认同评价 荒野 选择实验 图像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进展
4
作者 赖小红 汪洪夷 +2 位作者 徐晓梧 余俏 顾韩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90-95,共6页
为探索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新思路和方向,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对2000—2023年收录的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经历了“探索-发展-稳定”3个时期;研究视角主要涉... 为探索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新思路和方向,文中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对2000—2023年收录的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经历了“探索-发展-稳定”3个时期;研究视角主要涉及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生态价值、社会互动和景观设计;研究主题集中在城市荒野植物物种特征研究、城市荒野植物群落与多样性研究、城市荒野植被动态研究以及城市荒野植物景观营造途径研究4个层面,覆盖理论体系的建立到实践应用的导向。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荒野景观植被研究提出展望,即应从解决城市荒野景观价值冲突、加强定性和定量研究、了解公众城市荒野景观偏好、如何提供荒野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荒野植被 荒野价值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荒野景观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雅文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2期44-46,共3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各种极端天气、地震、洪水、火灾、火山爆发、超级台风、暴风暴雪以及旱灾不断发生,面对全球气候系统不平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情况,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提高韧性和复原能力。城市荒野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减少...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各种极端天气、地震、洪水、火灾、火山爆发、超级台风、暴风暴雪以及旱灾不断发生,面对全球气候系统不平衡,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情况,城市景观设计需要提高韧性和复原能力。城市荒野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以城市荒野景观来增强景观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拉近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气候变化 韧性景观 热岛效应 雨洪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荒野地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代璐 赵锋 +2 位作者 刘晓霞 任海涛 李虎兵 《园林》 2024年第7期89-96,共8页
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系统的荒野作为最具有原始自然属性特征的一类景观对城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荒野在城市中难以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探讨中国城市荒野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城市荒野地的保护策略及建议:... 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系统的荒野作为最具有原始自然属性特征的一类景观对城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荒野在城市中难以融合的特点逐渐显现,探讨中国城市荒野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城市荒野地的保护策略及建议:(1)加强荒野地城市荒野分类保护,将城市荒野分为4大类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策略。(2)基于社会认知论构建荒野价值认同行为三元交互模型,强调个体、社会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塑造荒野价值认同行为。(3)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加强荒野廊道连通性,强调耦合结构与功能的连通性,以达到生态系统最优化。(4)增强荒野在城市中的接受度,提高荒野可达性,控制荒野景观病态分布,建立荒野过渡区,以此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相处。通过以上策略保护荒野景观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城市 城市荒野景观 再野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平台照片数据的城市次级荒野空间景观偏好研究——以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为例
7
作者 杨龙旭 李煜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65-70,共6页
景观偏好作为游客主体对不同景观态度的映射,是推广某一类型景观的重要理论依据。以浙江省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百度EasyDL平台提供的在线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自定义单标签图像分类模型和自定义多标签内容识别模型,对社... 景观偏好作为游客主体对不同景观态度的映射,是推广某一类型景观的重要理论依据。以浙江省杭州市江洋畈生态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百度EasyDL平台提供的在线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自定义单标签图像分类模型和自定义多标签内容识别模型,对社交平台收集到的2758张江洋畈生态公园景观照片进行分类和内容识别;以旅游摄影动机理论探究发现游客在“一般人工景观”与“荒野景观”中对后者的偏好,并从景观要素层面分析建设游客喜爱的城市次级荒野空间景观,应丰富森林景观和滨水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景观偏好 江洋畈生态公园 EassyDL模型 社交平台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价值为导向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全球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梦一欣 刘欣怡 +1 位作者 李荣庭 李鑫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目的】综述国际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前沿性研究成果,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空间再生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概念界定、跨区域合作网络和国际... 【目的】综述国际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前沿性研究成果,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空间再生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概念界定、跨区域合作网络和国际前沿性热点3个方面,对2003—2023年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研究展开系统性分析。以“荒野”为价值原型,采用逻辑推演法,从自然性、认知性、工具性、“善”和审美性5个方面构建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价值体系。【结果】以荒野景观价值为导向,相关研究与实践将面临4项重要的全球性挑战:1)基于跨区域协同合作,建立研究共识;2)基于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开展多尺度再野化探索与实践;3)基于公众接受度,拓展公众对城市再野化景观价值的认知;4)基于对自然性多元价值的认同,提升公众对城市-工业空间的审美意识。【结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全球视角下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为城市生态空间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法,而且将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环境教育和审美认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自然性 工业废弃地再生 城市再野化 城市荒野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荒野景观感知与偏好研究
9
作者 高琴 钱静 《现代园艺》 2023年第4期154-157,共4页
于2022年1月和4月面向校内学生群体先后发放2次问卷,开展校园荒野景观认知与偏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荒野景观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体认可其生态价值,并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对其游憩与疗愈功能获得更多体验,产生正向评价。经相关性回归... 于2022年1月和4月面向校内学生群体先后发放2次问卷,开展校园荒野景观认知与偏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荒野景观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体认可其生态价值,并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对其游憩与疗愈功能获得更多体验,产生正向评价。经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安全性与舒适性是影响其走向荒野的主要因素,这可以归因于环境知识与户外经验。因此,应提高自然教育,呼唤城市野性,合理保护与利用城市各类荒野景观,打造城市空间与自然界的缓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校园荒野景观 感知与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