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潜在自然通风廊道识别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雅
廖秋林
肖澎
廖菁芃
王薇薇
-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居环境与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
-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重点项目(编号20A51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9JJ40537)
+2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编号2011-76)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项目(编号林人发〔2016〕21号)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编号19B580)共同资助。
-
文摘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对城市群的环境气候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通风廊道研究仍不充分。为进一步发挥绿心地区的通风调节功能,改善城市群的环境气候和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以长株潭绿心地区2020年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地表粗糙长度、无量纲通风指数、风热场进行叠加分析并识别潜在通风廊道,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发现,该地区潜在的自然通风廊道共有11条,其中一级2条、二级3条、三级6条;显著影响因子主要有下垫面粗糙长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密度,温度场、高程及路网密度对通风潜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通风廊道对城市环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有利于形成基于自然的城市群通风方案,需要进一步进行景观保护与恢复。所运用的识别方法可以精细地捕捉到城市热岛环流的日变化过程,反映了城市热源、冷源及其局地环流的变化状况,能更充分利用城市热岛环流设置通风廊道。另外,利用MODIS数据中的植被指数产品MCD12Q1类型输出的Z0数据,结合地形高程等数据估算地表粗糙长度,可以较好地校准绿地的粗糙长度和无量纲通风指数,为基于绿地的城市自然通风解决方案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环境气候
城市自然通风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urban climate
urban ventilation
nature-based solutio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