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集聚、经济韧性与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
1
作者 顾剑华 郑玉妍 袁胜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7,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我国22个城市群中2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并实证分析金融集聚、经济韧性与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城市群高质量联动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 基于2011—2021年我国22个城市群中21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并实证分析金融集聚、经济韧性与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城市群高质量联动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3)金融集聚可通过提升经济韧性推动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其中经济韧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强化作用明显高于调控力;(4)多核城市群与发达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对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的提升效应强于单核城市群和欠发达城市群;(5)金融集聚、经济韧性对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经济韧性 城市群高质量联动发展 VAGUE集理论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郁 李竞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7,共21页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异,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经济型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分别通过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提高城市间居民收入差异的中介机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也有显著区别,人口规模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公共服务供给作用机制中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普遍,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普遍,而经济型公共服务的影响仅限于经济高增速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未形成。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针对中小城市,应全面加大各种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而流动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则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户籍政策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获得更多的公共福利,以更有效地发挥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区域经济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 作用机制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赋能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3
作者 范巧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2,共10页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引擎与重要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在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意义重大。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主义与新结构主义理论、区位理论与区域一体化理论、流域经济理论...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引擎与重要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在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意义重大。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主义与新结构主义理论、区位理论与区域一体化理论、流域经济理论,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结合改革历史评析、改革历程回溯等,可以阐释中国推进改革的历史经验、当代历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近期要点。在总结黄河流域城市群及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推进经验与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理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可以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内部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优化与绿色协调发展、城市群之间的协同治理等。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建构促进产业链与空间链多极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以生态保护重塑城市群产业发展新动能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系统建构全流域城市群间协同治理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人与自然耦合视角
4
作者 单菁菁 宋德骞 李文洁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8,共11页
黄河流域城市群是实现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地域。构建人与自然耦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及模型,深入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群人与自然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主要问题。研究发现:(1)研究期... 黄河流域城市群是实现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地域。构建人与自然耦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及模型,深入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群人与自然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主要问题。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人与自然耦合协调状况总体实现了由濒临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跃迁,但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增速都低于全国城市群的平均水平;(2)黄河流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部分城市群仍处于人地失调状态;(3)黄河流域城市群各维度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创新和开放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主要指标落后于全国城市群平均水平;(4)创新、协调、共享是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但绿色发展水平在部分城市群仍表现为抑制性因素,反映出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较大绿色转型压力。基于上述结论,应从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以优势互补塑造新格局、以绿色低碳开辟新路径、以高水平开放拓展新空间、以共建共享营造高品质等五个方面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人与自然耦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 质量发展 水平保护 人与自然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露 许旺土 张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 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是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将高质量发展内涵准确落实到具备“标尺”作用的交通指标上,是城市群区域有序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城市群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精准剖析城市群区域交通发展薄弱环节的同时引导城市群交通发展协同制度制订的方向;利用京津冀城市群统计数据进行了测度模型的应用,并以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指标数据作横向对比,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在全国层面处于较高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相较于长三角城市群在公路、铁路规模和交通方式的衔接协调方面还存在差距,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着力于提升河北交通能级以实现高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立体交通网 城市 区域一体化 质量发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演化及机制研究——基于七大城市群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思齐 赵媛 郭付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对于深化该区域功能分工和凝聚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高质量发... 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对于深化该区域功能分工和凝聚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进而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QAP分析法研究其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复杂性和通达性整体增强,紧密性增幅微弱,等级性均不明显;(2)空间关联网络中节点城市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差异,伴随时间推移,吕梁、定西、临汾、郑州等城市的网络引领能力和传递能力强势崛起,咸阳、宝鸡、西安、阳泉等城市的网络调节能力逐渐加强;(3)空间关联网络中4类板块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板块边界与城市群边界具有较高重叠性,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为主的“净溢出”板块涓滴作用显著,以晋中城市群为主的“净受益”板块极化作用突出;(4)经济发展、政府干预、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可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地理邻近、相似的产业结构和信息化水平也具有同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空间关联网络 网络演化 驱动机制 黄河流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小明 段至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24,共5页
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其演化特征并选取19个典型的城市群进行局部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一致。(2)经济高质量发展与... 文章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其演化特征并选取19个典型的城市群进行局部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一致。(2)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韧性的耦合度与协调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整体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但区域间两极分化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经济质量发展 科技韧性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魏豪豪 刘新愿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8,共13页
以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中国1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 以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中国1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群一体化的政策效应在第二批进入城市、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影响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群一体化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效率路径对外围城市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借助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掘区域经济潜能、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一体化 经济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如何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来自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的经验证据
9
作者 李博阳 李紫迎 沈悦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94,共15页
本文基于科技部2011年启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设计准自然实验,使用2009—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的“以集群促发展”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实证分析。... 本文基于科技部2011年启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设计准自然实验,使用2009—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的“以集群促发展”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高新区出台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对政策方案区分后的研究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试点建设政策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明显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试点培育政策。机制检验结果证实,国家高新区“以集群促发展”政策通过中心城市创新效应和“中心-外围”城市技术互补效应双重机制作用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为国家高新区制度构建和产业政策体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区 创新型产业集 城市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文旅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文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大湾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充分整合文旅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城际沟通与协作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群绿色生产率... 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动大湾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应充分整合文旅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城际沟通与协作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群绿色生产率,让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城市群文旅服务国际化水平,推动大湾区全球文旅市场拓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品牌,全方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文旅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环境规制视角下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11
作者 王磊 税璐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载体,环境规制是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双重环境规制的角度,探究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内部各层级城市的空间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论文采用熵值...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载体,环境规制是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双重环境规制的角度,探究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内部各层级城市的空间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成渝城市群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论文采用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城市层级,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和双重环境规制对不同层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变化关系,开展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得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呈多中心、圈层状空间发展格局;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双重环境规制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双重环境规制对城市群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外围城市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加强公众监督体系建设和提升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环境规制 质量发展 成渝城市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功能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和机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检验
12
作者 窦沛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6-179,共4页
本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深入研究了城市功能驱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功能的完善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城市功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 本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深入研究了城市功能驱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功能的完善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城市功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相比非经济型功能,经济型功能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与沪苏地区和浙江地区相比,安徽省内城市功能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流通业质量发展 熵值法 异质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空间治理创新助力中国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京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25,共9页
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更离不开空间治理体系和秩序的重构,空间治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实践中空间治理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应... 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更离不开空间治理体系和秩序的重构,空间治理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实践中空间治理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应从空间规律与价值的重新识别、空间供给配置逻辑的调整、空间利用管控体系的动态优化、空间价值实现机制的高效搭建、空间政策设计的全面支撑等方面入手,进行空间治理逻辑的系统变革,从而以空间治理创新助力中国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质量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 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演进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丽 马自豪 +3 位作者 李建新 郑道霖 魏瑞博 覃成林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6-769,共14页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界定并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揭示其动态演进及驱动因子,有利于形成共同富裕的空间动能。本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分布演进及驱动力量,发现:(1)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 基于共同富裕目标界定并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揭示其动态演进及驱动因子,有利于形成共同富裕的空间动能。本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分布演进及驱动力量,发现:(1)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高水平城市发挥“溢出效应”向周边城市辐射,中部城市“追赶效应”显著,西部城市正处在震荡阶段,东北城市亟待遏制发展颓势。(2)全国和4大区域均在相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0.93,0.99]内转移概率由向上转为向下。东部高水平城市抵御下行能力较强,西部向上转移概率略低于全国,东北向上转移潜力羸弱,未来全国城市“东优西次,南强北弱”的不均衡现象仍将存在。(3)创新活力直接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协调和服务共享是重要渠道,生态文明和开放互联起次要作用,增收共促具有间接作用,且各因子交互也驱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4大区域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创新活力和产业协调驱动,东部和中部以创新活力为主导,西部的创新活力和服务共享交互作用较强,东北则突出产业协调对生态文明和服务共享的积极影响。不同规模城市中,创新活力是首要驱动,超大城市依赖其与生态文明、产业协调的交互作用,大城市依赖创新活力与生态文明合作,而中小城市则依赖其与服务共享、产业协调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市经济质量发展 空间Kernel密度估计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焕文 朱玲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7-53,共7页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 因应“十五五”时期城市书房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等,探讨城市书房面临的空间、文献、经费、人力等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策,全民阅读的根本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社会参与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以促进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房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6
作者 袁晓玲 黄晓洲 刘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0,共15页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少子化、老龄化与区域增减分化的重大现实要求中国必须走人口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剖析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涵盖人口素质、规模和结构在内的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中国...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少子化、老龄化与区域增减分化的重大现实要求中国必须走人口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剖析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构建涵盖人口素质、规模和结构在内的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中国283个城市2006—2020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工具考察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长乏力,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梯度分布格局;空间差异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且持续扩大,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分别是东西向和南北向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受多重因素驱动,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科技创新与教育支持构成正向驱动核心,高生活成本、住房成本及环境污染成为主要制约因素,增强区域联动、扩大正向溢出效应是实现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质量发展 城市人口质量发展指数 人口素质 人口规模 人口结构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岸经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17
作者 王郁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9-83,共5页
当前,我国城市水岸经济发展已形成生态旅游、高端商务休闲、历史文化传承、产业融合创新等多种典型案例。水岸经济是生态约束、经济动能与文化认同三者动态均衡的结果。发展水岸经济需要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活力与社会文化价值... 当前,我国城市水岸经济发展已形成生态旅游、高端商务休闲、历史文化传承、产业融合创新等多种典型案例。水岸经济是生态约束、经济动能与文化认同三者动态均衡的结果。发展水岸经济需要有效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活力与社会文化价值间的张力,通过功能复合化、开发精细化、治理多元化等措施,促进水岸经济健康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岸经济 生态文明 质量发展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交易平台设立与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杨向阳 李梓峻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9,共15页
数据交易平台作为数据要素流通和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载体,正逐步嵌入流通各个环节,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实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年至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据交易平台设立对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数据交易平台作为数据要素流通和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载体,正逐步嵌入流通各个环节,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实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年至2019年我国213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据交易平台设立对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交易平台设立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据交易平台设立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服务赋能和需求拉动等路径促进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强政策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和营商环境良好的城市,数据交易平台设立对城市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丰富了数据交易背景下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为政府进一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易平台设立 城市流通业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流通业智能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朱新武 崔凡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5,共5页
本文深入分析数据要素赋能、流通业智能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资本要素投入、人口密度、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促进城市... 本文深入分析数据要素赋能、流通业智能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资本要素投入、人口密度、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流通业智能化在数据要素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城市经济质量发展 流通业智能化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20
作者 王维国 张逸君 范丹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6,共14页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 数字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政策是驱动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制度保障。基于2011—2019年中国2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策供给及其叠加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数字政策供给增强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数字经济和数字政策供给对东部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作用更显著,但对绿色发展这一城市高质量发展细分维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财政透明度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且数字政策供给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但数字政策供给并未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为了发展数字经济,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在提高数字政策供给强度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政策供给 城市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