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功能提升——以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为例
1
作者 汤小银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提升城市群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以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功能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中,行业1和行业2在城市群中的空间配置具有不同规... 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提升城市群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以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功能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中,行业1和行业2在城市群中的空间配置具有不同规律,与行业的产品替代弹性和居民消费份额中行业消费份额密切相关,这决定了行业能否分散到新的区位上形成新城市,发生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基于这一规律进行城市群产业分工深化,将实现城市群空间结构由集聚极化演变为平衡发展,提升城市群承载经济和人口功能。因此,提升城市群承载经济和人口功能需要促进城市群各专业化城市的形成,提高城市群各城市间产业梯度分工程度。加强城市群内运输系统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与扩散,有助于保障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群功能 产业分工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功能分工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郭爱君 朱瑜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经历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区域整合发展起始阶段、以战略叠加为重点的区域带状发展阶段和以“大保护、大治理”为内涵的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经历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区域整合发展起始阶段、以战略叠加为重点的区域带状发展阶段和以“大保护、大治理”为内涵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阶段。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分工深化对于促进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通过对2003—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的特征事实分析,城市群功能分工能够从提升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区域空间格局重塑和探索区域府际合作治理新模式三个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要继续以功能分工深化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错位分工中良性发展,以网络一体化为指引构建黄河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以制度化、多层次的合作契约机制推进黄河流域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 城市群功能分工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规模功能借用与企业出口增加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继军 刘依凡 +1 位作者 陈旭 赵跃叶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83,共16页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系统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U形特征,即在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初期,较高的城市间交易成本...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系统考察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对企业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存在U形特征,即在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的初期,较高的城市间交易成本倾向于抑制企业出口增加值;进入成熟阶段以后,企业通过嵌入城市群网络,在规模借用效应和功能借用效应下,偏向于提高出口增加值。本文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大约有四分之一城市群已经进入拐点的右侧。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借用效应和功能借用效应仅仅是在小城市企业与大城市的互动中显著,且功能借用效应大于规模借用效应。由此,本文提出突破城市间的行政区划界线,将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治理的基本空间单元,加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发挥中心城市对小城市企业的辐射作用,提高企业出口增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功能分工 规模借用效应 功能借用效应 企业出口增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