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中心城区绿地空间形态对细颗粒物的调控作用
- 1
-
-
作者
王辉
刘宇
孙丹
高劲松
-
机构
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宿迁学院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宿迁市水务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7,共8页
-
基金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2023年度课题(No.dyhsq202302)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No.BY20231218)。
-
文摘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及内部结构与大气颗粒物污染关系密切,在城市高密度建设的背景下,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来调控大气颗粒物尤为重要。以宿迁中心城区常见的公园绿地、公共绿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附属绿地)为研究对象,对绿地内细颗粒物(PM_(2.5))浓度、绿地规模、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形状指数、分维指数及近圆形形状指数进行测定和计算,以期揭示绿地空间形态指标对PM_(2.5)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3种城市绿地对PM_(2.5)的消减作用排序为公园绿地(3.72μg/m^(3))>公共绿地(3.51μg/m^(3))>道路绿地(1.85μg/m^(3)),按绿地规模则表现为大型绿地(4.30μg/m^(3))>中型绿地(4.28μg/m^(3))>小型绿地(2.19μg/m^(3))。2)当绿地规模<2 hm^(2)时,PM_(2.5)的消减作用较弱;当绿地规模处于2~10 hm^(2)时,PM_(2.5)消减量快速上升;当绿地规模>10 hm^(2)时,PM_(2.5)消减量逐步趋于平稳,说明绿地规模处于2~10 hm^(2)时,绿地对颗粒物消减的性价比较高。3)PM_(2.5)消减量与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均呈P<0.01的显著正相关,与形状指数、分维指数皆呈P<0.05的显著正相关,斑块面积较大、空间形态较多样的绿地有利于消减颗粒物。
-
关键词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
细颗粒物
绿地规模
消减量
调控作用
-
Keywords
urban green space form
PM_(2.5)
green space scale
amount of reduction
regulatory effect
-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