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对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尚虎平 刘俊腾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4,共17页
城市群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弱势地区从城市“抱团发展”模式中获益是城市群长久维系的前提。以11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21年地级市层面的经济社会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 城市群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弱势地区从城市“抱团发展”模式中获益是城市群长久维系的前提。以11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21年地级市层面的经济社会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对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规划实施显著促进了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城市群确实能够产生“弱者受益”的政策效应,但该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结构和距离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群规划实施通过网络关联、市场整合和产业升级三种内在机制促进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未来应将“弱者受益”目标纳入区域政策议程,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建立统一市场和促进产业协作等举措促进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要在后发城市群中继续推进集聚导向的“强省会”战略,在先发城市群中推进扩散导向的“城市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级城市 区域政策 城市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品质、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婷 陈健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共18页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通过提升地方品质来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全国284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视角出发,分析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品质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使用系统GMM和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品质能够吸引劳动力流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入,提高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集聚水平,促进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空间特征方面,地方品质对西部地区城市和国家级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本文从地方品质的视角切入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问题,为探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质 人力资本积累 城市经济增长 新空间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洪涝灾害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时雄 何宇航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26,共1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于“防灾责任主体”视角,构建了洪涝灾害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与气象站逐日数据,以洪涝灾害为例实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于“防灾责任主体”视角,构建了洪涝灾害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与气象站逐日数据,以洪涝灾害为例实证考察了自然灾害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强度对城市当年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且城市防洪措施越强,经济发展韧性越强。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有效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治理工作也是提升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 城市经济增长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增长优化的科学评价系统
4
作者 顾海兵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9-20,共2页
尽快建设城市经济优化的评价系统 ,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十分必要。城市经济的发展既要看增长速度 ,也要看增长质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一般涉及 :价格稳定度、失业率、财政平衡度、社会公平度等九个方面。本文结合中国实际从上述方... 尽快建设城市经济优化的评价系统 ,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十分必要。城市经济的发展既要看增长速度 ,也要看增长质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一般涉及 :价格稳定度、失业率、财政平衡度、社会公平度等九个方面。本文结合中国实际从上述方面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评价系统 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5
作者 石敏俊 范宪伟 郑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已有文献对土地开发、土地收入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但未能揭示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尤其是没有区分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土地开发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 已有文献对土地开发、土地收入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但未能揭示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尤其是没有区分土地开发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土地开发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效应,间接影响包括土地开发收入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构建了反映土地收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85个城市2000—2010年以及2011—2013年的差分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收入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2000—2010年间,土地出让收入每增长1个标准单位,城区GDP将增长3.09标准单位,其中土地开发收入的直接影响为0.35标准单位,间接影响为2.74标准单位。土地开发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对产业集聚和常住人口吸引力的间接效应远大于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直接效应,在间接效应中,吸引产业集聚的影响大于吸引常住人口的影响。不同类型城市土地开发收入对城市GDP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资产化 城市经济增长 公共服务设施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异地投资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鹏 宁越敏 +1 位作者 何丹 张凡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6-1226,共11页
基于企业异地投资数据构建2003—2018年全球、全国及区域3个空间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分尺度、分时段、分区域等角度分析城市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长三角存在的城市网络外部性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 基于企业异地投资数据构建2003—2018年全球、全国及区域3个空间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分尺度、分时段、分区域等角度分析城市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长三角存在的城市网络外部性特征。结果表明:(1)长三角各尺度城市网络均在持续扩张,且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2)各尺度城市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均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呈现出全球>全国>区域的尺度差异。(3)随着时间的推移,嵌入全国和区域城市网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超过全球城市网络的影响,这从城市网络的角度证实了长三角地区转向内循环为主,既是现实表现,也是必然选择。(4)城市网络外部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位于核心区域的城市在网络中获益较多,但城市网络对位于外围区域的城市影响逐渐增强。(5)与集聚外部性相比,网络外部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城市发展愈发依赖于建立和维持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地投资 城市网络外部性 城市经济增长 长三角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要素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67
7
作者 王建康 谷国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7,共8页
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土地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探索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已有研究大多利用省级面板数据... 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土地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探索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鉴于已有研究大多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中国285个地级市2003-2012年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投入对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1土地要素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的Moran指数说明二者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土地要素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即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2土地要素对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劳动力与资本,贡献率分别为3.46%、58.07%和11.39%,说明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较多依赖劳动力和资本投资,土地要素虽具有不可取代之处但贡献程度相对较小;3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也不同,表现在中部地区最高(10.79%),西部次之(4.28%),东部最低(2.17%)。此外,土地要素贡献的溢出效应随着区域不同而相异,全国范围以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溢出,中部地区表示为负向溢出。鉴于土地要素对不同区域的贡献程度及溢出效应不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城市建设用地对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要素 城市经济增长 贡献率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38
8
作者 孙永平 叶初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3,128,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 “资源诅咒” 地理区位 城市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新雨 王叶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117,共9页
本文在我国城市地域与规模差异视角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对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与检验,笔者发现与以往集中于省级层面研究不同的结... 本文在我国城市地域与规模差异视角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对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与检验,笔者发现与以往集中于省级层面研究不同的结论:(1)在省级层面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在聚集经济作用下通过吸引和积累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2)科技和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性,并受城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流动方向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差异化影响。(3)基础设施投资性支出并未表现出对经济较落后城市的显著增长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市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曾光 周伟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9,共9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但是,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都存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但是,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分别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收敛性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十六城市间从1978年到2004年27年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经济增长差异 收敛性 基尼系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鹏飞 陈斌开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34,共10页
本文利用世界100个主要城市2003年的数据,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核算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城市产出增长的79.8%,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最重... 本文利用世界100个主要城市2003年的数据,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核算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城市产出增长的79.8%,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产权和司法制度是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技术进步对城市全要素生产力也有显著影响,制度和技术进步可以解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近70%,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揭示,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城市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上,而良好的制度有利于降低城市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本文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要实现我国城市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作为有效制度的供给者的城市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城市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保障与城市经济增长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宇哲 王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以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为分析框架,探讨劳动力供给和房地产市场要素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住房保障与这些要素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同时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迫使政府探索新的财政... 以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为分析框架,探讨劳动力供给和房地产市场要素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住房保障与这些要素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同时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迫使政府探索新的财政收入来源,这些劳动力供给和房地产市场要素的改变将抑制未来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指导原则下,发挥住房保障对吸引劳动力的正效应,将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保障 城市经济增长 劳动力供给 房地产市场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产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互动性——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英霞 郑循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4S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物流产业 成都市 四川省 互动性 重要组成部分 拉动作用 互动关系 产业布局 市场发展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琳 尹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49,共6页
将港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至空间维度,利用2003-2016年中国沿海港口数据和城市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不仅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空间溢出;不仅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腹地城市经济增... 将港城关系研究视角拓展至空间维度,利用2003-2016年中国沿海港口数据和城市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港口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不仅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空间溢出;不仅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腹地城市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后,港口空间溢出效应的显著性大幅增强;分区域检验中,环渤海港口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港口对腹地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模型 港口 城市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邢福俊 王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4-56,59,共4页
当前 ,城市水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因此 ,科学合理地分析当前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 城市经济增长 水资源管理体制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土地出让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刘世锦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24,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力资本和土地出让的四要素CES生产技术模型构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面板趋同方程,考察了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土地出让 城市经济增长趋同 动态面板趋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敬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0-70,共11页
从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土 地利用失控的现实入手,分析了中国城市在发展 过程中所选择的依托土地进行经济扩张的成因机 制,通过比较美国俄勒冈州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 的策略演变,提出建立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增长 与土地利用控... 从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土 地利用失控的现实入手,分析了中国城市在发展 过程中所选择的依托土地进行经济扩张的成因机 制,通过比较美国俄勒冈州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 的策略演变,提出建立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增长 与土地利用控制的辩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控制 城市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经济扩张 中国城市 增长过程 科学发展观 相关性研究 调经 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立平 鲍鹏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文章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和信息空间距离三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的空间溢出模型,采用2006—2019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创新驱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不... 文章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和信息空间距离三个维度构建创新驱动的空间溢出模型,采用2006—2019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创新驱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2)创新驱动能够通过国内消费、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3)创新驱动显著缩小城市间经济增长差距。经验结论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城市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耀彬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27,共4页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此,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选择关键环境要素指标,对中国39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此,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选择关键环境要素指标,对中国39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污染物与收入确实存在倒"U"型曲线现象,说明在未来可预测的年份里,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氮氧化物将成为城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除氮氧化物浓度外,中国城市其余污染物的倒"U"曲线转折点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政策是慰平中国城市环境兹涅茨曲线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二次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晓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共7页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6—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向的规模效应,而在到达拐点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负向的拥挤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情况亦然。鉴于此,政府应该有效地利用各地的要素禀赋,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长三角而言,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产业布局的区域协同机制;对于接近或已越过产业集聚拐点值的行业而言,可实现区域内外的有序衔接与动态转移;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力资本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者结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城市经济增长 “威廉姆森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