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城农民工占城市经济人口比例与城市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关利平 孟宪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38,共5页
农民工市民化是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进城农民工占城市经济人口比例和城市第一产业变动没有呈现出相关性,与第二产业变动呈现出负的中度相关,与第三产业变动呈现出正的中度相关。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 农民工市民化是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进城农民工占城市经济人口比例和城市第一产业变动没有呈现出相关性,与第二产业变动呈现出负的中度相关,与第三产业变动呈现出正的中度相关。制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应针对农民工在城市不同产业的分布状况而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经济人口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18
2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修春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5,共8页
文章首先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在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评... 文章首先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在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评价结果表明:(1)各系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个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由人口导向型城市化向经济导向型城市化演变的过程;(2)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整体水平都较高,且处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并表现出与城市化划分基本一致的阶段性特征;(3)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彼此间的耦合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等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就北京市的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分析与评价可以作为城市规划明晰城市发展阶段和质量、确定城市合理规模、安排规划实施时序、制定对策建议以及检验规划效应的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116
3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1 位作者 修春亮 魏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0-457,共8页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 协调性 均方差赋权法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的经济与人口对大众心目中的高校排名影响研究
4
作者 邱丹阳 韩筱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9-799,共11页
相比各专业机构发布的高校评价排名,对高校的招生、科研与社会协作影响更为直接的往往是大众心目中的高校排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性社会群体,挖掘该群体对高校的大众评价排名与实际高校排名之间的差异,分析高校所在... 相比各专业机构发布的高校评价排名,对高校的招生、科研与社会协作影响更为直接的往往是大众心目中的高校排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性社会群体,挖掘该群体对高校的大众评价排名与实际高校排名之间的差异,分析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指标与人口规模等因素同这一差异的关联,并通过拟构高校的大众评价排名,挖掘排名改变量同城市的经济、人口指标的关系,定量刻画了各项城市指标对高校的大众评价排名的影响。研究发现,驻于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的高校,其大众评价排名往往会大大靠前于其实际排名,展示出地区经济和城市人口等因素对高校的大众评价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人口指标 高校的大众评价 问卷调查 高校排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与对策响应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秀霞 崔永静 +2 位作者 陈奇 刘春艳 李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6,共16页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问题具有典型性,全面审视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空间格局,科学判断人口收缩程度,探讨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口收缩内涵入手,利用收缩指数对2009—2020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进行人口收缩的测度,利... 东北地区人口收缩问题具有典型性,全面审视东北地区人口收缩空间格局,科学判断人口收缩程度,探讨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口收缩内涵入手,利用收缩指数对2009—2020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进行人口收缩的测度,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人口收缩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除长春市、沈阳市和大连市外,其他91.18%的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收缩现象,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人口收缩最典型的区域;东北地区城市人口收缩空间差异显著,呈现由南向北递增趋势;“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哈—大经济带,“低—低”集聚区位于北部资源枯竭型城市,少数“低—高”集聚区主要位于“高—高”集聚区外围,没有形成明显集聚中心;城市人口收缩“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南北”分异现象;沈阳市和大连市是未来东北地区人口集聚的集中区域;东北地区人口收缩引起负面的经济效应;科教投入水平在沿海型和资源型城市对经济产出率的影响作用力相反;人口收缩制约了经济密度、就业密度、能源供应水平的提高,加深了人口老龄化程度。据此,应科学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明确精明收缩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城市群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寻求人口收缩地区城市发展的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经济效应 空间自相关 人口收缩—城市经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工资溢价--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修岩 武小菲 汲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F0003,147,共16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空间紧凑程度的影响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导致工资折价,而在其他城市导致工资溢价。这意味着中国超大城市仍具有较大集聚空间,而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制约集聚效应发挥。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人口集聚经济 人口加权密度 变异系数 城市工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化发展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林萌 于伟宣 +3 位作者 罗可雨 董赛云 张中浩 肖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同步性整体上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人口-经济-社会城市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上海-杭州湾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