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管网污水COD与TOC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方雅恒 徐聪 +3 位作者 倪星晨 王志豪 戴晶晶 赵国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320-322,共3页
COD和TOC都是表征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我国目前主要以COD作为评价指标,而COD检测方法较TOC复杂、耗时长。为研究城市管网污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以嘉兴市某一段污水管网中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德国Element公司的Liqui TOCⅡ总... COD和TOC都是表征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我国目前主要以COD作为评价指标,而COD检测方法较TOC复杂、耗时长。为研究城市管网污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以嘉兴市某一段污水管网中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德国Element公司的Liqui TOCⅡ总有机碳分析仪及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的有机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水体COD与TOC线性关系显著,但就同一月份不同采样点的数据以及同一采样点不同月份的数据而言,相关系数分别为0.293~0.722与0.226~0.977,差异较大,COD与TOC的相关性与水体所处环境氧含量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TOC 相关性 城市管网污水 缺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网污染物沉积与冲刷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鹏康 卞晓峥 +2 位作者 焦丁 王斌 石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257,共5页
为明确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沉积、冲刷释放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以管网中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沉积与无沉积的模拟管道,在首次冲刷的理论基础上得到管道污染物沉积释放计算模型,进而研究了不同流量下有机污染... 为明确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沉积、冲刷释放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以管网中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沉积与无沉积的模拟管道,在首次冲刷的理论基础上得到管道污染物沉积释放计算模型,进而研究了不同流量下有机污染物的沉积与冲刷释放规律,并对不同流量下进出水的粒径分布及颗粒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管道6 h水力循环条件下,当流速为0.32 m/s时,污水中有机物变化以沉积贡献为主;当流速增加为管网最小设计流速0.6 m/s时,污染物沉积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冲刷释放效应增强;当流速进一步增加为0.9 m/s时,冲刷释放成为主要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污水管网 有机物 污染物沉积 冲刷释放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污水管网监测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学斌 颜文涛 何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114,122,共8页
城市污水管网的监测维护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高效维护污水管网,将GIS技术和DSS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管网的监测和维护中,采用VB和标准ActiveX组件的形式,以Super 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提出基于GIS的城市污水管网监测维护决... 城市污水管网的监测维护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高效维护污水管网,将GIS技术和DSS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管网的监测和维护中,采用VB和标准ActiveX组件的形式,以Super Map Objects为开发平台,提出基于GIS的城市污水管网监测维护决策支持系统(简称PMMDSS)的构建方法,对空间系统和模型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污水管网监测维护的决策分析。结合四川岳池的实例研究,开发出能够完成对污水管网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提供动态的可视化维护优化决策的应用系统软件,为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安全运行提供空间决策支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管网 监测维护 地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网中有机与无机氮源对水质转化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邢贝米 王湧 +1 位作者 刘鹤蒙 金鹏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78-1986,共9页
全文通过建立两套长度为1200 m的城市污水管道收集系统,系统对比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中有机氮、无机氮对城市污水水质的转化规律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污水中COD含量均随沿程逐渐降低,总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以有机氮作为氮源... 全文通过建立两套长度为1200 m的城市污水管道收集系统,系统对比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中有机氮、无机氮对城市污水水质的转化规律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污水中COD含量均随沿程逐渐降低,总磷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以有机氮作为氮源,管道系统中蛋白质含量随沿程减少,NH_3-N由最初的零逐渐增加,NO_2-N含量低于0.05 mg·L^(-1),NO3-N基本没有;以无机氮作为氮源,管道系统中NH_3-N含量随沿程逐渐减少,蛋白质由最初的零逐渐增加,NO_2-N含量低于0.05 mg·L^(-1),NO_3-N未检测出.通过测定两系统中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光谱随沿程的变化以及出水氨基酸的种类,研究了造成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系统中主要有机物均为蛋白类和腐殖质类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小分子区间,大分子区间响应值较小,但以有机氮作为氮源,系统内荧光强度减弱,主要以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为主,共12种氨基酸;以无机氮作为氮源,系统内荧光强度增加,主要以丝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为主,共8种氨基酸.为了更深程度的了解系统内氮类物质的转化原因,对两系统内生物膜进行FISH分析,发现系统内存在发酵菌、水解酸化菌等说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得氮类营养物质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系统内水质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管网 水质转化 有机氮 无机氮 荧光特性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网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旷小军 李节祥 刘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58-360,共3页
污水管网人工清淤检测是一种重要且常规的手段,污水中有机物被分解、氧化或还原产生的气体带有较大毒性。为确保项目中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依照相关行业规范与现有研究成果,通过现场实施与研究,总结出了下井作业安全规范工序流程,确定... 污水管网人工清淤检测是一种重要且常规的手段,污水中有机物被分解、氧化或还原产生的气体带有较大毒性。为确保项目中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依照相关行业规范与现有研究成果,通过现场实施与研究,总结出了下井作业安全规范工序流程,确定了合理施工人员和机具布置,并制定了针对性保障措施,以期对城市污水管网有限空间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有毒有害气体 气体检测 保障措施 城市污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硝化菌对活性污泥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于莉芳 滑思思 +2 位作者 莫鹏程 李韧 彭党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6,共5页
以往活性污泥模型及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都假设城市污水中微生物数量相对于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微生物数量可以忽略。而近期国内外研究表明,城市污水中微生物尤其是慢增长型微生物(如硝化菌)对活性污泥系统具有影响。主要介绍城市污水中硝化... 以往活性污泥模型及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都假设城市污水中微生物数量相对于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微生物数量可以忽略。而近期国内外研究表明,城市污水中微生物尤其是慢增长型微生物(如硝化菌)对活性污泥系统具有影响。主要介绍城市污水中硝化菌(原生硝化菌)的群落结构与硝化活性,重点论述了原生硝化菌对活性污泥中硝化菌性能及群落构建的影响,并对其在活性污泥模型开发及污水处理厂设计改进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管网 城市污水 硝化菌 群落构建 连续自然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华友镍钴材料有限公司含氨废水治理工程
7
作者 范举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37,共1页
该公司是大型镍钴材料生产企业,其四氧化三钴产品的前驱体采用碳酸氢氨做沉淀剂,原废水处理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回收有价金属,不具备脱氮功能,导致大量氨氮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2007年该公司拟采用“膜脱盐+双效蒸馏”法的处理... 该公司是大型镍钴材料生产企业,其四氧化三钴产品的前驱体采用碳酸氢氨做沉淀剂,原废水处理采用硫化钠沉淀法回收有价金属,不具备脱氮功能,导致大量氨氮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系统。2007年该公司拟采用“膜脱盐+双效蒸馏”法的处理工艺,对合成母液和洗涤液含氨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废水部分回用。拟投资1000万余元,目前进入设备订购及制作阶段,计划2008年2月到3月进行土建及设备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治理工程 含氨废水 材料 镍钴 浙江 城市污水管网 设备订购 四氧化三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利用浮岛绿化修复水生态
8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49,共1页
在常州市茶山街道荡南村委白荡滨河段,有一块用竹条编织而成的“浮岛”,被投放到了黑臭的河水中。并在“浮岛”上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水体净化植物。目前,白荡浜正在全市首次展开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如果一切顺利,这条水质为劣V类的断... 在常州市茶山街道荡南村委白荡滨河段,有一块用竹条编织而成的“浮岛”,被投放到了黑臭的河水中。并在“浮岛”上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水体净化植物。目前,白荡浜正在全市首次展开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如果一切顺利,这条水质为劣V类的断头浜,今年10月河水有望变清。由于这里地处城郊结合部,当年陆续建设的工厂和自建民宅几乎都未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流向白荡浜,导致这条河水体出现严重缺氧、氮磷超标、底泥污染严重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工程 常州市 浮岛 水生态 绿化 城市污水管网 水体净化 城郊结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