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人才流入与城市空间效率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新月 田伟腾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 在中国城镇化由速度向深度转变的重要时期,高效率是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要素资源合理的空间布局成为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的POI的微观数据,分别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空间均等两方面衡量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呈现倒U型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2)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和空间均等均会因城市不同的行政等级和发展阶段而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3)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实证验证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进而促进城市空间效率的提升。因此,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标准,提出缓解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小区空间不匹配的问题;增加教育、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在城市外围区域的投入;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差别地分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通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提升城市宜居性,进而吸引人才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均等 城市空间效率 人才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达性与城市空间效率:基于要素集聚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新月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5,共10页
基于2009—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通达性的改善对我国城市空间效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通达性的改善能够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与资本的集聚,促进城市土地要素的有效利用;(2)城市... 基于2009—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通达性的改善对我国城市空间效率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通达性的改善能够促进城市空间效率提升,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与资本的集聚,促进城市土地要素的有效利用;(2)城市通达性对城市空间效率的直接促进作用大于通过要素集聚作用于城市空间效率的间接促进作用;(3)分城市规模和经济禀赋来看,城市通达性的变化对大规模城市和贫困地区城市的城市空间效率影响程度分别大于对中小规模城市和非贫困地区城市的影响程度。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激发要素集聚的中介效应,将有助于中国城市高效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达性 生产要素集聚 城市空间效率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2.0:基于多层级网络效率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研究
3
作者 朱金津 夏海山 +1 位作者 刘晓彤 徐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纳入研究,进一步以多层级网络效率为切入点,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和功能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2.0模式,从网络结构的联通性、网络节点的耦合性以及要素流的流动性3个方面强化协同关系。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互联互通更高阶段的发展方向,理论上强调网络的层级性、节点性以及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上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的网络联通性与耦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层级网络 互联互通 城市空间效率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