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空间批判与本雅明“闲逛者”的社会文化意蕴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祥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12-115,共4页
本雅明在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这一语境中,研究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作品,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现代性特征,阐释了"闲逛者"这一城市意象,辩证地把"闲逛者"与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
本雅明在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这一语境中,研究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作品,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现代性特征,阐释了"闲逛者"这一城市意象,辩证地把"闲逛者"与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怀旧的方式对城市空间进行书写和批判,深刻体验到了波德莱尔诗歌的现代性以及发达资本主义的商品逻辑。本雅明笔下的"闲逛者"蕴含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文人不得不面临的社会历史命运,任何文人都脱离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并试图以一种旁观和玩世不恭的姿态,为文人的社会反抗寻找精神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闲逛者”
波德莱尔
城市空间批判
社会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生命政治进路--从列斐伏尔、索亚到卡斯特
被引量:
6
2
作者
温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6,共9页
对资本主义生命政治图式的激进体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隐性理论面向。以福柯的“身体-空间”规训学说为思想原点,从资本宰制个体生命价值的宏观国家理性与微观治理技术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列斐伏尔及其学生索亚与卡斯特...
对资本主义生命政治图式的激进体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隐性理论面向。以福柯的“身体-空间”规训学说为思想原点,从资本宰制个体生命价值的宏观国家理性与微观治理技术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列斐伏尔及其学生索亚与卡斯特分别基于现代政治、后现代文化政治以及结构主义政治分析三种视角,依次建构出不同形式的城市斗争策略。它们呈现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人道主义路径,以及从文化批判到结构分析的反人道主义旨趣,两条线索的“Y”字型交叠。应当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逻辑终局,必然是以所谓“多元群际协商”或“差异性民主空间”为跳板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说的否定。从本质上来看,它不过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产物,并预示着与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秩序的最终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批判
生命政治
治理技术
人道主义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空间批判与本雅明“闲逛者”的社会文化意蕴
被引量:
2
1
作者
段祥贵
机构
梧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12-115,共4页
文摘
本雅明在19世纪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这一语境中,研究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及其作品,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现代性特征,阐释了"闲逛者"这一城市意象,辩证地把"闲逛者"与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怀旧的方式对城市空间进行书写和批判,深刻体验到了波德莱尔诗歌的现代性以及发达资本主义的商品逻辑。本雅明笔下的"闲逛者"蕴含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文人不得不面临的社会历史命运,任何文人都脱离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阵痛,并试图以一种旁观和玩世不恭的姿态,为文人的社会反抗寻找精神的出路。
关键词
本雅明
“闲逛者”
波德莱尔
城市空间批判
社会文化意蕴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生命政治进路--从列斐伏尔、索亚到卡斯特
被引量:
6
2
作者
温权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曼纽尔·卡斯特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1FZXB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资本主义生命政治图式的激进体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隐性理论面向。以福柯的“身体-空间”规训学说为思想原点,从资本宰制个体生命价值的宏观国家理性与微观治理技术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列斐伏尔及其学生索亚与卡斯特分别基于现代政治、后现代文化政治以及结构主义政治分析三种视角,依次建构出不同形式的城市斗争策略。它们呈现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人道主义路径,以及从文化批判到结构分析的反人道主义旨趣,两条线索的“Y”字型交叠。应当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逻辑终局,必然是以所谓“多元群际协商”或“差异性民主空间”为跳板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说的否定。从本质上来看,它不过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产物,并预示着与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秩序的最终妥协。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批判
生命政治
治理技术
人道主义
结构主义
Keywords
Criticism of urban space
Bio-politic
Governance technology
Humanitarianism
Structuralism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空间批判与本雅明“闲逛者”的社会文化意蕴
段祥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的生命政治进路--从列斐伏尔、索亚到卡斯特
温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