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明裕 崔兴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67-2878,共12页
以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修正引力模型量化分析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强度,并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整体呈现上升... 以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修正引力模型量化分析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绩效的空间关联强度,并进一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长三角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马太和辐射效应,其空间关联强度整体不高、存在减弱的趋势,空间网络结构的连通性和稳健性较强、网络冗余路径逐渐减少但不具有等级森严特征.(2)从不同流域特征来看,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处于空间网络的相对中心地位,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网络中扮演着领导者角色,而上游地区城市群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发挥着中枢和传导作用.(3)从空间关联模块来看,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模块可划分为“净溢出”、“净受益”和“双向溢出”模块,模块内部各城市之间具有明显的聚集和空间关联效应,各模块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协同和空间溢出效应.(4)从影响机制来看,空间邻接关系、气候变化差异、交通基础差异、人口规模差异和能源结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绩效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二次指派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