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一次风配风优化模拟
1
作者 覃为炯 田思达 +2 位作者 肖海平 陆家纬 孔祥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以某350 t/h的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探究配风方式和风温对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基准方案为均匀配风,风温设定为473 K。采用“FLIC+Fluent”软件耦合数值模拟,首先使用FLIC软件模拟床层热解,随后FLIC软件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导... 以某350 t/h的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探究配风方式和风温对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基准方案为均匀配风,风温设定为473 K。采用“FLIC+Fluent”软件耦合数值模拟,首先使用FLIC软件模拟床层热解,随后FLIC软件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导入Fluent软件模拟炉膛燃烧。尽早配风相比于均匀配风,垃圾总质量损失提高2.2%,焦炭燃尽率提高2.64%,能量损耗降低了7.2%;风温493 K时相较于519 K,炉膛温度峰值降低270 K,NO浓度峰值降低1680 mg/L;风温为493 K时,尽早配风下床层焦炭燃尽率达到了100%,总质量损失高达80.42%,能量损失为13.8412 MW。493 K风温尽早配风的方案可有效改善生活垃圾的燃烧特性并抑制NO_(x)等污染物的生成。研究为从优化配风角度改善燃烧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量化控制NO_(x)生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一次风配风方式 数值模拟 炉排炉 燃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的危害及治理路径——评《碳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钟二妹 林建群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7-I0017,共1页
在我国持续推进“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低碳化处理已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碳排放控制技术》(季宏祥主编,2025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面向高职高专教育需求,全面梳理了温室气体管控、大气污... 在我国持续推进“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低碳化处理已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碳排放控制技术》(季宏祥主编,2025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面向高职高专教育需求,全面梳理了温室气体管控、大气污染防治、固废低碳处理及清洁生产等核心内容。其中“低碳固废处理技术”与“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尤其值得关注,其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破解生活垃圾碳排放难题提供了系统性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碳排放控制技术 双碳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运行机理、应用瓶颈与优化路径
3
作者 章敏敏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63,共15页
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新时代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耦合—过程赋能—功能提升”的运行机理。但是,结构偏差、过程偏差和功能偏差等问题阻碍了数智... 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新时代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呈现“结构耦合—过程赋能—功能提升”的运行机理。但是,结构偏差、过程偏差和功能偏差等问题阻碍了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进程。为提升中国特色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需以系统思维构建“结构+过程+功能”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以协同高效的“组合拳”加速推动数智技术赋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 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与处置方法
4
作者 张晶 《绿色中国》 2025年第7期154-156,共3页
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问题,本文在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危害、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处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飞灰处理处置方法,以期为相关... 为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问题,本文在介绍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危害、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处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飞灰处理处置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 焚烧飞灰 飞灰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排焚烧炉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丹 高天宇 +3 位作者 姜华伟 景玉博 曹海 吴玉新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提升,在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兼具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电方式已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因其高效性和稳定性,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占比已超过90%。然而,在生活垃圾掺烧渗滤液污泥对焚烧炉运行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掺烧城市生活垃圾和渗滤液污泥条件下炉排焚烧炉内的燃烧状态对实现焚烧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郑州某700 t/d逆推式垃圾焚烧炉为对象,利用FLIC软件和FLUENT软件分别对炉排床层燃料燃烧和燃烧室气相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气体组分浓度场。通过与现场运行数据对比,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炉排移动速度和污泥质量分数进行了优化,以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研究发现,降低炉排移动速度可以改善燃烧状态,提高燃烧效率,而适量的污泥掺烧可以降低炉内局部高温,减轻后墙二次风喷口处由于烟温过高而造成的结焦。然而过量的污泥掺烧会导致干燥段延长,使燃烧室高温区域向后墙靠近,反而不利于焚烧炉的稳定运行。因此,建议炉排移动速度控制在3.56 m/h,污泥质量分数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炉排炉 城市生活垃圾 渗滤液污泥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延梅 舒辉秀 +2 位作者 周奇 赵彤 包为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8-1055,共8页
探究“无废城市”建设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城市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基于灰色系统,以11个国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城... 探究“无废城市”建设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城市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基于灰色系统,以11个国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城市未来9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最大,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占比>人均GDP。2)GM(1,1)模型预测10个试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结果表明,2023—2030年重庆市和深圳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威海市、盘锦市、三亚市等8个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逐年降低,以铜陵市的降低幅度最大,绍兴市最小。3)加入5个相关影响因素的GM(1,N)模型预测6个试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表明,2023—2030年盘锦市和重庆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深圳市、许昌市、三亚市、徐州市的年增长率逐年上升,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深圳市,最小的是徐州市。研究结果可为“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的固废管理提供有效策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灰色关联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东帅 王进 +3 位作者 岳正波 吴建勋 杨永浩 詹欣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协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简称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研究飞灰/底渣掺量、焙烧条件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分析热处理后矿物相转变、微观形貌,并从重金属浸出角度评估成品陶粒的质量。结果表明:(1)在...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协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简称底渣)制备轻质低硅铝型陶粒,研究飞灰/底渣掺量、焙烧条件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分析热处理后矿物相转变、微观形貌,并从重金属浸出角度评估成品陶粒的质量。结果表明:(1)在最佳原料掺量(质量分数)为飞灰20.0%、底渣40.0%、凝灰岩40.0%,最佳焙烧参数为预热温度500℃、焙烧温度1100℃、焙烧时间10 min的条件下,陶粒的颗粒强度为2014 N,堆积密度为890 kg/m^(3),1 h吸水率为8.60%。(2)焙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相(透辉石、钙铁辉石和硅灰石),并且陶粒内部形成了丰富的多孔结构。(3)陶粒中Cr、Ni、Zn、As、Cd、Pd浸出毒性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渣 陶粒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及减排潜力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晨怡 董会娟 耿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5,共13页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等)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该研究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30...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等)是温室气体尤其是CH4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此,该研究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了2006—2021年中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30年和2060年的排放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在处理方式层面,绝大多数城市不再以填埋为唯一垃圾处理方式,垃圾焚烧逐步替代填埋成为主流。②在排放量层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在2019年到达7940.66万t后趋于稳定,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超大城市的总碳排放量最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净碳排放量经历先升后降的过程,且净碳排放量较高地区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呈现随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③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6575万~9942万t;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仅甘肃兰州可以实现垃圾处理碳排放达峰;垃圾分类对净零排放存在较大影响,如采取垃圾分类措施,大部分城市未来可实现碳中和。最后,作者提出城市生活垃圾“三步走”分级管理策略:对于仍采用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的城市,应推动从填埋到焚烧的转型;对于已实现垃圾零填埋的城市,应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于已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城市,应进一步减少垃圾产生并落实源头减量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城市生活垃圾 时空分布 减排潜力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路径驱动与情境因素调节效应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影倩 庞明礼 陆帅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5,共12页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 培养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对于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沙市7个样本行政单元(区、县)20个社区1028份实地调研的居民数据,构建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机理模型,探讨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行为转化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从影响机制来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自主性驱动和习惯性驱动双路径驱动的行为过程,且习惯性驱动起主导作用,自主性驱动存在“态度→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主观规范→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以及“感知行为控制→意愿→垃圾分类行为”三条作用路径。从情境变量的调节效用来看,人口统计特征、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对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习惯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垃圾分类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行为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渣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晓静 李磊 +1 位作者 何肖 蒲诃夫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焚烧法减量效果显著,已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然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底渣,底渣如何处置利用是当前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武汉地区底渣为例,借助微观观测技术和室内测试试验,较为全面地分析武汉底渣的物理、化学... 焚烧法减量效果显著,已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然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底渣,底渣如何处置利用是当前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以武汉地区底渣为例,借助微观观测技术和室内测试试验,较为全面地分析武汉底渣的物理、化学及工程特性,与不同地区底渣特性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探讨武汉底渣在道路工程中作为路基填料、垃圾填埋场中用作防渗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底渣颗粒形状各异,表面光滑且有细小孔洞,是一种塑性较低、比重较高的级配不良砂性粗粒土;底渣重金属元素浸出浓度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限值;底渣的击实性与中细砂相似,有一定的压缩性,但其固结特性不明显;底渣的渗透系数略大于细砂,经掺和膨润土后可考虑用作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底渣内摩擦角接近中细砂取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承载变形能力上,底渣的CBR测定值较高,满足路基工程材料对承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焚烧底渣 微观形貌 工程特性 浸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头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评估——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艺婧 宋国君 +1 位作者 习婧欣 曲思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3454,共13页
为实现低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为政府提供收费、补贴和特许经营的决策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源头分类的前提下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进行核算与评估.社会成本是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由政府(和居民)承担的全部... 为实现低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为政府提供收费、补贴和特许经营的决策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源头分类的前提下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进行核算与评估.社会成本是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由政府(和居民)承担的全部影响的货币化成本.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评估是可行的,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均可实现比较.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为98亿元,约占GDP的0.24%,单位生活垃圾社会成本为1254元/t;其他垃圾单位社会成本最高为1487元/t,其次是厨余垃圾710元/t,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389元/t;其他垃圾焚烧排放的危险空气污染物导致的人群健康损失成本是其他垃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应继续加大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补贴以降低其他垃圾的处置量,通过优化管理达到降低社会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生命周期评价 社会成本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固体替代燃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婷 罗立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8,共8页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产生量日益增多、组分复杂,处置时易产生温室气体,对其有效管理和碳减排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国内外固体替代燃料标准,叙述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中包含的生物干化、机械分选技术等工序,...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废产生量日益增多、组分复杂,处置时易产生温室气体,对其有效管理和碳减排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国内外固体替代燃料标准,叙述机械生物处理技术中包含的生物干化、机械分选技术等工序,分析了固体替代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常规处理和机械生物处理工艺效果,获得机械生物处理后的固体替代燃料热值达到10536 kJ/kg,比原生垃圾热值提升了3倍,且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进行燃烧。固体替代燃料在水泥、电力等行业应用能提高资源有效再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以及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和碳中和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固体替代燃料(SRF) 机械生物处理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水泥砂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褚洪岩 史文芳 +1 位作者 王群 蒋金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5-131,共7页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副产品之一,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MSWIFA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绿色水泥砂浆(GM)能够实现MSWIFA在建筑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替代率的MSWIFA对GM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MSWIFA)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副产品之一,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MSWIFA部分替代水泥制备绿色水泥砂浆(GM)能够实现MSWIFA在建筑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替代率的MSWIFA对GM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此外,本工作还表征了GM的微观孔结构和微观形貌。最后,本工作通过分析1 m 3GM的能耗、碳排放、生产成本,评估了MSWIFA替代水泥制备GM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研究表明:(1)MSWIFA的掺入导致GM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10.54%~29.97%、18.74%~39.54%;(2)硅酸盐水泥可以固化MSWIFA,GM的重金属浸出满足国家规定限值;(3)当MSWIFA的替代率为15%时,1 m 3GM的能耗、碳排放、生产成本分别降低14.90%、14.63%、10.36%,而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依然能够满足建筑砂浆要求,表明采用MSWIFA制备GM能够实现该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耐久性 重金属浸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研究——基于46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分析(2017—2022年)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延昆 许炜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9,共8页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534条有效节点,构... 基于2017—2022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08份有效政策文本,进行类型化和内容化分析,构建二维分析模型,以基本政策工具为X维度,政策的作用对象为Y维度。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108份政策文本进行手动编码,获得2534条有效节点,构成文本分析的数据源,之后在X维度与Y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评分,依据46个城市的评分结果,将其归类,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结果表明:(1)46个城市可大体分为四种类型。(2)当前阶段,各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各试点城市所颁布的政策内容存在着重复单一、政策工具比例失衡、政策协同效果差、政策作用对象比例失衡等问题。(3)各试点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要调整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优化政策整体结构;要完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机制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政策 政策文本分析 试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城市生活垃圾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制氢符合“双碳”目标要求。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制氢技术包括热化学转化、生物转化等直接制氢技术和结合甲烷重整制氢技术与城市生活... 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制氢符合“双碳”目标要求。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制氢技术包括热化学转化、生物转化等直接制氢技术和结合甲烷重整制氢技术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技术的间接制氢技术两大类。间接制氢技术因成熟可靠而成为当下城市生活垃圾制氢的主流工程化应用方向。城市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及末端处置系统的完善,将对生活垃圾制氢技术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源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仲 何品晶 +1 位作者 章骅 邵立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46-165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氢火焰气相色谱(GC—FID)方法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各物理组成中6种优先控制邻苯二甲酸酯(PAB)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PAEs在生活垃圾各组成中出现的频率顺序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氢火焰气相色谱(GC—FID)方法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各物理组成中6种优先控制邻苯二甲酸酯(PAB)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PAEs在生活垃圾各组成中出现的频率顺序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并且DEHP和DBP在垃圾中的总含量最高.就垃圾物理湿基组成而言,塑料是垃圾中DEHP的重要贡献者(4.80~96.88μg·g^-1).而布类和纸类中的DBP和DEHP含量均较高,其于基样品含量范围接近于塑料样品.厨余、果类和竹木中PAEs的种类最为丰富,而渣石和玻璃样品中的PAEs含量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msw) 邻苯二甲酸酯(PAFs) 垃圾物理组成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 被引量:101
17
作者 李晓东 陆胜勇 +2 位作者 徐旭 严建华 池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在收集和整理大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提出了较适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估算公式,并对中国垃圾的成分与热值的关系作了分析探讨,为各城市寻找适宜的垃圾处理方法特别是垃圾焚烧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生活垃圾 热值 垃圾焚烧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77
18
作者 杜吴鹏 高庆先 +2 位作者 张恩琛 缪启龙 吴建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及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通过实际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占总处理量的95%以上;卫生填埋处理能力较低,处理水平参差不齐,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基于城... 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及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通过实际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占总处理量的95%以上;卫生填埋处理能力较低,处理水平参差不齐,有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基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业人口数量等驱动因子相关,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未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非农业人口预测结果与GDP和人均GDP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非农业人口预测结果更接近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 趋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271
19
作者 张英民 尚晓博 +3 位作者 李开明 张朝升 张可方 荣宏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9-396,共8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约10%的速度迅猛增长,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客观评述城市生活垃圾常用的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在收运、处理以及管理等环节...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约10%的速度迅猛增长,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发展相对滞后。客观评述城市生活垃圾常用的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在收运、处理以及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与措施:首先,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实施分类收集,加强源头控制;其次,创新管理体制,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再次,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健全垃圾收费体系;最后,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同时,还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焚烧处理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气化熔融焚烧技术是一种高效资源化、污染物接近零排放的新型焚烧技术;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可减少渗滤液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堆肥技术可作为焚烧或填埋之前的预处理手段;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先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 管理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12
20
作者 杜吴鹏 高庆先 +2 位作者 张恩琛 缪启龙 吴建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90,共6页
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甲烷,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证实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非农业人口数量、国民... 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甲烷,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证实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非农业人口数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及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数量等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代表城市的垃圾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历史资料,得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有区域和时间变化特征: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的有机物与可回收物含量高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而无机物含量则相反;有机物含量随时间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无机物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但近些年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均逐渐趋于平稳,变化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排放 产量 清运量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