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土地整治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1
作者 张祥燊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63-68,共6页
为实现土地整治区生态质量的监测评估,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海口市某土地整治区的生态质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于热度和干度的影响要高于对于湿度和绿度的影响;土地整治区内的RSEI呈“V”字型变化,干度的相关度最... 为实现土地整治区生态质量的监测评估,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海口市某土地整治区的生态质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于热度和干度的影响要高于对于湿度和绿度的影响;土地整治区内的RSEI呈“V”字型变化,干度的相关度最高,其次为绿度,再次为热度,相关度最小的为湿度,RSEI的相关度达到了0.842,均超过了任何一个单一指标的相关度,表明RSEI指标更能代表整治区的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土地整治区北部的生态质量要好于南部地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会对生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土地整治中期是生态质量最差的时期,土地整治完成后,才能基本恢复至整治前水平;土地整治过后,之前大部分生态等级为良的区域逐渐转变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评价 相关度 生态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岩溶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焦晓萌 张兵 +3 位作者 高阳 郑铭轩 周岩 况玮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本文选取绿度(NDMVI)、湿度(Wet)、石漠化(RDI)和热度(LST)4个指数,构建了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IRSEI),以实现县域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2003与2023年的县域尺度遥感影像与其他地理信息数据,通过若干方面定量对比IRSEI与RSEI... 本文选取绿度(NDMVI)、湿度(Wet)、石漠化(RDI)和热度(LST)4个指数,构建了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IRSEI),以实现县域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2003与2023年的县域尺度遥感影像与其他地理信息数据,通过若干方面定量对比IRSEI与RSEI指数。结果表明,IRSEI包含了更丰富的山地植被与石漠化状况信息,能够更好地表征和评价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适合作为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定量指标。研究区在2003—2023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退化情况均有发生,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下降了7.46%,生态等级由良变为中等。从空间分布来看,罗平县研究区生态质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生态环境质量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岩溶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绿度指数 石漠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遥感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3
作者 孙娅琴 邸宝刚 +2 位作者 邢宇 安娜 张仙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4,共13页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亟须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少有学者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情况进行系统跟踪监测和分析。该文基于2017—2022年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对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干流及主要支流(汉江、清江)两岸各10 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的分布和生态修复进展进行监测。结果发现,截至2017年底,研究区共有废弃露天矿山图斑537处,涉及矿山283座,面积共2 225.19 hm^(2);2018—2022年动态变化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由2018年的291.01 hm^(2)增长至2022年的1 741.19 hm^(2),治理率持续上升,生态修复治理情况总体向好。基于2017—2022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对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废弃露天矿山图斑范围RSEI均值由2017年的0.397 7增长为2022年的0.423 9,增长率6.59%,图斑范围的生态状况向好发展,生态修复效果明显。总的来说,该文对研究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所得结果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监测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废弃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遥感生态模型构建及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4
作者 晏红波 李浩 +1 位作者 卢献健 杨志高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 喀斯特地区土壤稀薄,生态脆弱,极易出现石漠化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桂林市为例,为定量分析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2000、2005、2010、2015和2021年的Landsa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将表征喀斯特地区特征的坡度、基岩裸露率与传统植被覆盖度、干度、热度、湿度融入到生态指数模型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喀斯特遥感生态指数(KRSEI),并使用该指数对桂林地区近十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子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KRSEI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之和超过80%,包含大部分有效信息,显著提高遥感信息的处理效率;2)2000—2021年,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且总体上升趋势。造成这种动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建筑用地扩张趋势的有效控制以及城乡绿化率逐年提升;3)绿度、湿度、地形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促进作用,绿度及湿度提高是桂林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干度、热度、石漠化指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抑制作用,干度及石漠化程度增加是局部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中,需要注重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建筑用地扩张和石漠化程度,以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主成分分析 驱动因子 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与城镇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基于遥感生态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艺霖 赵先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20,共14页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 城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城镇化的稳定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平衡城市群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长株潭城市群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土地利用、夜间灯光和MODIS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2002~2022年夜间灯光指数和遥感生态指数分别表征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等级聚类和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2002~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热度变化显著,降低29.26%,且除炎陵县外,其他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呈倒“N”型或“M”型走势,开福区、天心区、天元区等城镇建设活动多的区(县)遥感生态指数下降幅度最大;②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夜间灯光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增速低于2017年,区(县)之间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集中在长沙;③长株潭城市群多数区(县)耦合度在2002~2022年处于从拮抗到磨合过渡的阶段,2012年耦合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17个区(县)在2017年又落回较低阶段。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大部分区(县)耦合协调度达到协调状态,部分区(县)长期失调,整体耦合协调情况较好,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夜间灯光指数 城镇化 耦合协调 遥感影像 长株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黛青 夏莎莎 +2 位作者 张镇松 李洁 李红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12-4120,共9页
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城市河道水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北方缺水城市普遍采用再生水补给河道,更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城市河道水生态评价技术... 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城市河道水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北方缺水城市普遍采用再生水补给河道,更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城市河道水生态评价技术体系逐渐从单一水质评价转变到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再生水补给型河道,建立和选择多要素、更适用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北方缺水城市中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以两条不同护岸类型的河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包含水质、生境和水生生物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讨论了不同水生生物评价指数参与评价的综合评价差异.研究发现,尽管两条河流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水质状况相似,硬质护岸河段的水质略优,但软质护岸河段在生境条件和底栖动物评价指数上表现更佳;尤其在平水期,软质护岸河段的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软质护岸河段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于硬质护岸河段.而在水生生物评价指数的选择上,生物指数(BI)、生物学污染指数(BPI)、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均能较合理地反映出研究区域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综合质量.研究建议,在河道整治和设计中,应更多采用软质护岸,以提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美丽河湖与城市自然环境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底栖动物评价指数 生态质量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7
作者 高翔 闫安 +3 位作者 李杰 常舒杭 李秋染 宋晓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53,共10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1988-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引入地理探测器评判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表明,RSEI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1988-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引入地理探测器评判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表明,RSEI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的干扰,能更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近30多年来国家公园RSEI波动上升,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生态环境质量以无显著变化和改善为主,占比分别为70.13%、25.90%;轻微退化与显著退化占比分别为2.19%、1.78%,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西北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森林和灌丛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稳定改善,草地和荒漠以稳定为主;干度、热度、绿度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作 用较强的因子组合主要是干度与热度、热度与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地理探测器 祁连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神府矿区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46
8
作者 范德芹 邱玥 +3 位作者 孙文彬 赵学胜 麦霞梅 胡颖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28,共6页
采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方案,除了采用原模型的绿度指标、湿度指标、热度指标及干度指标4个生态指标外,引入植被净初级生... 采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方案,除了采用原模型的绿度指标、湿度指标、热度指标及干度指标4个生态指标外,引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标,并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各单生态指标评价分析,然后采用改进后的遥感生态指数,对神府矿区2000—2016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6年,神府矿区的遥感生态指数呈整体升高趋势,RSEI增幅约为0.1/10 a,大部分区域植被生产力逐渐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矿区 生态环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的生命力指数 被引量:24
9
作者 苏美蓉 杨志峰 +2 位作者 陈彬 赵彦伟 徐琳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41-5148,共8页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采用比拟思想,引入城市生命体概念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以全面而形象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包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采用比拟思想,引入城市生命体概念到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中,以全面而形象地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包括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和生机度的城市生命力指数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分级标准。以重庆万州为例,开展了城市生命力指数评价的案例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5年间,万州城市生命力指数处于较衰弱状态,但一直在平稳上升,应通过一定的生态规划措施,提高万州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活态、生态势及生机度,尤其要注重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以实现城市生命力的继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 城市生命力指数 城市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重庆万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焦作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娟 文广超 +2 位作者 王恩营 谢洪波 刘正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焦作市其近20 a来生态环境质量演化特征,可为该市及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00,2006,2009,2014和2019年5期Landsat影像数据,耦合绿度、湿度、温度及干度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遥... [目的]探究河南省焦作市其近20 a来生态环境质量演化特征,可为该市及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00,2006,2009,2014和2019年5期Landsat影像数据,耦合绿度、湿度、温度及干度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焦作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①2000-2014年,焦作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倒"U"形曲线,2014-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好转;②城镇人口占比增幅变缓及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改善了焦作市生态环境质量;③回归分析中所选4个指标中对焦作市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重要程度表现为:干度>湿度>绿度>热度。[结论]遥感生态指数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可进行有效监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人类活动胁迫 资源枯竭型城市 河南省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中国北方典型森林城市生态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喆辰 苗晨 +2 位作者 闫薇 汪敏骅 王鹤松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2期9-19,共11页
【目的】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定量评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质量的改善效果,以期丰富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方法】根据湿润度和城市规模的不同,在中国北方选取沈阳、呼和浩特和石河子3座有代表性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它们的城区... 【目的】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定量评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质量的改善效果,以期丰富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方法】根据湿润度和城市规模的不同,在中国北方选取沈阳、呼和浩特和石河子3座有代表性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它们的城区范围划分为建成区和规划建成区2部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定量评估上述3座城市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前后的建成区和规划建成区的生态质量,结合各城市的具体建设措施,开展生态质量变化的评价与归因分析。【结果】1)3座城市的RSEI在总体上表现为规划建成区比建成区高。沈阳和石河子建成区的RSEI都高于建设前,显示出森林城市建设对生态质量的改善作用比较明显,而呼和浩特受城市化带来的建筑用地扩展影响,建成区的RSEI比森林城市建设前略低。2)森林城市建设后,3座城市建成区内大部分区域生态质量得到了改善,部分边缘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质量有所下降。3)森林城市建设集中在建成区,通过对公园、水系两侧、道路两侧以及单位园区的绿化,改善了生态质量。由于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持续开发,规划建成区的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森林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的生态质量,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补偿作用。RSEI能较好地反映生态质量情况,丰富森林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变化检测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3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权文婷 周辉 +4 位作者 王卫东 张煦庭 赵青兰 王旭东 陈军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6-346,357,共12页
[目的]掌握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格局和建设生态文明,进行生态环境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基于GEE云平台,运用2000-2023年MODIS数据集,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性特征、演变... [目的]掌握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格局和建设生态文明,进行生态环境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基于GEE云平台,运用2000-2023年MODIS数据集,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分析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性特征、演变趋势及未来发展动态,并探讨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1)关中平原城市群的RSEI整体呈上升趋势,RSEI均值增长率为0.0053/a,各市之间RSEI时空演变存在差异;(2)近24年来,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虽有改善,但优质区域有限且呈下降趋势;(3)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受城市活动强度和坡度两个主导因子的影响,同时降水与土地利用的交互作用在多数年份中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城市活动强度和坡度是主要因素,降水与土地利用的交互作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和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质量,应考虑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EarthEngine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评价指数 被引量:609
13
作者 徐涵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897,共9页
基于遥感信息技术提出一个新型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以快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质量.该指数耦合了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土壤指数等4个评价指标,分别代表了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4大生态要素.与常用的多指标加权集成法不同... 基于遥感信息技术提出一个新型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以快速监测与评价区域生态质量.该指数耦合了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土壤指数等4个评价指标,分别代表了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4大生态要素.与常用的多指标加权集成法不同的是,本研究提出用主成分变换来集成各个指标,各指标对RSEI的影响是根据其数据本身的性质来决定,而不是由人为的加权来决定.因此,指标的集成更为客观合理.将RSEI应用于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并与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生态指数EI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二者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不同的是,RSEI不仅可以作为一个量化指标,而且还可以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可视化、时空分析、建模和预测.因此,可弥补EI指数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遥感 RSEI指数 评价 主成分分析 长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遥感生态指数的创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643
14
作者 徐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853-7862,共10页
城市生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快速、准确、客观地了解城市生态状况已成为生态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基于遥感技术,提出一个完全基于遥感技术,以自然因子为主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来对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快速监测与评价。该指数利用主成... 城市生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快速、准确、客观地了解城市生态状况已成为生态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基于遥感技术,提出一个完全基于遥感技术,以自然因子为主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来对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快速监测与评价。该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集成了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建筑指数等4个评价指标,它们分别代表了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4大生态要素。通过在福州主城区的应用表明,RSEI指数可以定量地评价和对比城市的生态质量,方便地进行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由于所选的指标完全基于遥感信息,容易获得,且计算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因此结果客观可靠、可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遥感 RSEI指数 主成分分析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主要城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英 岳辉 +2 位作者 孟晋鑫 张锋 崔千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35-39,48,共6页
以1990年和2015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生态评价指数(RSEI)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主要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兰州、济南、吐鲁番、徐州、北京、天津、乌鲁... 以1990年和2015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生态评价指数(RSEI)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北京、上海、天津等14个主要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兰州、济南、吐鲁番、徐州、北京、天津、乌鲁木齐和杭州的RSEI均值分别由1990年的0. 276、0. 417、0. 311、0. 464、0. 441、0. 442、0. 253和0. 419增高为2015年的0. 379、0. 495、0. 352、0. 559、0. 461、0. 474、0. 387和0. 446,表明这8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上海、南京、西宁、银川、大连和呼和浩特的RSEI均值分别由1990年的0. 581、0. 464、0. 540、0. 352、0. 623和0. 528降低为2015年的0. 409、0. 306、0. 501、0. 346、0. 568和0. 508,表明这6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所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城市生态环境 遥感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北京市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婧 卢少奇 +3 位作者 伍娟丽 王子康 王恒嘉 徐菲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1-1419,共9页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是河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指标,然而,基于水体中分解者微生物群落构建IBI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针对北京市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开展评价,探索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评价流程与标准构建...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是河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指标,然而,基于水体中分解者微生物群落构建IBI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针对北京市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开展评价,探索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评价流程与标准构建方法。基于沉积物中微生物Illumina高通量测序信息,筛选出关键环境因子(水质指标TN、TP、NH_(3)-N、NO_(3)-N和NO_(2)-N)确定候选生物指标,根据判别能力分析结果,确定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蓝藻门(Cyanobacteria)相对丰度、COD_(Cr)耐受属相对丰度和NH_(3)-N清洁属相对丰度6个指标,提出了指标标准化公式和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以自然水体为补水的永定河各采样点评价结果均为健康状态,其他3条以城镇再生水厂出水为补水的河道中,清河4个采样点为健康至亚健康状态,凉水河5个采样点为健康至一般状态,大龙河4个采样点为亚健康至一般状态。M-IBI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程度的受损点位,较合理地评价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M-IBI) 生态系统 城市河道 健康评价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
17
作者 张永彬 李春雨 +3 位作者 刘明月 满卫东 宋唐雷 刘雅辉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490,共16页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表征城市化的综合灯光指数,整合日光遥感MODIS数据并构建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研究京津冀城市群2000—2020年间城市化强度与生态环境的时空格局演变,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表征城市化的综合灯光指数,整合日光遥感MODIS数据并构建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研究京津冀城市群2000—2020年间城市化强度与生态环境的时空格局演变,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的协同发展关系,为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决策。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具有空间差异性,呈现中南高、西北低、层次分明的空间格局,2000—2010年为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2010—2020年为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2)200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遥感生态指数波动起伏较大,但在整体上遥感生态环境指数由2000年的0.48增长到2020年的0.58,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在生态等级变化上,主要形成差及较差向中等生态等级转变,中等向良好生态等级转变,良好向优生态等级转变的态势;3)2000—2020年间京津冀城市群耦合协调类型在转型发展的前提下,由濒临失调—城市化滞后朝着中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方向过渡发展,城市群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 综合灯光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耦合分析 京津冀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桂林主城区城市扩张与生态协调分析
18
作者 刘桃林 任超 +1 位作者 闫志恒 刘启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6,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划分体系,分析了桂林主城区20年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区发展较快,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从0.20发展到0.57;城区遥感生态指数从2000年的0.35增长到2020年的0.70,其中绿度和湿度因子对生态具有促进改善作用,干度和热度因子具有消极破坏作用,同时水体面积保持稳定,高植被覆盖面积过去20年增加了9%,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好,通过对城市扩张下生态分析可为桂林市主城区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区发展 夜间灯光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率 城市生态协调分析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超大城市生态质量遥感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美雅 徐涵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8-1167,共10页
超大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且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大于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这使得超大城市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该文针对性选取空气质量指数、路网密度、生态连接度、热度、绿度、干度... 超大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且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大于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这使得超大城市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该文针对性选取空气质量指数、路网密度、生态连接度、热度、绿度、干度和湿度7个超大城市生态重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指标集成和阈值自动设定,建立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RSEI),对比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与进入城市化后期的发达国家超大城市(伦敦、纽约和东京)的城市生态状况差异。URSEI指数评价结果表明,6个城市URSEI均值分布在0.445~0.542之间,伦敦生态质量最好(URSEI为0.542),其后依次为广州(0.533)、北京(0.517)、纽约(0.511)和上海(0.495),东京最差(0.445)。对比URSEI指数的7个指标分量,伦敦与广州URSEI分量中,对生态质量起正向作用的生态连接度和绿度值较高,对生态质量起负向作用的空气质量指数、路网密度、干度和热度值较低,使得这2个城市的生态质量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城市中心不透水面覆盖率高,植被覆盖少,生态用地的生态效益较低,热岛效应严重,空气质量差,导致其生态质量差;城市大块绿地覆盖区,绿度和湿度高,干度和热度低,空气质量较好,完整连续的生态用地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更高,因而生态质量较好。URSEI指数既能作为一个量化指标来刻画区域生态质量,还可以反映城市空间的生态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rsei) 生态质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以遂宁市船山区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永健 李洪忠 +2 位作者 陈劲松 韩宇 钟舒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76,82,共7页
通过遥感影像对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进行合理评价,能为政府制定精确的生态环境方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遥感影像反演的绿度、湿度、热度及干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耦合4个指数,得到遥感生态指数,对遂宁市船山区进行生态环境... 通过遥感影像对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进行合理评价,能为政府制定精确的生态环境方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遥感影像反演的绿度、湿度、热度及干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耦合4个指数,得到遥感生态指数,对遂宁市船山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区各指数间的数量关系,通过统计学方法讨论遥感生态指数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和城市建筑裸土指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船山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北部地区较差;热点分析反映了船山区遥感生态指数呈聚集状态,且聚集程度逐年升高,生态环境质量分化愈加明显。1993~2014年,遂宁市船山区遥感生态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尤其市区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城区扩张,但总体生态质量较好;热点区域逐年减少,冷点区域集中在主城区附近,冷点区范围逐渐扩张,主城区附近生态质量下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评价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遂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