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群落特征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宝龙 束承继 +3 位作者 蔡文博 贾倩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78-9989,共12页
生态空间(林地、灌木、草地、水体)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城市绿地破碎化日益严重、绿地质量逐渐降低、乡土植物逐渐减少、入侵风险逐渐加剧等生态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生态空间(林地、灌木、草地、水体)所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城市绿地破碎化日益严重、绿地质量逐渐降低、乡土植物逐渐减少、入侵风险逐渐加剧等生态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而持续增长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一直困扰着当下从事城市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城市管理者。植被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在绿地破碎化趋势下,可作为研究内容来探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或提升策略;植被群落泛指城市中常见的、具有明显边界的、按照一定分布规则的植物群落单元,既包括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等,也包括城市郊野自然林地。但对植被群落生态功能的研究也多停留在对某一生态问题的简单相关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微观层面的植被群落角度,整合相关文献研究,介绍了受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6种典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综述了植被群落特征对这6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理,对植被群落特征因子进行总结、归类,从树种特性、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其他4个角度构建了"植被群落特征因子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关系表"。最后面向典型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提出了城市低质量植被群落地区的营建和更新原则,以期为今后城市园林部门、规划部门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影响机理 指导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实验法的问卷设计技术及应用——以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石春娜 姚顺波 +1 位作者 史恒通 薛彩霞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5-139,150,共6页
作为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类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适用范围更广、更灵活的优越性使得其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然而选择实验法实施中受访者主观性偏差易导致评估结果的较大误差,因此,选择实验法实施效果客观性和评估结果有... 作为一种典型的陈述偏好类研究方法,选择实验法适用范围更广、更灵活的优越性使得其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然而选择实验法实施中受访者主观性偏差易导致评估结果的较大误差,因此,选择实验法实施效果客观性和评估结果有效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实验问卷设计的优劣,但国内尚无对问卷设计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文章系统阐述了选择实验法的问卷设计技术,从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各步骤阶段需要考虑的各因素及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以四川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为例,对整个问卷设计过程进行解析,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实验法 问卷设计技术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与制图以德国盖尔森基辛市沙克尔协会地区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罗静茹 张德顺 +1 位作者 刘鸣 哈拉尔德·策普 《风景园林》 2016年第5期41-49,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提高城市韧性、维护城市健康、保育生物多样性起决定性作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价,可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机制和影响因子,从而更好地维持和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德国北威...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提高城市韧性、维护城市健康、保育生物多样性起决定性作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价,可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机制和影响因子,从而更好地维持和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德国北威州盖尔森基辛市沙尔克协会(Schalker Verein)地区为例,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重新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引入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矩阵(ES Matrix)将专家评分和城市土地覆盖/利用(LULC)变化相联系,结合德国生境制图法(Biotope Mapping),对场地进行定量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指标通过GIS进行可视化制图,划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提供、受益、连接区域,成为了景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矩阵 生境制图 专家评分法 土地覆盖/利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富强 李青 +1 位作者 张霞 刘浩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1999—2019年有关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献记录,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计量法,挖掘我国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热点和趋势动态。结果表明:国内研究分为初步探索、稳...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1999—2019年有关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献记录,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计量法,挖掘我国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热点和趋势动态。结果表明:国内研究分为初步探索、稳步增长、快速增长三个阶段,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研究热点逐渐由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转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恢复研究;未来研究重点包括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评价及制图、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与方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福祉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知识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法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感生态学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畅 唐立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141-8146,共6页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景感生态学作为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可作为研究城市生态系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社会发展所伴随的人们经济生活的生活压力增大,城市居民...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景感生态学作为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可作为研究城市生态系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社会发展所伴随的人们经济生活的生活压力增大,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其设计目的应考虑应对城市居民健康问题和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园路、建筑、植物、水体景观和小品等方面探讨景感生态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景感生态学作为探索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新思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居民福祉的提升,丰富和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有利于促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提供可持续的福祉,以期驱使人类行为和言行规律朝着对生态系统有益的方向演化,自觉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从而可持续地保障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感生态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服务评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尚伟 孙振凯 +4 位作者 张群 王成 刘颂颂 沈德才 林若宜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 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和市民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城市站)观测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强化城市站观测数据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合理利用观测数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站的管理和观测研究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站数据观测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在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观测指标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观测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以提升观测数据的利用价值,提高城市站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最后从提升城市站观测数据质量、丰富观测研究成果类型,以及服务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长期定位观测指标 生态服务评估指标 服务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景观格局对天津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佳滢 杨冬冬 +2 位作者 杨菲 张颖 王洪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87-5002,共16页
揭示城市化驱动下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交互关系,对于优化景观生态规划以及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天津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与随机森林回归等方法,评估了碳储量、生境... 揭示城市化驱动下景观格局指数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交互关系,对于优化景观生态规划以及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天津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与随机森林回归等方法,评估了碳储量、生境质量与空气净化服务供需匹配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景观格局指数沿城市化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而探讨了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度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天津市碳储量、生境质量与空气净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错位关系,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对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度具有显著负面影响;(2)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沿城乡梯度呈现非线形的变化趋势,最大斑块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密度等多个指数在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20%—30%左右出现明显拐点;类型水平上的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指数与斑块内聚力指数等呈现增长态势,而林地与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等持续降低;(3)景观格局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度的解释力度在类型水平上的贡献整体大于景观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格局 城乡梯度 供需匹配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付梦娣 肖能文 +2 位作者 赵志平 高晓奇 李俊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5-239,共5页
基于熵值法对1993—2013年北京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以1993年、2003年、2013年3期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采用GIS技术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 基于熵值法对1993—2013年北京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以1993年、2003年、2013年3期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采用GIS技术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北京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和空间城市化,其次是人口城市化,而经济城市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全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建设用地和草地大幅增长,林地稍有增长,耕地和水体缩减严重;城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碳储量减少了5%,水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分别增加216%和76%。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改善了土壤保持服务,森林的扩张同时也改善了固碳服务,但温度和降水条件的限制导致后10a固碳服务出现明显减少,人口聚集和城市硬化地表的增加则是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水源供给服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水源供给服务这块短板,建议放缓或停止北京城市化发展进程,重点加强其社会、经济城市化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北京市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的城市水系廊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北京中心地区水系廊道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薛飞 罗开盛 +2 位作者 李元征 党安荣 张译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
城市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城市中心地区的水系廊道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尝试利用国产高分二号遥感数据,以北京中心地区水系廊道为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城市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是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城市中心地区的水系廊道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尝试利用国产高分二号遥感数据,以北京中心地区水系廊道为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中心地区水系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34.42亿元,其中文化服务价值最高约24.42亿元。当前水系廊道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偏低。由蓝绿带状空间组成的生态廊道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具有为城市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水系廊道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高分二号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有关城市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研究
10
作者 崔馨月 毛靓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4-7,35,共5页
指出了有关生态系统服务(ES)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对于与其相对的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的研究则是很少。近年来,随着各国和各相关机构对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增长过程中不... 指出了有关生态系统服务(ES)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对于与其相对的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的研究则是很少。近年来,随着各国和各相关机构对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负面效益,而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研究其负面服务必不可少。基于Science Direct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概念、特征、指标、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要正视生态系统负面服务,均衡处理服务与负面服务的结论,继而从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生态系统负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负面服务 文献综述 城市生态系统负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生态专项规划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善文 何永 +2 位作者 韩宝龙 徐迪航 欧阳志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8,共7页
文章面对城市中人与自然的矛盾,针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态考量的不足,总结有关生态规划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及实践,充分融合规划学与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剖析城市规划方法与城市生态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 文章面对城市中人与自然的矛盾,针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生态考量的不足,总结有关生态规划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及实践,充分融合规划学与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剖析城市规划方法与城市生态服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生态专项规划,并理清其规划思路、目标、方法与内容,构建城市生态专项规划的总体技术框架。首先,理清用规划来调节、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思路框架,提出优化格局、调节过程和提升功能三大调节机制;其次,确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总目标;再次,构建"SAPPE"生态规划"五步法";最后,确定生态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战略与目标、适宜的城市规模、合理的用地比例、协调的城市结构与布局、充分的生态空间和创新的规划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专项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生态舒适度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洋洋 黄锦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0-2179,共10页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城市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利益,城市绿色空间是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载体。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存量造成威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难以达到居民需求。传统的城市绿色空间评价指标集中于对城市绿...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城市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利益,城市绿色空间是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载体。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存量造成威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难以达到居民需求。传统的城市绿色空间评价指标集中于对城市绿地面积的评价,指标偏向整体性和二维化,忽视了三维绿量,也鲜少关注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了一个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城市生态舒适度,通过人体的主观感受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做出质量反馈,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该指标的评价模型。通过样本的条件对比分析得出,当绿视率水平低于30%时,城市生态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绿视率;当绿视率水平高于30%时,则是湿度、PM2.5浓度和风力等级。将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明评价模型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舒适度 绿视率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生态空间界定与评价——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善文 马默衡 +2 位作者 李福 张芯蕾 汪坚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1,共8页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尤为稀缺又极为重要,而有关研究存在界定不够全面、分类不够清晰及评价不够精确等问题。文章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由"蓝绿"空间扩展到全域、全要素的生...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尤为稀缺又极为重要,而有关研究存在界定不够全面、分类不够清晰及评价不够精确等问题。文章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由"蓝绿"空间扩展到全域、全要素的生态空间,基于高精度卫星影像和多源数据建立"要素+类型"的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并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通过GIS空间分析、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斑块和街道两个尺度对核心区的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空间供给、居民使用和需求情况进行分层评价,总结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现状城市生态空间在格局、供需等方面的问题,识别生态空间缺失地区,并提出增加生态空间供给、平衡生态空间格局、促进生态空间开放和丰富生态空间类型等生态空间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空间 高密度城市核心区 生态空间评价 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植被层次制图量化研究--以北京西海和庆丰公园东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飞 张君宇 +2 位作者 崔岳晨 贺利平 钟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尝试对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中植被垂直层次展开水平制图,分步骤对北京西海岸边和庆丰公园东区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场地尺度的植被用地和垂直层次调研、分类、制图和量化分析,共划分出5类用地植被类型和19种植被层次类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尝试对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中植被垂直层次展开水平制图,分步骤对北京西海岸边和庆丰公园东区的绿色空间进行了场地尺度的植被用地和垂直层次调研、分类、制图和量化分析,共划分出5类用地植被类型和19种植被层次类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显示,2个样本场地以中等垂直层次丰富度的植被结构类型占优。其中庆丰公园场地的高、中层次丰富度植被综合占比有优势,西海场地高层次丰富度植被比例较高。植被垂直层次制图是一种服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兼具科学性、直观性、便捷性的空间量化研究方法,既是城市绿色空间场地尺度可行的前期调研手段,也可以为城市中稀缺的绿色空间的评估、保护、管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绿色基础设施 植被层次制图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智慧视野下北京中心地区历史水系廊道恢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飞 杨锐 +2 位作者 马晗琮 赵壹瑶 白佟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66,共6页
北京地区在历史上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其依靠自然不断利用、拓展、发掘新水源,依靠人工持续利用、维护、控制地表水系,注重多功能用水与城市水景融合,尊重历史水系的综合再利用,都是历... 北京地区在历史上对水系的利用和改造反映了中国传统营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智慧。其依靠自然不断利用、拓展、发掘新水源,依靠人工持续利用、维护、控制地表水系,注重多功能用水与城市水景融合,尊重历史水系的综合再利用,都是历代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为了合理借鉴、保护和发展这些生态智慧,通过对北京中心地区高分辨率和高清晰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地表水系解译、水系服务廊道空间量化和恢复情景对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恢复玉河正义路段对水系服务廊道提升效率最高;前三门护城河、西护城河、龙须沟和东护城河潜在的水系服务廊道将会为北京中心地区带来较为完整的地表水系服务覆盖系统。传统营城生态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北京历史水系进行保护、恢复、建设和发展,不仅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载体,更可以为城市文脉修复提供水系空间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智慧 北京历史水系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核心生境”质量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依纹 李英男 李方正 《风景园林》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城市化进程中自然栖息地的锐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缺失的直接原因。当前保留年份较久的残存栖息地可作为"核心生境"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韩国首尔特别市为例,基于4期解译后的卫星图像判别城市林地内的"... 城市化进程中自然栖息地的锐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缺失的直接原因。当前保留年份较久的残存栖息地可作为"核心生境"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韩国首尔特别市为例,基于4期解译后的卫星图像判别城市林地内的"核心生境",并选取22个城市公园作为样本,运用Fragstats工具和InVEST模型分别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模拟了林地生境质量和影响其变化的主导景观格局因子。研究发现:1)毗邻建设用地的林地生境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城市边缘山区;2)面积对于生境单元值的影响具有尺度差异性,相对于较大尺度样本,中小尺度样本的"核心生境"单元值受面积影响较小;3)样本生境的景观格局对"核心生境"质量的主导影响可概括为绿地形状因子和绿地聚合因子(因子分析解释度为96.022%),且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2
17
作者 毛齐正 马克明 +5 位作者 邬建国 唐荣莉 张育新 罗上华 宝乐 蔡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64,共14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刻改变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导致了诸如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大量研究结果既回答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又提出了诸多新的论题和挑战。分析了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总结了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方法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在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尺度 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海聪 李晨亮 +4 位作者 张君瑶 张健 郑安迪 吴子敬 王嘉楠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171-178,共8页
在城市化给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威胁的背景下,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近20年来有关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和Histcite... 在城市化给全球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威胁的背景下,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通过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检索近20年来有关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和Histcite软件进行分析,最终选取来自全球45个国家、127个城市的261篇文献,针对这些文献重点论述了绿地规模、植物群落结构、景观连接度、绿地周边环境、绿地管理与规划等7个影响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展望:1)在研究中注意选择具有联系的多个生物类群;2)扩展研究范围,研究对象选择上注重多尺度、多类型;3)开展不同时空特征下多因子间的耦合交互作用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响应机制研究;4)构建系统性的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数据管理平台;5)加强国内外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物多样性 影响因素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遥感数据的北京主城区环带间植被覆盖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默衡 薛飞 +2 位作者 党安荣 李雪草 胡腾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04-413,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主城区(六环内)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别利用1984年、1995年、2004年和2014年的8-9月北京六环内的Landsat遥感数据,对其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拼接裁剪,以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市进入高速城市化进程,主城区(六环内)植被覆盖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别利用1984年、1995年、2004年和2014年的8-9月北京六环内的Landsat遥感数据,对其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拼接裁剪,以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获取3个10年间和各环带植被覆盖面积及覆盖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六环内植被覆盖度由1984年的76.80%(1 742.44 km^2)降至2014年的48.73%(1 105.61 km^2)。虽然2014年与1984年相比二环内和二环至三环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8.43和4.33个百分点,但三环至四环、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植被覆盖度降幅逐渐增大,降幅分别为12.23、27.62、32.97个百分点。建议通过空间规划手段为不同环带间以植被覆盖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差异化思路:如三环内应结合城市精细化治理为核心区留白增绿,见缝插绿;三环至五环间随着城市建设趋于稳定,为中型城市生态空间的增建带来机遇;五环至六环间可结合百万亩造林,增加都市农田等方式,建设多种类大型城市绿色空间,进而综合提升北京主城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被遥感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绿地结构对气候调节因子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惠惠 王亚茹 +2 位作者 王腾飞 王军梦 雷雅凯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98-106,共9页
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及夏秋季微气候数据,应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郑州市主城区绿地结构与微气候调节因子的相关关系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绿地斑块的分散程度、优势程度以及形状复杂程度在研究区大部分空... 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及夏秋季微气候数据,应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郑州市主城区绿地结构与微气候调节因子的相关关系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绿地斑块的分散程度、优势程度以及形状复杂程度在研究区大部分空间显著影响微气候调节功能。在研究区中,西北、西南、中北、中南的绿地斑块的分散程度越小,东北部优势绿地斑块的优势程度越大,东北部、西部的绿地斑块的形状复杂程度越大,则相应空间范围内夏季气温的降温效果越明显;西北、南部绿地斑块的形状复杂程度越大,东部优势绿地斑块的优势程度越小,则相应空间范围内秋季空气比湿的增湿效果越明显;西北、西南部绿地斑块的形状复杂程度越大,南部、东部优势斑块的优势程度越小,秋季风速的降速效果越明显,反之,则可以提高相应区域的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绿地结构 微气候 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