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婧 刘婧 +3 位作者 王志强 杜鹃 何飞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2,共6页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依据作者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就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即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灾害风险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模式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55
2
作者 周姝天 翟国方 +1 位作者 施益军 鲁钰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0-186,共7页
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风险评估理论与灾害系统论的观点与风险评价方法,并分别评述当前城市单灾种自然灾害和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模型。已有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丰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灾种风险研究... 基于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风险评估理论与灾害系统论的观点与风险评价方法,并分别评述当前城市单灾种自然灾害和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模型。已有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丰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灾种风险研究已成为趋势,但在尺度上和方法上,灾害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当前城市尺度的综合防灾规划及公共安全管理存在一定脱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1)探索多学科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2)强化灾害风险中生命价值损失的研究;(3)创新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4)推动适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尺度的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风险 灾害风险评估 灾害系统论 多灾种风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媛 袁永博 周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从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做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通过判断风险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基于集对分析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客观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确定了因素的权... 从风险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做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通过判断风险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基于集对分析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客观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确定了因素的权重,降低了风险分析问题的复杂性.重点研究了集对联系度中差异性系数的客观量化方法,将其偏向性和偏向程度加入风险不确定性的计算中,得到了风险阈值的范围,进而得出了风险不确定性的大小.利用该方法对某市做了动态风险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并得出该市处于中度风险的可能性为52%的结论.该方法解决了以往灾害风险分析中多需要历史灾害数据或大样本数据的问题,为更多的目标物风险分析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 不确定性 集对分析 投影寻踪 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兼论2008北京安全奥运规划设计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金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7-33,共7页
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要素出发,研究了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及相关难点问题,并结合北京城市的灾害风险状况,提出了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应强调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对策,同时解析了“安全奥运”的风险... 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要素出发,研究了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及相关难点问题,并结合北京城市的灾害风险状况,提出了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应强调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对策,同时解析了“安全奥运”的风险与工程的几个系统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风险 安全规划 综合减灾评估 安全奥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土地利用情景下城市地表径流变化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可欣 毛树怀 +4 位作者 王锣洋 李瑶 王品 潘耀忠 胡潭高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76,共11页
【目的】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建筑用地等不透水面比例增大,导致地表径流深度增加。因此,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径流的相互关系在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杭州市为例,利用CLUMondo模型,得到203... 【目的】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改变,建筑用地等不透水面比例增大,导致地表径流深度增加。因此,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径流的相互关系在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杭州市为例,利用CLUMondo模型,得到2030年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CS模型模拟预测了未来地表径流深度信息,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1)到2030年,耕地面积减少到2070.72 km^(2),共减少283.55 km^(2);建筑用地增加到1227.74 km^(2),共增加了528.19 km^(2),林地和草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2)在同等降水条件情景下,随着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研究区平均地表径流深度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增幅存在差异。在研究区西部的林地地区地表径流增加不明显,在研究区东北部的中心城区,地表径流的范围与深度显著增加。其中杭州主城区径流深度增加最为明显。【结论】2005年到2030年杭州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耕地与建筑用地变化最为明显,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筑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地表径流深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时段和区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杭州主城区径流深度增加最为明显。2005—2030年间杭州降水径流变化的原因与杭州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转化特别是耕地向建筑用地的转化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缓解洪涝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表径流 CLUMondo模型 SCS模型 杭州 降水 城市灾害风险管理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