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城市灯光环境的科学定义和规划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海天 向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6,共8页
讨论了城市灯光环境的科学定义以及城市规划与灯光环境规划的关系 ,提出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的AEEE学科属性 ,即 :美学属性、环境属性、工程属性和经济属性。探讨了城市灯光环境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 ,基于城市景观体系分析、灯光空... 讨论了城市灯光环境的科学定义以及城市规划与灯光环境规划的关系 ,提出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的AEEE学科属性 ,即 :美学属性、环境属性、工程属性和经济属性。探讨了城市灯光环境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 ,基于城市景观体系分析、灯光空间体系分析、色彩体系分析、亮度体系分析和控制系统分析 ,提出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的基本体系。并对城市灯光环境详细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环境 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 城市灯光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灯光建设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界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海天 向东 张爱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70-76,共7页
基于大量城市灯光景观设计和建设实践 ,提出城市灯光景观建设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 ,界定包括城市灯光景观与环境的科学定义、学科属性和基本规划原则 ;城市灯光环境规划体系 ;数字化描述与系统工程学研究方法 ;广义光污染理论与测定 ;灯... 基于大量城市灯光景观设计和建设实践 ,提出城市灯光景观建设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 ,界定包括城市灯光景观与环境的科学定义、学科属性和基本规划原则 ;城市灯光环境规划体系 ;数字化描述与系统工程学研究方法 ;广义光污染理论与测定 ;灯光环境评价体系与交互式设计方法及新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理念与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灯光环境 灯光景观规划 广义光污染 规划体系 道路照明评价体系 交互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灯光环境的灯光规划体系及实践——结合海口市灯光环境总体规划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海天 袁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灯光规划 城市灯光环境 总体规划 规划体系 海口市 编制 树状结构 LCM 规划系统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技术的城市灯光智能监测终端 被引量:2
4
作者 文科 林小峰 +1 位作者 宋春宁 黄清宝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3期83-84,88,共3页
基于GPRS的城市灯光智能监测终端,采用ARM7微处理器及GPRS模块实现监测终端与GPRS网络之间的通信。监测终端将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力参数、开关量和报警信息通过GPRS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终端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 基于GPRS的城市灯光智能监测终端,采用ARM7微处理器及GPRS模块实现监测终端与GPRS网络之间的通信。监测终端将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力参数、开关量和报警信息通过GPRS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终端通过GPRS网络和Internet连接,建立通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S 智能监测终端 城市灯光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夜间灯光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汤奕栋 赵宏波 +2 位作者 李坤 陈曦 周超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26-33,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中夜间灯光作为重要环境构成,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植物光敏感性的考量。现有研究表明,ALAN通过干扰植物光周期感知引发物候异常,并影响城市生态及景观,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系统阐明。以杭州市临安区望湖路段银杏行道树为例,探... 城市化进程中夜间灯光作为重要环境构成,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植物光敏感性的考量。现有研究表明,ALAN通过干扰植物光周期感知引发物候异常,并影响城市生态及景观,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系统阐明。以杭州市临安区望湖路段银杏行道树为例,探讨城市夜间灯光对银杏物候特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组,同步监测环境参数变化,系统分析城市夜间灯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采用无人机航拍,结合图像解析技术测定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并结合LI-6800光合仪同步测量近光源与远光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通过浸提法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夜间灯光强度对银杏物候进程具有显著影响,近灯光组银杏的展叶时间略早,但落叶时间提前,且叶持续时间较短;生理生化方面,近光源组净光合速率下降66.8%,胞间CO_(2)浓度降低11.4%,气孔导度减少51.4%,以及蒸腾速率下降62.2%。值得关注的是,叶绿素含量在强光环境下呈现异常波动趋势,表明夜间灯光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生理活动。可以看出银杏对夜间灯光表现出显著的敏感性,为城市后续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物候过程 生理生化特征 银杏 城市夜间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城市稳定灯光反演夜间气溶胶光学厚度
6
作者 李浩 马烁 +2 位作者 徐炜 胡申森 严卫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鉴于城市灯光作为辐射源存在固有变化的问题,对夜间气溶胶反演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辐亮度稳定性优化方案。选取3个不同规模的中国城市(长沙、银川、娄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17—2019年辐亮度统计数据对城市灯光分布进行稳定性分析,采... 鉴于城市灯光作为辐射源存在固有变化的问题,对夜间气溶胶反演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辐亮度稳定性优化方案。选取3个不同规模的中国城市(长沙、银川、娄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17—2019年辐亮度统计数据对城市灯光分布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相对辐亮度标准差方法建立稳定城市灯光样本,基于稳定城市灯光样本开展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利用IVAOT产品、MOD04L2产品对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长沙、银川、娄底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0.08、0.10。该研究有效减小城市灯光在时间序列上的固有变化,使得基于城市灯光的气溶胶反演算法更加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B 城市灯光 辐射特性 灯光稳定性 气溶胶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与灯光对夜间步行的影响探究——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龙 何周倩 +3 位作者 何仲禹 苏杰 张恒 李雪扬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夜间城市是夜间消费的空间载体,夜间步行是夜间消费的行为载体,城市的建成环境对人类步行出行的影响是客观且显著存在的。聚焦于夜间时段,依托于南京市居民出行的活动日志和GPS与GSM调查,根据不同出行目的将居民步行行为分为休闲型步行... 夜间城市是夜间消费的空间载体,夜间步行是夜间消费的行为载体,城市的建成环境对人类步行出行的影响是客观且显著存在的。聚焦于夜间时段,依托于南京市居民出行的活动日志和GPS与GSM调查,根据不同出行目的将居民步行行为分为休闲型步行和功能型步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建成环境和城市灯光对居民夜间步行长度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夜间步行长度与年龄、灯光强度、POI职能丰富度、商业设施密度显著正相关;与住宅密度、交通设施密度、建筑密度显著负相关;(2)休闲型步行和功能型步行在路径时长、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对如何构建更加健康的夜间城市提出相关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步行 建成环境 城市灯光 健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蔓延与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强 王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9,共11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多年来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化工围江”的严峻局面,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以快速城镇化为表象的城市蔓延问题逐渐显露,城市蔓延使得城市空间迅速扩张,产业空间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内河经济带,多年来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化工围江”的严峻局面,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以快速城镇化为表象的城市蔓延问题逐渐显露,城市蔓延使得城市空间迅速扩张,产业空间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城市蔓延能否促进产业升级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首先利用中心外围理论、集聚经济以及分工合作理论阐释了城市蔓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利用城市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城市蔓延指数,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3年104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与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呈“U”型关系,即短期内城市蔓延显著抑制了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升级,长期中,在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效应的带动下,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城市蔓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先正后负,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城市蔓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先负后正,二者存在“U”型关系。产业升级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表明,城市蔓延与产业升级间存在“U”型关系。最后,文章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促进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产业升级 城市夜间灯光数据 中心外围理论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雨欣 李熙 +1 位作者 宋杨 李长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6-477,共12页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分别采用简单阈值法与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对比两种提取方法,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可以削弱"珞珈一号"影像的过饱和现象,减少由于影像的&...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影像,分别采用简单阈值法与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对比两种提取方法,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法可以削弱"珞珈一号"影像的过饱和现象,减少由于影像的"溢出"导致的误提取.计算并对比大湾区内城市建成区的景观指数发现,不同城市的建成区分布存在不同模式:广州、深圳、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核心,城市区域向外扩展;东莞、佛山、澳门、中山、珠海的城市建成区紧凑性高,空间分布组成完整;肇庆、江门、惠州在大湾区内的发展程度低于其他城市,城市建成区斑块面积小,相距较远.研究证明了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可以有效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为该地区城市规划政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夜光遥感影像 植被调节的城市夜间灯光指数 景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光污染(英文)
10
作者 赵海天 袁磊 向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3期231-237,共7页
讨论广义光污染的内涵与外延,阐述其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滥用、视单调、色彩失衡、视线屏蔽和频闪效应等表现特点,探讨在城市灯光环境规划中防止广义光污染的对策.广义光污染概念的提出,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城市灯光... 讨论广义光污染的内涵与外延,阐述其眩光污染、射线污染、光滥用、视单调、色彩失衡、视线屏蔽和频闪效应等表现特点,探讨在城市灯光环境规划中防止广义光污染的对策.广义光污染概念的提出,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城市灯光景观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灯光环境 广义光污染 灯光环境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