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被引量:
45
1
作者
周恺
张海涛
+1 位作者
夏依宁
刘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7,共8页
文章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研究分析发现长沙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笔记存在大量的重复,从存留笔记的残留和消失轨迹看,平台内...
文章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研究分析发现长沙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笔记存在大量的重复,从存留笔记的残留和消失轨迹看,平台内容呈现"滚动式更新"特征。小红书推送的打卡地形成"商业地标""旅游名片""历史街巷""休闲娱乐""餐饮美食""文化公园/艺术场馆""特色小店"七大类型,并在空间上集聚成"核心"和"外围"两大圈层。分析的数据样本中,小红书的用户—笔记数分布呈典型的"长尾分布",即拥有极低值的个体数量总和却占总体的绝大多数,"分众"特征明显。同时,其"头部用户"发布内容涉及商业消费空间居多,不同程度体现企业运营和团队营销特征。从对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探索分析看,社交媒体成功拓宽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层次和领域,构建了一个复合"个性"与"从众"的新消费空间,并涵盖了极大的消费者社会阶层跨度。研究指出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二者的叠置与传导不断刷新时空观,对新的消费空间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迫切需要开创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打卡
社交媒体
城市消费空间
长沙
小红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者感知视角下文化舒适物如何形塑消费者网络?——来自城市消费空间的证据
被引量:
3
2
作者
谈佳洁
刘新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文化舒适物是城市文化消费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消费空间营造消费社群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上海K11购物中心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由1008位消费者点赞行为组成的关系网络,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分析了文化舒适...
文化舒适物是城市文化消费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消费空间营造消费社群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上海K11购物中心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由1008位消费者点赞行为组成的关系网络,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分析了文化舒适物对消费者网络的形塑结果。研究认为:文化舒适物感知同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关系的形成;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与消费者网络影响力显著相关,且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主要与消费者间的整体距离相关。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城市消费空间应立足自身定位,加强在线社区文化舒适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体验活动积极培育消费者意见领袖,并进一步夯实文化舒适物长期开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舒适物
文化
消费
消费
者网络
社会网络
城市消费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天宇
张海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3,共8页
随着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总体来看,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长期遵循着由资本、权力和地方三者共同设定的逻辑框架,但受制于历...
随着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总体来看,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长期遵循着由资本、权力和地方三者共同设定的逻辑框架,但受制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因素,地方逻辑常常受到资本和权力逻辑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同质性压倒差异性的均质危机、封闭性压倒开放性的区隔危机和物质性压倒精神性的物化危机。对此,应纠正资本的空间生产理念,规范资本的空间运作方式,矫治资本逻辑的空间剥夺;构建开放包容的空间伦理,加强多元参与的空间治理,规约权力逻辑的空间制;培育民众的地方依恋情感,强化民众的地方主体意识,推动地方逻辑的空间重塑,使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理论
城市
文化
消费
空间
生成逻辑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泽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6,共6页
在城市空间的规划和配置过程中,国家应将城市化本身建成一种道德方案,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意味着城市化过程必须从所有城市居民和国家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维护城市空间的生态平衡和城市空间消...
在城市空间的规划和配置过程中,国家应将城市化本身建成一种道德方案,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意味着城市化过程必须从所有城市居民和国家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维护城市空间的生态平衡和城市空间消费过程中的生态道德,使城市主客体之间达成空间的一致与和谐,使之合乎城市整体利益的分配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空间
消费
道德方案
生态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被引量:
45
1
作者
周恺
张海涛
夏依宁
刘冲
机构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197)。
文摘
文章利用小红书"打卡"笔记数据,探索性地分析社交媒体对长沙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讨论虚拟消费社会空间的新特征。研究分析发现长沙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笔记存在大量的重复,从存留笔记的残留和消失轨迹看,平台内容呈现"滚动式更新"特征。小红书推送的打卡地形成"商业地标""旅游名片""历史街巷""休闲娱乐""餐饮美食""文化公园/艺术场馆""特色小店"七大类型,并在空间上集聚成"核心"和"外围"两大圈层。分析的数据样本中,小红书的用户—笔记数分布呈典型的"长尾分布",即拥有极低值的个体数量总和却占总体的绝大多数,"分众"特征明显。同时,其"头部用户"发布内容涉及商业消费空间居多,不同程度体现企业运营和团队营销特征。从对长沙小红书"网红打卡地"探索分析看,社交媒体成功拓宽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层次和领域,构建了一个复合"个性"与"从众"的新消费空间,并涵盖了极大的消费者社会阶层跨度。研究指出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二者的叠置与传导不断刷新时空观,对新的消费空间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迫切需要开创性思考。
关键词
网红打卡
社交媒体
城市消费空间
长沙
小红书
Keywords
geo-tagging
social media
urban consumption space
Changsha
Xiaohongshu
分类号
K901.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者感知视角下文化舒适物如何形塑消费者网络?——来自城市消费空间的证据
被引量:
3
2
作者
谈佳洁
刘新静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基金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项目“文化和旅游消费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DY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6)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校级课题“文旅融合视域下城市消费空间场景营造研究”(项目编号:KY2021-D1L6)。
文摘
文化舒适物是城市文化消费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消费空间营造消费社群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上海K11购物中心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由1008位消费者点赞行为组成的关系网络,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分析了文化舒适物对消费者网络的形塑结果。研究认为:文化舒适物感知同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关系的形成;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与消费者网络影响力显著相关,且文化舒适物感知强度主要与消费者间的整体距离相关。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城市消费空间应立足自身定位,加强在线社区文化舒适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体验活动积极培育消费者意见领袖,并进一步夯实文化舒适物长期开发基础。
关键词
文化舒适物
文化
消费
消费
者网络
社会网络
城市消费空间
Keywords
cultural amenities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sumer network
social network
urban consumption space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天宇
张海防
机构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空间关联视角下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的时空演进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2004097)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随着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高质量发展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总体来看,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长期遵循着由资本、权力和地方三者共同设定的逻辑框架,但受制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因素,地方逻辑常常受到资本和权力逻辑的制约,导致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同质性压倒差异性的均质危机、封闭性压倒开放性的区隔危机和物质性压倒精神性的物化危机。对此,应纠正资本的空间生产理念,规范资本的空间运作方式,矫治资本逻辑的空间剥夺;构建开放包容的空间伦理,加强多元参与的空间治理,规约权力逻辑的空间制;培育民众的地方依恋情感,强化民众的地方主体意识,推动地方逻辑的空间重塑,使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空间
理论
城市
文化
消费
空间
生成逻辑
发展趋向
Keywords
Space Theory
Urban Cultural Consumption Space
Generate Logic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泽泉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6,共6页
文摘
在城市空间的规划和配置过程中,国家应将城市化本身建成一种道德方案,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意味着城市化过程必须从所有城市居民和国家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对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维护城市空间的生态平衡和城市空间消费过程中的生态道德,使城市主客体之间达成空间的一致与和谐,使之合乎城市整体利益的分配和协调。
关键词
城市
空间
消费
道德方案
生态道德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消费空间新特征:以小红书长沙“网红打卡地”为例
周恺
张海涛
夏依宁
刘冲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消费者感知视角下文化舒适物如何形塑消费者网络?——来自城市消费空间的证据
谈佳洁
刘新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城市文化消费空间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趋向
陈天宇
张海防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为道德方案的城市空间生态
潘泽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