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创新意蕴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进华 余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9,149,150,共13页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共同体思想的精神要义及其时代境遇,深度挖掘“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创新意蕴,在城市治理共同体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深层次、更大领域的文明影响力,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新动能的实践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城市治理共同体 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如何塑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基于组织-网络-情感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顾爽 冷向明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159,共12页
当前,构建治理共同体是回应城市社区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存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可引入组织、网络和情感要素,构建组织化整合-网络管理-情感嵌入的分析框架。通过W市H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建引... 当前,构建治理共同体是回应城市社区多元性和差异性并存的重要举措。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可引入组织、网络和情感要素,构建组织化整合-网络管理-情感嵌入的分析框架。通过W市H社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过程是个体的组织化过程,也是组织间网络的形成过程,还是治理机制得以制度化的过程。社区党委可以发挥组织力,创造个体间的联络接点,实现组织化;发挥领导力,引导组织间的耦合互动,促进网络的规范化;发挥动员力,构建群体间情感的圈层结构,促进情感的在地化。通过组织-网络-情感的多重嵌套实现治理的“刚柔并济”,可促进治理共同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组织化 组织间网络 情感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进式创熟”: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柔性建构之道
3
作者 陈泽鹏 雷晓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1,共11页
作为共同体治理结构在城市社区层面的呈现,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推进中国式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结构形态。中国情境下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柔性建构之道可被总结归纳为“递进式创熟”。城市社区通过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的“创熟... 作为共同体治理结构在城市社区层面的呈现,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推进中国式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结构形态。中国情境下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柔性建构之道可被总结归纳为“递进式创熟”。城市社区通过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的“创熟”行动,使城市社区中居民、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等多元主体间的陌生关系熟悉化,以柔性社会资本缝合碎片化的社区治理结构。此外,“创熟”行动具有“先内核凝聚后外延拓展”的“递进式”扩展逻辑,低社会资本型的社区首先要培育社区居民间、居民与社区工作者间的社会资本,推动社区结构由冰冷陌生向温暖熟悉转型,高社会资本型社区则需要依托既有的社会资本存量,使信任关系从居民间迁移至社企间、参与网络从趣缘群体延伸至商居联盟、互惠规范从个体约定升级为契约制度,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边界的递进式扩展。通过“递进式创熟”柔性建构的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为推进中国式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奠定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柔性建构 递进式创熟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理论视角、现实困厄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何继新 高文静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主体性效能。当前,尽管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功能作用逐渐显现,但在其参与定位、动机、基础、保障和策略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制度悬... 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主体性效能。当前,尽管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功能作用逐渐显现,但在其参与定位、动机、基础、保障和策略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制度悬浮、行动异质、供需失衡、支持缺位等诸多现实困厄。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可行能力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参与式治理理论,从不同维度视角深入阐释和解析了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潜在逻辑和行动机制,提出从“人—政—社”三层优化制度设计、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行动策略、“社会支持力”的外部支持、重塑多场域心理韧性情感支撑、提高低龄老年人活跃度实现价值共创等多重实践路径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参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运行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国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政策的要求,也是实践的需要。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运行逻辑体现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动态过程。在共建过程中,需要健全治理共同体的组织体系,融合创新共同体的制度体系,搭建共同体的互动网络体系;在共治过程中,需...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政策的要求,也是实践的需要。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运行逻辑体现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动态过程。在共建过程中,需要健全治理共同体的组织体系,融合创新共同体的制度体系,搭建共同体的互动网络体系;在共治过程中,需要忠实反映共同体成员的偏好,有效实现共同体成员的集体决策,优化共同体项目运作的生产安排,客观评估反馈共同体治理的绩效,高效化解共同体运行中的纠纷冲突;在共享过程中,需要将共有空间和设施对居民开放共享,创新社区服务的共享机制,与外部组织实现资源开放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势”嵌入与“有为”补能:社区环境线索对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影响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高雪宁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5,142,共14页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建构的社区制度-文化-设施-参与环境线索分析框架,通过O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社区环境线索对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影响路径,探究各个显著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研究表明,近69%的低龄老年人... 基于线索利用理论建构的社区制度-文化-设施-参与环境线索分析框架,通过O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社区环境线索对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影响路径,探究各个显著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研究表明,近69%的低龄老年人愿意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男性低龄老年人的参与意愿明显高于女性低龄老年人;社区制度环境线索、社区文化环境线索、社区设施环境线索、社区参与环境线索是影响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管理透明度、老年人教育培训是深层因素,并通过健康状况、社区服务平台、社区设施活动布局、居民自主性、参与渠道等第一层中间层因素,引致到参与成效、社区共同体意识、子女数目等第二层中间层因素,形成链式中介作用,进而作用到共同体结构、参与内容、社区文化、激励机制等表层因素,最终影响到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参与意愿 Ologit-ISM模型 线索利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与公共决策风险治理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勇 白天成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4,174,共15页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数字孪生嵌入城市治理中,有助于提升决策能力、增进决策质量,进而优化民众认知与行动,形成相应的良性互动关系。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与公共决策风险治理之间高度契合,凭借其技术优势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也...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将数字孪生嵌入城市治理中,有助于提升决策能力、增进决策质量,进而优化民众认知与行动,形成相应的良性互动关系。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与公共决策风险治理之间高度契合,凭借其技术优势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也有助于公共决策更加符合民众期望,促进公共决策公共价值的实现。基于公共决策重要性、风险社会中民众需求、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等因素考量,文章结合当前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际,分别从风险源头、风险认知与风险行动三个维度对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决策风险治理进行研究。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应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在提升算法算力的基础上从治理公共决策风险源头、转变公共决策风险认知、引导公共决策风险行动等入手,以城市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公共决策风险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决策 风险治理 数字孪生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