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城市治理质量?——基于国内五个超大城市的多案例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烨 吴昊 何晴科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变革与创新举措,是推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治理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城市治理质量。基于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政府通过加强基础... 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变革与创新举措,是推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治理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城市治理质量。基于治理环境的调节作用,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间接提高城市治理的高效性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优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扶持,促进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治理质量的良性互动,构建高效城市治理体系。营造良好治理环境,确保数字化转型有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因城施策,充分发挥城市独特优势,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化转型 城市治理 治理环境 治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建设: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建南 马太平 张阿城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8,157,共16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最有感”体现,关键在于亮点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创新。本文利用《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103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揭示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最有感”体现,关键在于亮点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创新。本文利用《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103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揭示超特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的问题面向、技术应用与绩效改进。研究发现:应用场景建设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社区与智慧城管是主要领域,智慧环保、智慧安防相对较少。政企协同是应用场景建设中广泛采取的合作方式,市民合供和智库参与的重要性在逐步提升;客观技术类型呈现多样化应用趋势,聚焦在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监测技术;技术应用方式覆盖基础设施层、功能层和应用层,侧重于发挥不同技术组合效应为城市治理问题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现有案例中的应用场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维度实现了绩效改进。本文将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由宏观建设内容探讨拓展至微观应用场景分析,为超特大城市建设高绩效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应用场景 技术应用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促进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逻辑维度、现实限度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大数据能够依靠自身独有的技术优势渗透、解构、再造城市治理决策机制,为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已成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大数据促进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的理论机理体现为二者在主体层面、... 大数据能够依靠自身独有的技术优势渗透、解构、再造城市治理决策机制,为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已成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大数据促进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的理论机理体现为二者在主体层面、理念层面、结构层面、过程层面展现出的契合性。当前,城市治理决策机制面临着精英控制导致的城市治理决策主体单一、认知局限造成的城市治理决策理念陈旧、科层壁垒引发的城市治理决策结构臃肿、程序冗繁带来的城市治理决策过程缓慢等困境。鉴于此,城市治理主体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从决策主体多元化、决策理念科学化、决策结构扁平化、决策过程高效化等方面促进城市治理决策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治理 决策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型城市治理:政治逻辑、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雪松 杨欣雨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F0002,158,共18页
收缩型城市治理是地方政府在制度激励与绩效压力驱动之下,以行政力量引导的政策过程和资源重组活动。针对城市收缩引发的不利因素,地方政府依托上级政府资源并盘活城市存量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分解落实上位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目标任务... 收缩型城市治理是地方政府在制度激励与绩效压力驱动之下,以行政力量引导的政策过程和资源重组活动。针对城市收缩引发的不利因素,地方政府依托上级政府资源并盘活城市存量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分解落实上位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目标任务。在科层逻辑、利益逻辑、改革逻辑的复合作用下,收缩型城市治理具有宏观规划引领与地方政策试验、行政调配资源与横向府际协作、区划尺度重构与行政机构精简的过程性特征。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和实践样态,可以合理预期收缩型城市治理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国家均衡发展秩序方面的功能。收缩型城市治理应以规划模式优化为基础积蓄城市空间集约内涵发展潜能,以内外联动为资源整合方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动能,以制度化建设为中心环节巩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城市 城市治理 政治逻辑 新型城镇化 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超大城市治理的理论维度与实践逻辑——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研究
5
作者 王阳亮 李熠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共10页
超大城市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超大城市治理改革着力在完善面向巨量人口的基层治理体制、优化灵敏回应市民需要的城市政策机制与提升适应数智技术快速迭代的治理能力三个方面,在理论上有着价值、制度、方法、路径... 超大城市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超大城市治理改革着力在完善面向巨量人口的基层治理体制、优化灵敏回应市民需要的城市政策机制与提升适应数智技术快速迭代的治理能力三个方面,在理论上有着价值、制度、方法、路径四个维度。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善用科技赋能,以人民呼声、人民需要为根本目标,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基层民主、群众路线、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新型治理体系,探索出了超大城市系统性治理的实践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治理 社会治理 市民热线 人民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效能评价:基于五维协同要素与价值导向
6
作者 张树华 邵宏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7,共12页
随着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其治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挑战,需要构建科学治理效能评价体系来破解当前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效能衰减的困境,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范式转型。从治理现代化视角出发,结合新时代数智... 随着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其治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挑战,需要构建科学治理效能评价体系来破解当前超大特大城市治理效能衰减的困境,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范式转型。从治理现代化视角出发,结合新时代数智技术发展新趋势,融入“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整合多中心理论,构建了以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制度公正性、治理工具创新性、治理过程安全性和治理结果包容性为核心要素的“五维协同”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动态调整能力,设计了“要素—维度—指标”三层次嵌套的评估体系,以提升评估体系的适应性与现实解释力,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一个综合、系统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治理 五维协同要素 治理效能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以“智”促“治”为城市治理赋能?——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富蕾 吕淑然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是提升我国城市治理水平的内驱动力,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管理和智慧民生服务为我国城市治理提供了新发展的契机。本文基于我国172个地级市2006—...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是提升我国城市治理水平的内驱动力,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管理和智慧民生服务为我国城市治理提供了新发展的契机。本文基于我国172个地级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选取城市治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构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治理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我国城市治理赋予新动能,并通过了多项稳健性检验。政策效果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我国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城市和沿海城市通过智慧化建设获得了更高的治理效用。由此提出以“智”促“治”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效率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数字化 城市治理水平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热线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娟 张小劲 袁振龙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7,共11页
政务热线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关键纽带,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帕森斯的AGIL模型,提出政务热线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AGIL理论框架,从流程治理、数智治理、协同治理和回应治理四个路径构建政务热线治理... 政务热线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关键纽带,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帕森斯的AGIL模型,提出政务热线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AGIL理论框架,从流程治理、数智治理、协同治理和回应治理四个路径构建政务热线治理体系。超越对传统热线服务质量认知,该体系将政务热线置于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系统考察,便于揭示政务热线在驱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多重角色,强调热线在优化内部流程、技术辅助决策、促进跨部门协作和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的多层次功能。政务热线从单纯公共服务工具向综合治理平台转型具有深层意涵,可为未来提升政务热线的服务与治理效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热线 城市治理 12345 AGI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集成法的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应用逻辑、体系重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光东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7,共15页
超大城市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对象复杂化和过程动态化等多重挑战,其发展和有效治理是当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超大城市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传统方法、层级化... 超大城市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对象复杂化和过程动态化等多重挑战,其发展和有效治理是当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超大城市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传统方法、层级化决策以及独立静态数据的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治理挑战,不利于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现有治理体系缺乏方法论指导且应用逻辑不清晰,致使数字技术的治理效能未能充分释放。综合集成法作为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的重要方法论,为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对超大城市治理的总体把握,在综合集成法指导下,深入探讨数字技术赋能超大城市的应用逻辑、体系重构和未来趋势。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视角切入,研究揭示超大城市治理中主体多元化、对象复杂化和过程动态化的本质特征,提出综合集成法作为应对超大城市治理问题的核心应用逻辑。通过构建“指导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三维框架,系统阐释数字赋能的实现路径:指导层依托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整合专家智慧、机器计算与知识体系,形成“经验直觉—数据验证—模型推演”的认知迭代机制;技术层以城市信息模型为技术媒介,通过“人—机—物”深度互联实现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精准映射;应用层则聚焦交通、管网、设施和建筑等核心领域,运用数字孪生、深度学习等技术开展全周期治理场景应用,形成“项目级—区域级—区县级—城市级”的多尺度、多场景协同治理范式。研究进一步重构了传统治理体系,提出由社会空间、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构成的三元空间治理体系,通过治理业务“治、技、民、安”四维模式创新和“数据融合—协同合作—智能决策—动态监控—共享应用”五步流程重构,推动治理模式向动态化、网络化转型。基于人、机、物融合的发展脉络,提出治理智慧涌现的演进路径:通过性智与量智的协同突破个体认知局限,借助群体研讨的正反馈机制实现社会化智慧生成,最终构建自组织、自学习的群智计算空间。这一研究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困境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理论指导—技术支撑—场景创新”的治理闭环,为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治理 综合集成法 数字赋能 体系重构 智慧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何以可能?——基于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欢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城市响应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对上海、北京、杭州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进行剖析,总结转型模式,归纳建构逻辑。研究发现,上海是政府主导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北京是治理机制创新的制度性变革模式,杭州是政企合作推动下的技术性变革模式。虽然转型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但可以从中溯源转型的构建逻辑,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技术赋能、组织促进,城市根据环境优势选择转型措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没有固定模式,需要“量体裁衣”。研究结论有助于城市在“数字中国”战略下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明确自身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化转型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 治理现代化 技术性变革 制度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嵌入现代城市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荣子健 易华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元素,正在重塑现代城市的价值体系与现代城市治理的实践逻辑。文化嵌入现代城市治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文化嵌入通过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重构城市治理理念,在本体论层面推动了由“刚...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元素,正在重塑现代城市的价值体系与现代城市治理的实践逻辑。文化嵌入现代城市治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文化嵌入通过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重构城市治理理念,在本体论层面推动了由“刚性治理”向“柔性共生”的现代城市治理范式转型,催生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多主体协同的治理新场域。文章从文化嵌入城市治理的理论根基、演进过程入手,揭示了文化嵌入现代城市治理的内在机理,探讨了文化嵌入现代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嵌入 多元共生 城市治理 范式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城市治理敏捷转型的复杂性及其运作逻辑——基于解构制度性行动情境的研究视角
12
作者 陈廷佳 赵紫懿 孙涛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7,M0004,M0005,共23页
敏捷治理为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与备择方案。既有研究多以概念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明性案例来描述现象和规范论述,归纳敏捷治理的一系列原则。由于城市治理体系的实际运行纷繁复杂,既有研究尚未为实践提供具有普遍意义... 敏捷治理为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与备择方案。既有研究多以概念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明性案例来描述现象和规范论述,归纳敏捷治理的一系列原则。由于城市治理体系的实际运行纷繁复杂,既有研究尚未为实践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论文将地方公共经济理论引入敏捷治理研究,以行动情境为分析单位,检视城市治理敏捷转型的运行逻辑。研究基于对W市J区全域智慧运营的三年跟踪调研发现:第一,在不同的行动情境下,该实践的敏捷表现既不同质也不同频。各行动情境下敏捷转型的关注重点和具体表现差异明显,随着行动层级的逐步加深,可被观测的敏捷行动数量呈递减趋势,稳定性逐渐凸显。第二,各层级行动情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全域智慧运营的整体效果。制度结构行动情境的敏捷转型的滞后性,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和生产的敏捷转型的制约作用明显。第三,在较低层级的行动情境下,即使缺少政府的通盘设计和敏捷意识,非政府主体与技术工具也能有效推动敏捷转型;但随着行动层级的深入,政府的理性选择与主动行动至关重要。研究深化了关于敏捷治理的理论探讨,通过实证研究为推动敏捷治理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治理 城市治理 行动情境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地区收缩型城市治理:实践动因、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13
作者 丁忠毅 杨胜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3,234,235,共15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收缩是城镇化进程中难以规避的阶段性产物。边疆地区既是我国城镇化的“洼地”,又是城市收缩现象较为突出的国土空间。近年来,边疆地区城市城区人口流失、经济生产总值负增长、城市区划及建设面积减少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收缩是城镇化进程中难以规避的阶段性产物。边疆地区既是我国城镇化的“洼地”,又是城市收缩现象较为突出的国土空间。近年来,边疆地区城市城区人口流失、经济生产总值负增长、城市区划及建设面积减少等城市收缩的表征日益显现,随之产生的多元复合风险增加,由此凸显了边疆地区收缩型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边疆地区收缩型城市治理的目标定位,需遵循城市发展一般规律,适应边疆治理战略需要,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探索人民城市建设新路径,促进收缩型城市适应性转型与城镇之间的优势互补,着力发挥边疆地区城市在固边兴边和助力周边工作中的积极功能。持续深化边疆地区收缩型城市治理,可在以下四方面着力:一是强化科学规划引领,推动边疆地区收缩型城市治理的制度创新;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稳妥推进边疆地区政府职能优化和机构改革;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提高边疆收缩型城市发展韧性;四是强化不同国土空间的协同联动效应,增强边疆收缩型城市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收缩型城市 城市治理 新型城镇化 空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道”与“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慧 杜晓依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3,共8页
超大城市是承载着上千万人口的空间实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引擎,对超大城市这一巨系统的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道”“术”并举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其治理现代化之“道”表现为把握城... 超大城市是承载着上千万人口的空间实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引擎,对超大城市这一巨系统的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道”“术”并举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其治理现代化之“道”表现为把握城市发展大势的战略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原则、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国担当;治理现代化之“术”主要包括全周期管理打造韧性安全的超大城市,协同共治汇聚超大城市治理主体合力,科技赋能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文化引领夯实超大城市治理的精神根基。把握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道”与“术”,对于我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和国家治理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社会治理 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创新意蕴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进华 余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9,149,150,共13页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共同体思想的精神要义及其时代境遇,深度挖掘“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创新意蕴,在城市治理共同体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深层次、更大领域的文明影响力,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新动能的实践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城市治理共同体 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概念框架、核心议题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文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
超大城市的兴起及其有效治理,是世界大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超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就需要建构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以实现对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诊断和优化,从而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超... 超大城市的兴起及其有效治理,是世界大国共同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超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就需要建构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以实现对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诊断和优化,从而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体系是理解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这一框架要发挥作用必须能够回应超大城市治理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城市发展。将多层次嵌套界面治理框架应用于超大城市问题分析中,形成一系列需要处理的核心议题,如超大城市的战略议题、超大城市的横向和纵向议题、超大城市的自身议题、政民互动议题等。为了论证概念框架和核心议题的合理性,基于北京市的超大城市治理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期实现概念框架建构、理论阐述和案例研究三者统一,从而加深我们对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理论认知。展望未来,需要将超大城市治理与发展的本体论框架应用于更广阔的实践场景,在提升理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同时,推动形成我国自主的超大城市治理知识体系,为我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治理 高质量发展 概念框架 核心议题 北京探索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赋能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作用机制、主要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世香 李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
标准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化实施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理解标准化对城市治理体系的作用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化逻辑。研究发现,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 标准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化实施路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充分理解标准化对城市治理体系的作用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化逻辑。研究发现,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体的民主化,过程的法治化、精细化和数智化,目标的人本化。当前标准化赋能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着标准化理论与城市治理内容的内在冲突,在实践中体现于执行困境、监管困境和公众参与困境。因此,需要强化标准化赋能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立法保障与引领作用,建构并优化多元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和社会自主共治模式,建立健全基于弹性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标准数智化建设水平,完善技术伦理制衡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城市治理 治理体系现代化 赋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制约与外部掣肘: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阻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汝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城市治理效能达成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治理主体和治理环境是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关键,城市治理过程中治理环境产生的不适和治理主体存在的缺陷是阻碍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主要因素。依据阻碍方式的差异,治理环境可划分为内部... 城市治理效能达成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治理主体和治理环境是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关键,城市治理过程中治理环境产生的不适和治理主体存在的缺陷是阻碍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主要因素。依据阻碍方式的差异,治理环境可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治理主体可划分为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内部制约型、内部掣肘型、外部制约型、外部掣肘型四种阻碍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类型。这四种类型阻碍城市治理效能达成的方式和程度各异,因而须通过提升内部主体能力素质、加强外部应急管理、优化内部制度环境、提升外部主体能力素质等措施防止城市治理效能达成受阻,实现城市治理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效能 城市治理现代化 治理主体 治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体检的中心城市治理满意度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李业锦 闫欣雨 +2 位作者 王雅倩 申郑钰 熊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基于2020年城市体检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测度我国3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治理综合水平及其差异,探索影响城市治理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特征来看,治理评价高水平城市多分布于长江沿线和东部沿海地区,偏低水平多分布在西北... 基于2020年城市体检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测度我国3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治理综合水平及其差异,探索影响城市治理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特征来看,治理评价高水平城市多分布于长江沿线和东部沿海地区,偏低水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从城市间差异来看,城市治理存在“短板效应”,城市间生态环境治理和道路环境提升存在显著差异;从关键影响因素来看,居民对城市治理的综合感知受到城市建成环境、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体属性特征共同作用。在城市建成环境变量中,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PM_(2.5)浓度、高公交站点和商场可达性促进居民对城市治理满意度的提升。在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变量中,大经济规模、高工资水平增强居民对城市治理的满意度。在个体属性变量中,高龄、高学历及城市“新市民”对城市治理的效果敏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检 城市治理 居民感知 多层线性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助力城市治理域外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孟蕃 冯欣欣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体育助力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梳理域外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内在逻辑: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深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现实认知,满足城市居民公共需求变化的路径选择。域外经验...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体育助力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梳理域外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内在逻辑: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深入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现实认知,满足城市居民公共需求变化的路径选择。域外经验:立足体育规划城市发展,体育助力城市产业转型,体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育重塑城市生活方式。启示:整体规划,政策引导发展方向与战略;产业联动,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提升内涵,塑造城市体育文化;融入生活,打造城市体育生活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城市治理 域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