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市城市水文研究及对策
1
作者 赵胜凯 何振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62-64,共3页
随着石家庄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水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石家庄市目前水文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面临的水文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降水量、地下水位、灾害性天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等一系列水文参数产生... 随着石家庄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水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分析石家庄市目前水文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城市面临的水文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降水量、地下水位、灾害性天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等一系列水文参数产生影响,根据石家庄城市水文的特点,探讨其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进程 城市水文效应 影响因素 变化趋势 石家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2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王佳 罗佳杭 汪芝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1-800,共10页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从不透水率与不透水面空间变化、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等方面,分别梳理不透水面和微地形等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影响机理解析、主控空间特征参数识别与敏感性分析、城市水文效应适应性应对等,以期为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水文效应解析和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产汇流 空间形态 城市水文效应 不透水面 微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秦淮河流域水面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小标 谢顺平 +2 位作者 都金康 丛佃敏 卞国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3,共10页
针对秦淮河流域城市化水文效应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秦淮河流域和城市区水面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选取流域1985—2015年49景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K均值聚类水体指数法对比分析水体指数的性能。在探讨水面率与降雨量、温度、流量关系... 针对秦淮河流域城市化水文效应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秦淮河流域和城市区水面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选取流域1985—2015年49景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K均值聚类水体指数法对比分析水体指数的性能。在探讨水面率与降雨量、温度、流量关系基础上,从自然和人为因素2方面分析水面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流域水面率在2.42%(62.69km^2)~5.05%(130.56km^2)变化,水面增加了8.48km^2,增长8.12%;城市区水面率在2.76%(8.63km^2)~6.63%(20.73km^2)变化,水面减少了6.60km^2,缩减43.15%;流域年降雨量与流量变化态势相同,可知降雨量对水面贡献较小;1988—2015年转移矩阵表明,流域32.34%水面转为耕地,城市区27.90%和20.52%水面转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其他地类转换为水面比重较小;人为因素是水面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对研究城市化水文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K均值聚类水体指数法 水面率 不透水面 城市水文效应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