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城市模式》读后
1
作者 张秉忱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9-60,共2页
《现代城市模式》是黄明鲁同志写的一本好书,它同时也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它从城市外部写到城市内部,由今天的城市写到明天的城市,由中国的城市写到国外的城市,难度很大,知识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
关键词 《现代城市模式 城市模式 城市规划 图书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 ,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 ,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 ,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 ,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 ,提高高... 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 ,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 ,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 ,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 ,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 ,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 ,增强对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 ,为基本经济模式 ;而在首都圈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 ,以及改北京单中心结构为近、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结构 ,为基本空间结构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城市模式 政策导向 北京 科技创新 城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与上海孪生城市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区域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俞勇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13,共9页
在对美国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艾伦从理论上推导出的孪生城市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990年代以后,苏州在跨国公司投资作用下的快速崛起,已与上海初步构成了一种功能上互补的共生关系,即孪生城市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 在对美国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艾伦从理论上推导出的孪生城市模式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990年代以后,苏州在跨国公司投资作用下的快速崛起,已与上海初步构成了一种功能上互补的共生关系,即孪生城市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主要导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从行政原因上看,苏州与上海由于分属两个省级行政单元,经营成本、产业政策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从经济原因上看,苏州与上海仅距不到90km、位居上海都市圈的内圈层,且离虹桥机场约50km。苏州的快速崛起以至于苏沪孪生城市的形成,产生了多方面的区域效应。苏州与无锡本是一对水平相当、产业性质类似的城市,现已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发展态势,从而为在此基础上城市合理分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苏州位居省级行政单元的交界,因此苏州与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构成了广义上的双核结构模式;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我们可以构建起沪宁沿线城市合理分工的多重空间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城市模式 双核结构模式 上海-苏州 香港-深圳 北京-廊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的城市模式与保护对象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良镛 《城市规划》 1988年第5期3-8,共6页
山-水-城的巧妙结合构成了桂林独特的城市模式,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一大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宝贵财富正在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桂林市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规划角度提出了保护对策,即从区域范围的宏观控制到建筑地区范围的微观控制... 山-水-城的巧妙结合构成了桂林独特的城市模式,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一大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宝贵财富正在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桂林市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规划角度提出了保护对策,即从区域范围的宏观控制到建筑地区范围的微观控制,具体应着眼于保护整体性、控制建筑尺度、重视人文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城市模式 保护对象 区域范围 人文特点 城市化过程 地区范围 桂林市 建筑尺度 微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城市模式的探讨
5
作者 陈永新 潘明霞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2-86,共5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经营城市"已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识。与此同时,理论工作者对经营城市的模式也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已有的模式划分不便于对经营城市模式的理解。通过从经营城市模式的内涵出发,探求各类城市在经... 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经营城市"已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识。与此同时,理论工作者对经营城市的模式也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已有的模式划分不便于对经营城市模式的理解。通过从经营城市模式的内涵出发,探求各类城市在经营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划分方法,并对不同的典型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城市 经营城市模式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城市理想系列之一 绿道化城市模式构想
6
作者 李开然 《园林》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做过关于宜居城市的讨论,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宜居城市?讨论的结果是大大的问号。臃肿而拥挤的城市中,人们在雾霾中挣扎。城市令人失落。本刊特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李开然博士陆续撰写关于达成景观城市理想的规划设计方...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做过关于宜居城市的讨论,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宜居城市?讨论的结果是大大的问号。臃肿而拥挤的城市中,人们在雾霾中挣扎。城市令人失落。本刊特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李开然博士陆续撰写关于达成景观城市理想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与城市景观相关的论述。作者以其多年在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的体验及感悟,积极地认为在现有的投资和土地范围内,如果能进行良好的规划与设计,我们依然可以实现景观城市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模式 《中国国家地理》 绿道 宜居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新机遇的选择——低碳城市模式探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钰 李泽涛 姚晓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2,共4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愈加严重,选择低碳经济城市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将给我们带来新契机,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复杂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愈加严重,选择低碳经济城市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将给我们带来新契机,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复杂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文章从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中选取低碳城市加以认真分析,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内涵,介绍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城市视角下创新型城市研究——以江苏省清河新区生态城市模式创新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税根 万洪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48,共7页
以生态城市视角为切入点,对生态城市理论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并形成研究框架。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新区生态城市模式创新实践为典型案例,为我国创新型城市理论建设的生态维度探索,以及生态城市模式创新的政策实践提供借鉴。研究认为:生态城... 以生态城市视角为切入点,对生态城市理论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并形成研究框架。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新区生态城市模式创新实践为典型案例,为我国创新型城市理论建设的生态维度探索,以及生态城市模式创新的政策实践提供借鉴。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创新模式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文化-历史集聚、社会-功能完善、时-空合理布局所形成的三层次生态城市理论框架及其对自然与环境健康、经济可持续、社会和谐等目标维度的整合提供了生态城市模式创新的重要分析工具,基于此,清河新区生态城市模式创新形成了自身独特性,具有典型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生态城市 生态理论 城市创新模式 清河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艾定增 《城市规划》 1987年第3期44-48,共5页
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城市在空间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城市空间布局比较规则,呈封闭格局,天际线缺乏变化;欧洲城市布局自由灵活,呈开放式,重视建筑轮廓线。这与两者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密切关联。中国今天的城市模式仍然没有摆脱... 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城市在空间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城市空间布局比较规则,呈封闭格局,天际线缺乏变化;欧洲城市布局自由灵活,呈开放式,重视建筑轮廓线。这与两者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密切关联。中国今天的城市模式仍然没有摆脱几千年的“原型”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快抛弃过时的传统,引进欧美的体系,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城市规划的理论、教育、程序、方法进行彻底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城市规划 古代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 跨文化研究 原型 圆型 南北轴线 城市模式 四合院 卫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发展规律 探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
10
作者 邓洪波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3,共2页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专业化市场、总部企业和国际机构等战略资源初具规模,CBD、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金...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专业化市场、总部企业和国际机构等战略资源初具规模,CBD、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金融街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园区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城市模式 北京 中关村科技园区 规律 经济实力 国际大都市 专业化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在桂林召开
11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50,共1页
旨在探讨微小型生态城市发展与建设及其建筑形态,交通出行和规划设计等的“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6月13日上午在广西桂林召开。该论坛是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 旨在探讨微小型生态城市发展与建设及其建筑形态,交通出行和规划设计等的“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6月13日上午在广西桂林召开。该论坛是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合办的“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分论坛之一。由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模式 城市生态 桂林市 论坛 立体 细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物业城市模式研究--评《物业城市理论与实践--横琴新区城市治理创新模式研究》
12
作者 韩清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社会矛盾及问题,而实现城市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协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物业作为基层服务单位,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沈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社会矛盾及问题,而实现城市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协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物业作为基层服务单位,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沈体雁、赵振武、吴晓林、温锋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物业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一横琴新区城市治理创新模式研究》一书,阐述了物业城市理论及相关概念,并结合横琴新区城市治理模式,探究了物业城市治理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赵振武 物业 横琴新区 基层服务 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创新 城市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韧性评估
13
作者 鞠艳妮 刘旭 +1 位作者 韩珣 李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1-2350,共10页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 为提高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空间网络(Spatial Network in urban agglomerati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NMTS)故障情况下的韧性,研究了SNMTS的多层相依特征和不同模式网络耦合特征,定义并分析了故障情况下SNMTS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结合熵权法提出了SNMTS韧性评估模型。以成渝双城经济圈SNMTS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NMTS多模式一体化网络空间稳定性强,但尚未形成协调发展态势;对SNMTS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影响最大的5个节点均为相依节点。成都东站在三大韧性特征方面受故障的影响均最大,一旦成都东站发生故障,SNMTS韧性值下降到0.188,达到最低;对SNMTS韧性影响最大的10个节点都是相依节点,并且位于成都和重庆的节点占60%。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SNMTS韧性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系统学 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系统 韧性评估 韧性特征 空间网络特性 多层相依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工资溢价--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修岩 武小菲 汲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F0003,147,共16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空间紧凑程度的影响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导致工资折价,而在其他城市导致工资溢价。这意味着中国超大城市仍具有较大集聚空间,而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制约集聚效应发挥。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人口集聚经济 人口加权密度 变异系数 城市工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交数据融合的城市人群移动模式识别——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15
作者 张用川 廛惠蓉 +2 位作者 张玉 亢晓琛 王俊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揭示城市人群移动模式对理解人群移动行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解决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问卷方式存在数据量少、准确性差、实时性不足等问题,该文融合公交刷卡、公交GPS、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刷卡数据,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城... 揭示城市人群移动模式对理解人群移动行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解决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问卷方式存在数据量少、准确性差、实时性不足等问题,该文融合公交刷卡、公交GPS、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刷卡数据,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人群移动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对多源公交数据进行匹配融合,提取公交、地铁联运的城市人群移动OD,再进行稳定居住地和稳定工作地识别,最后以稳定职住地匹配判别出行语义,识别居民通勤、购物、聚餐等社会活动出行模式。利用重庆市中心城区连续1周的公交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①重庆市中心城区人群出行主要集中在工作日,且出行人数随出行频率的增加而降低;②79.34%的人群出行呈现“两点一线”移动模式,呈现三点、四点和多点移动模式的人群出行占比分别为13.03%、5.99%和1.64%。该文方法可以更全面精细地识别城市人群移动模式,有助于城市管理者、规划者了解城市人群移动方向,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群移动模式 公共交通大数据 重庆市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冠层方案和局地气候分区的成都市城市夏季气象场模拟
16
作者 杨陈卉子 张驹 +4 位作者 张洋 孙磊 康雪 夏瑞丰 刘志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分别使用2021年成都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s)下垫面和由MODIS数据生成的传统下垫面,结合单层城市冠层方案(Urban Canopy Model,UCM)及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uild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ization,...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分别使用2021年成都市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s)下垫面和由MODIS数据生成的传统下垫面,结合单层城市冠层方案(Urban Canopy Model,UCM)及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uild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ization,BEP),通过4种组合方案对成都城市夏季气象场进行模拟,利用不同城市LCZ下垫面类型的气象测站资料评估模拟结果。研究发现:温度对于下垫面改变更加敏感,风速对城市冠层方案改变响应更强。采用LCZ下垫面和BEP方案结合的案例在城市的气温和风速日变化上更接近实测,能更好模拟出成都主城区向外温度降低、风速增大的空间分布;BEP方案对于城市冠层的较好描述使其改善了UCM方案模拟的夜间温度偏高、风速偏大的问题,能更准确地预测温度和风速的变化;LCZ下垫面对紧凑低层、开敞中层、开敞低层气温模拟结果有显著优化,且改善了传统下垫面模拟风速偏大的结果,特别是在建筑分布紧凑的地区。这表明LCZ分类对传统下垫面城市划分的空缺有较好补充,并能精确刻画建筑形态特征,增大城市冠层内的粗糙度。LCZ分类的城市下垫面结合WRF中多层城市冠层模式BEP可以明显提高成都市城市夏季气象场的模拟精度,可以为城市气候预测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城市气象 城市冠层模式 局地气候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居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探索
17
作者 邵长专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3期61-65,99,共6页
文章探讨了竹居城市的概念、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竹居城市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融合生态、文化、产业和城市空间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竹居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复... 文章探讨了竹居城市的概念、规划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标准。竹居城市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融合生态、文化、产业和城市空间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竹居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复兴;助力三产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策略包括文化赋能、存量替换和增量添彩3个方面。评价标准包括竹材应用、生态环境、低碳生活、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指标。建设竹居城市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产业进步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具有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居城市 城市建设模式 以竹代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都高龄城市建设模式对我国超大城市借鉴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9,共10页
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超大城市提出了诸多挑战。日本东京是全世界首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00万的超老龄化超大城市,面临着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独居老人比例高、失能与失智老人照护负担重等多重问题。为此,东京... 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超大城市提出了诸多挑战。日本东京是全世界首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00万的超老龄化超大城市,面临着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独居老人比例高、失能与失智老人照护负担重等多重问题。为此,东京都在近十年颁布的《10年后的东京》(2006年)、《2020年的东京》(2011年)、《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展望》(2014年)等城市规划中,连续推出构建"世界领先的超高龄城市模式"的目标,从养护机构、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智能养老模式、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东京都正在推进的高龄城市建设模式的经验得失,对完善我国超大城市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都 高龄城市模式 超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被引量:36
19
作者 崔援民 刘金霞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城市 比较研究 城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边测度的城市扩张模式建模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俞艳 胡珊珊 +1 位作者 童艳 柯圆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1,101,F0003,共6页
为解决城市扩张模式界定方法应用于大数据量时处理过程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该文结合GIS空间分析建模工具ModelBuilder,同时基于公共边测度方法,构建了城市扩张模式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1995-2015年的城市扩张模式。结果表... 为解决城市扩张模式界定方法应用于大数据量时处理过程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该文结合GIS空间分析建模工具ModelBuilder,同时基于公共边测度方法,构建了城市扩张模式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1995-2015年的城市扩张模式。结果表明:1)公共边测度方法在城市扩张模式识别上具有简单而明确的特点,能有效区分城市扩张模式的3种类型:填充式、蔓延式和飞地式。2)基于构建的城市扩张模式模型对城市扩张模式进行识别,可实现空间数据的自动化批量处理,简化了传统复杂的操作流程,在保证城市扩张模式研究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扩张模式研究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边测度 ModelBuilder 城市扩张模式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