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性与适应性:城市棚户区治理中的“单位管理逻辑”与社区抗逆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芦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0-188,256,共10页
20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这并非社区制对单位制的简单代替,而是可用"道家时间性"理解的单位制与社区制互动转换的变迁过程。典型的例证为东北国企宿舍区演变而来的城市棚户区治理问... 20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城市基层治理结构从单位制转向社区制。这并非社区制对单位制的简单代替,而是可用"道家时间性"理解的单位制与社区制互动转换的变迁过程。典型的例证为东北国企宿舍区演变而来的城市棚户区治理问题。其社区少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着过去国企单位管理经验的社区主任群体,在大型矛盾冲突化解、社区动员等方面,沿用以往单位治理逻辑,通过"事件性时间性"和"适应性循环"机制,帮助居民化解各类风险,形成适应变革的"社区抗逆力"。此类从"时间性"出发,研究基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有利于促进贫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从中国独特的单位社会治理角度,拓展社区抗逆力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棚户区 单位体制 社区抗逆力 适应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的改造案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子博 颜玉萍 +1 位作者 石晓平 孙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31,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值的形成机理,试图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增值收益形成与分配的实现过程,为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根据不... 研究目的:基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值的形成机理,试图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土地增值收益形成与分配的实现过程,为构建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根据不同的土地增值形成机理,土地增值收益需要实行差别化的分配机制;(2)现实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忽略了部分主体的贡献和应该"返还社会"的土地增值实际上被少数人垄断的问题;(3)现实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争议是初次分配"涨价归公"的土地增值如何实现"返还社会",和再次分配新产生的土地增值如何实现"返还社会"。研究结论:需要构建一个多方博弈平台,引入合理的谈判机制,通过协商谈判和讨价还价达成各方相对满意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城市棚户区改造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案例分析 多方博弈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与实践——《规划师》·赣州论坛暨《规划师》杂志理事会2015年年会
3
作者 邓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4,共2页
2015年11月20日,由《规划师》杂志社与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规划师》·赣州论坛暨《规划师》杂志理事会2015年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家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院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 2015年11月20日,由《规划师》杂志社与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规划师》·赣州论坛暨《规划师》杂志理事会2015年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家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院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新主持,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廖振龙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规划师》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徐兵代表主办方向与会领导和代表致欢迎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志理事会 改造规划 城市棚户区 城乡规划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 棚户区改造 开发主体 副院长 城中村 体制机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现状、问题及分析
4
作者 李达蔚 《农技服务》 2017年第8期195-195,共1页
城市棚户区的改造是由政府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主要为改造城镇的危旧住房环境,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我国在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但直至目前,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现状入... 城市棚户区的改造是由政府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主要为改造城镇的危旧住房环境,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我国在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但直至目前,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棚户区 改造工作 措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历史街区保护下的棚户区景观改造与更新研究
5
作者 吴佳明 蒋琳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太原市历史悠久,城区中现存多处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同时存在简陋破旧、环境极差的棚户区,棚户区改造时,应注重景观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试图在保护历史建筑和... 太原市历史悠久,城区中现存多处比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同时存在简陋破旧、环境极差的棚户区,棚户区改造时,应注重景观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试图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的前提下,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中棚户区的现状与特点,对城市老城区中棚户区的景观改造更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人们营造生态景观优美、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棚户区 历史建筑保护 景观改造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棚户区改造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探讨
6
作者 吴治玲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8-9,12,共3页
指出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具有土石方工程量大、弃渣数量多、不透水地面面积占比高等特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易产生水土流失,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以南昌市青山湖区高兴安置小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为例,总结分析了水土流... 指出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具有土石方工程量大、弃渣数量多、不透水地面面积占比高等特点,项目建设过程中易产生水土流失,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以南昌市青山湖区高兴安置小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为例,总结分析了水土流失特点,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理念,针对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对弃土的利用和监管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棚户区 改造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生活共同体的空间建构——以包头市北梁棚改新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媛 张志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城市棚户区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建构,也是在棚改新区空间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将离散的低收入居民重新组织起来,实现社区生活共同体空间建构的过程。包头市北梁的棚改实践揭示,增量型居住空间生产和损耗型物理空间衰减的双重作用以及低... 城市棚户区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建构,也是在棚改新区空间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将离散的低收入居民重新组织起来,实现社区生活共同体空间建构的过程。包头市北梁的棚改实践揭示,增量型居住空间生产和损耗型物理空间衰减的双重作用以及低收入者的空间流动是生产集中连片棚户区的致因。政府和资本的介入驱动了北梁棚户区向棚改新区空间生产的转换,建立了具有明显地理空间界限和物质性地缘要素的新物理空间,重构了棚改新区生活共同体的"地域联结"。政府、社区组织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空间再生产,重构了棚改新区生活共同体的"社会联结"。据此,应该加强棚改新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发挥社区组织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整合作用;培育棚改新区居民自治能力,推动社区空间的内生式发展;重视棚改新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避免因贫困的代际传递惯性再次形成与城市主流社会的空间区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城市棚户区 生活共同体 空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