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黄晨熹 王大奔 +1 位作者 邱世昌 蔡敏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低保制度建设的逐步深入,有劳动能力者及其家庭已成为主要的低保群体,如何鼓励他们积极觅职、实现自立是今后完善低保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分析表明,现行的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低保家庭退出救助的因素... 随着低保制度建设的逐步深入,有劳动能力者及其家庭已成为主要的低保群体,如何鼓励他们积极觅职、实现自立是今后完善低保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分析表明,现行的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利于低保家庭退出救助的因素,如低保的替代率、救助标准抵扣和渐退措施、低保附带福利、工作成本以及工作的稳定性等都会影响低保家庭是否会退出低保。本文以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参照国际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就业动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任丹 《社会保障研究》 2009年第5期73-80,共8页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安全网,是社会救助的基础与核心。本文从政府在反贫困中的责任出发,提出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然而,制度的稳定预期却引致了负激励效应,造成这种福利依赖的局面既有救...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安全网,是社会救助的基础与核心。本文从政府在反贫困中的责任出发,提出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然而,制度的稳定预期却引致了负激励效应,造成这种福利依赖的局面既有救助对象求职损益分析的因素,也有政府制度设计缺陷的因素。这种政府单方面的消极救助既无助于受助者脱贫,保障标准的刚性也造成了长期的财政负担,与制度设计初衷背道而驰。由此,政府可考虑转变救助方式,发展积极救助,实现生活救助与就业促进的联动,鼓励救助对象积极觅职、实现自立,这是今后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过程中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福利依赖 求职动机 积极福利 就业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基层实施现状的调查报告——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滩西街居委会为个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1-275,共5页
社会救助制度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也是公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滩西街居委会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城市... 社会救助制度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也是公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滩西街居委会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城市最低保障制度在基层实施的现状。此调查采用集体访谈和入户深入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低保户的生活现状、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针对该社区的特殊情况,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了非低保户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看法及这两个群体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低保户 生活现状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困境分析与政策转型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峻豪 邓大松 黄玉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9-163,共5页
目前,国内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极少从该制度本身着手,深入探讨该制度的缺陷。据此,本文另辟蹊径,将该制度解构为目标层规则(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和执行层规则(前期准入、中期动态管理和后期退出)组成... 目前,国内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中,极少从该制度本身着手,深入探讨该制度的缺陷。据此,本文另辟蹊径,将该制度解构为目标层规则(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和执行层规则(前期准入、中期动态管理和后期退出)组成的二元规则结构,探讨这两个层面规则的演进及协调运行的两个条件:交易费用与产权秩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分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目标扩张—执行成本控制—产权秩序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在该分析框架下,"福利污名"被看作是在"应保尽保"目标下,执行层规则中的公示程序带来的污名效应。但由于公示程序具备降低交易费用与推进形成合理产权秩序的优点,使其难以被其他非污名化的规则取代。而"福利依赖"则被看作在政府交易费用控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运行中低保对象利用其在制度产权秩序中的优势地位,谋取更多利益与利益机会的行为。要避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困境,就应该使该制度在运行中,能够尽量降低交易费用,并达到合理的产权秩序,而这正是该制度的政策转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困境分析 政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19
5
作者 乐章 陈璇 风笑天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48-52,共5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有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界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上 ,大多数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笔者... 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有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界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上 ,大多数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笔者选择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二十余篇 ,以内容分析方法试图进行初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线 城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35
6
作者 洪大用 刘仲翔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其建立经历了一个由点到面、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但目前仍存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解不够 ,资金不能保证 ,宣传不够等问题。由此 ,需要从目标定位、指导性标准、运行模式。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贫困陷阱”研究——目标定位制下的负激励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白维军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基于目标定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制度运行中的负激励效应,家计调查的制度缺陷,以及"进入—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陷入了与救助初衷相悖离的贫困陷阱。改革福利扣减制,实行负所得税制;优化目标定位制,实行分类施保;... 基于目标定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制度运行中的负激励效应,家计调查的制度缺陷,以及"进入—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陷入了与救助初衷相悖离的贫困陷阱。改革福利扣减制,实行负所得税制;优化目标定位制,实行分类施保;实行低保救助的制度与资源整合,是跳出制度性贫困陷阱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标定位 贫困陷阱 负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及与可得: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 被引量:8
8
作者 祝建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0-195,共6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及性与可得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目标定位的几种主要方式出发,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及性与可得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目标定位的几种主要方式出发,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耻辱感、道德风险、管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认为低保制度的可及与可得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制度的设计与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可及性 可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整与转型——地方实践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祝建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9期131-140,共10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至今已经到了制度的拐点,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综视决策模型的假定,在总结各个地方城市的具体制度实践创新基础上,从制度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制度的目标重构以及具体的制度架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至今已经到了制度的拐点,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综视决策模型的假定,在总结各个地方城市的具体制度实践创新基础上,从制度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制度的目标重构以及具体的制度架构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的可能方向,提出了在城市低保制度的基础上重构城市居民生活援助制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制度重构 城市居民生活援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建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q...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从制度的目标重构来说,应是从基本生存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从维持基本生存到促进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理念转型 目标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方法--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1
作者 祝建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4,共9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以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加以调整和变革。要回答城市低保制度为何转型和如何转型的问题,需要对这项制度进行系统地评估。本文从城市低保制度评估与调整的动因出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以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加以调整和变革。要回答城市低保制度为何转型和如何转型的问题,需要对这项制度进行系统地评估。本文从城市低保制度评估与调整的动因出发,阐述了该制度评估的前提假定与方法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的具体分析框架,最后根据分析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评估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看湖北城市居民权利意识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莉红 常晓云 严彩艳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中一项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公民权利意识状况对于立法者建立权利保障制度和相关制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从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湖北省公民权利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来看,湖北省建立自己的社...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中一项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公民权利意识状况对于立法者建立权利保障制度和相关制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从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湖北省公民权利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来看,湖北省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时主要应考虑本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同时应加强对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培养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权利意识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俊刚 袁高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5,共3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低收入群体 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以武汉市武昌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建定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9期140-147,共8页
我国低保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如:缺乏依法管理,低保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低保档案管理混乱;低保资金筹集机制不合理,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与资金动态管理水平低;家庭收入难以确定,低保对象难以甄别,部分居民对低保审批的公正性缺乏信任... 我国低保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如:缺乏依法管理,低保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低保档案管理混乱;低保资金筹集机制不合理,低保金社会化发放与资金动态管理水平低;家庭收入难以确定,低保对象难以甄别,部分居民对低保审批的公正性缺乏信任,低保对象退出机制难以实施。基于以上问题,在低保管理中,应完善低保实施细则,提高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充实低保工作队伍,提高低保工作者业务素质,加强对低保工作者的业绩考核,逐步完善低保档案管理;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明确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的筹资义务,按地区分类制定中央、省、市、区四级的筹资比例;应完善调查与公示制度,完善低保对象退出机制,提高低保对象社会化管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行政管理 资金管理 对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所得税方案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炎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国现行的低保制度的缺陷逐渐地显露出来。而负所得税是解决效率与公平的一种较好方案。运用负所得税方案对其进行改革 ,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所以就需在现存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负所得税方案来改革现行的低保制度。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 中国 失业率 负所得税方案 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 税率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再定位
1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36-236,共1页
林闽钢撰文《城市贫困救助的目标定位问题》指出,针对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承载了过多的救助功能,以及其他救助简单地叠加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上的现象,要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甄别不同的救助对象,采取分类分层施保,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再定位 中国 贫困救助 定位问题 保障对象 救助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妍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 生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贫困人口与现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北京行政学院课题组 尹志刚 +4 位作者 焦永刚 马小红 王雪梅 李宁 曹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本文依据实证调查的数据和资料 ,描述北京城市贫困人口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诸方面 (贫困家庭成年人和后续劳动力的下岗失业与再就业、子女教育、家庭人口结构、伤残病人口等 )遇到的困境 ,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及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 ;... 本文依据实证调查的数据和资料 ,描述北京城市贫困人口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诸方面 (贫困家庭成年人和后续劳动力的下岗失业与再就业、子女教育、家庭人口结构、伤残病人口等 )遇到的困境 ,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及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 ;分析现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居民 贫困状况 致贫原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访正确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轨迹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云峰 王峨峰 《技术经济》 2001年第11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20
作者 景跃军 孙昱淇 李元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8,共8页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与反贫困理念发展相伴随的概念,是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再分配,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以达到真正的脱贫。该制度具有使我国农村最... 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与反贫困理念发展相伴随的概念,是具有发展型社会政策特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再分配,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以达到真正的脱贫。该制度具有使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效益性特征,使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具有抗击贫困风险的内生性特征。同时,该项制度具有持久发展动力的可持续特征。这些特征扩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本文提出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并构建一套体系对我国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度量,可以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 农村发展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