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三角洲城市景观生态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建春
周晓雨
+2 位作者
李慧琳
王玉婷
袁文华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3,共12页
[目的]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生态脆弱区,其景观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系统认知景观风险不仅是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更是有效应对生态风险的关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东营市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胁迫...
[目的]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生态脆弱区,其景观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系统认知景观风险不仅是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更是有效应对生态风险的关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东营市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胁迫度-脆弱度-韧性”的景观生态受损概率评估框架。采用ESDA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从网格尺度探究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平均值为0.15,呈北部东部高、中偏西南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3 175.99亿元,低于当年GDP,经济发展表现为不可持续增长,呈由北部、东部沿海向西南部逐步递减的空间格局。生态受损概率为0.43,呈北部东部高低交错、中偏西南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2)景观生态风险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47。高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东营市北部和东部沿海,占风险区面积的32.48%。3)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主要受社会经济基础和环境区位条件影响。在全市范围内,海岸线距离是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43;在城镇区域,人口密度为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38。[结论]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也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风险管理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风险
黄河三角洲
异质性评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景观格局-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
35
2
作者
刘珍环
张国杰
付凤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95-3302,共8页
城市化对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极大干扰,城市景观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关注,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尚待深化,以促进风险防范决策。研究选取植被碳固定、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与提供和栖息地提供等景观服务改进景观...
城市化对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极大干扰,城市景观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关注,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尚待深化,以促进风险防范决策。研究选取植被碳固定、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与提供和栖息地提供等景观服务改进景观脆弱度的评价方法,以广州市为案例研究区,评价了1990-2015年广州市城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景观格局与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评估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但评价需要关注结果验证和辅助情景分析,方可为景观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2)1990-2015年广州市的景观干扰度先增加后降低,2000年是景观干扰度变化的转折点;25年间,景观脆弱度不断增加,中脆弱度和高脆弱度比例之和维持在60%以上;2000年是景观生态风险的转折点,1990-2000年景观生态风险趋于增大,200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趋向降低;景观干扰度、脆弱度和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分布特征。(3)近2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风险与景观变化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维持低风险的比例为40.74%,基本都分布在北部山区,而维持高风险的比例为6.67%,由低风险向高风险的转变比例为32.28%,由高风险转变为低风险的比例为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格局
景观
服务
城市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城市景观生态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建春
周晓雨
李慧琳
王玉婷
袁文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GL312)。
文摘
[目的]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生态脆弱区,其景观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系统认知景观风险不仅是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更是有效应对生态风险的关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东营市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胁迫度-脆弱度-韧性”的景观生态受损概率评估框架。采用ESDA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从网格尺度探究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平均值为0.15,呈北部东部高、中偏西南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3 175.99亿元,低于当年GDP,经济发展表现为不可持续增长,呈由北部、东部沿海向西南部逐步递减的空间格局。生态受损概率为0.43,呈北部东部高低交错、中偏西南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2)景观生态风险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47。高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东营市北部和东部沿海,占风险区面积的32.48%。3)东营市景观生态风险主要受社会经济基础和环境区位条件影响。在全市范围内,海岸线距离是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43;在城镇区域,人口密度为主导因素,决定度为0.38。[结论]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也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风险管理提供实证支持。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风险
黄河三角洲
异质性评估
影响因素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Yellow River Delta
heterogeneity assessment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景观格局-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
35
2
作者
刘珍环
张国杰
付凤杰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95-33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72)。
文摘
城市化对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极大干扰,城市景观变化引起的生态风险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关注,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尚待深化,以促进风险防范决策。研究选取植被碳固定、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与提供和栖息地提供等景观服务改进景观脆弱度的评价方法,以广州市为案例研究区,评价了1990-2015年广州市城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景观格局与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评估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但评价需要关注结果验证和辅助情景分析,方可为景观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2)1990-2015年广州市的景观干扰度先增加后降低,2000年是景观干扰度变化的转折点;25年间,景观脆弱度不断增加,中脆弱度和高脆弱度比例之和维持在60%以上;2000年是景观生态风险的转折点,1990-2000年景观生态风险趋于增大,2000-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趋向降低;景观干扰度、脆弱度和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分布特征。(3)近25年,广州市景观生态风险与景观变化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维持低风险的比例为40.74%,基本都分布在北部山区,而维持高风险的比例为6.67%,由低风险向高风险的转变比例为32.28%,由高风险转变为低风险的比例为20.31%。
关键词
景观
格局
景观
服务
城市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变化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services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spatiotemporal changes
分类号
P90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三角洲城市景观生态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
李建春
周晓雨
李慧琳
王玉婷
袁文华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景观格局-服务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刘珍环
张国杰
付凤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