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新陈代谢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璩路路 师学义 刘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9-284,共6页
城市新陈代谢注重分析城市物质、能量和货币的流动过程,这为探讨不同职能城市的城市代谢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探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新陈代谢特点和变化规律,分别以山西省省会资源型城市太原市和传统资源型城市晋城市为例,基于太原... 城市新陈代谢注重分析城市物质、能量和货币的流动过程,这为探讨不同职能城市的城市代谢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探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新陈代谢特点和变化规律,分别以山西省省会资源型城市太原市和传统资源型城市晋城市为例,基于太原市和晋城市2007—2014年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8项反映城市新陈代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新陈代谢系统能值结构、能值使用强度、能值环境压力和新陈代谢产出效率4个方面,对太原市和晋城市2007—2014年城市新陈代谢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4年,总体上,太原市的城市新陈代谢系统能值结构优于晋城市,晋城市的能值使用强度高于太原市,晋城市的能值环境压力大于太原市,太原市的新陈代谢产出效率高于晋城市。通过对比分析后对提高太原市和晋城市的城市新陈代谢过程提出了建议,为创造性地解决山西省新陈代谢资源与生态风险问题奠定基础,进而为城市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陈代谢 能值理论 代谢特征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扩展的城市代谢框架来设想未来的能源景观 被引量:2
2
作者 凯斯·劳科曼 刘峥 《风景园林》 2016年第11期54-71,共18页
气候变化与资源枯竭一块正在促发一场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这一转变通过重新配置地方和区域资源流动以及相应的废物管理系统,来为创造多功能性能源景观提供机会。为此,本人通过引入"城市新陈代谢"和"修复性设... 气候变化与资源枯竭一块正在促发一场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这一转变通过重新配置地方和区域资源流动以及相应的废物管理系统,来为创造多功能性能源景观提供机会。为此,本人通过引入"城市新陈代谢"和"修复性设计"两个框架来阐明一种能源景观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具有多重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循环代谢流动。本文将随后讨论一个当代设计项目,以举例说明设计未来能源景观需要在地方和区域尺度之间、在提供近期和长期解决方案之间、在操纵资源流动与其相关物理景观之间、在解决社会和生态需求之间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景观 城市新陈代谢 再生设计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环境史学家乔尔·塔尔的城市环境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乔尔.塔尔(Joel A.Tarr)是美国城市环境史的开拓者和最杰出的研究者。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交通与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及各类城市污染,擅长使用历史视角考察和"技术"与"决策"框架进行分析。他较早... 乔尔.塔尔(Joel A.Tarr)是美国城市环境史的开拓者和最杰出的研究者。他的研究主要包括交通与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及各类城市污染,擅长使用历史视角考察和"技术"与"决策"框架进行分析。他较早归纳和提出了城市环境史的定义、研究维度、研究模式以及学科价值取向,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了该领域的成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史 历史视角 技术 决策 城市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智能技术集成规划——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雪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2,共6页
针对现阶段规划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新陈代谢系统存在的知识与信息不完整、跨部门信息孤岛等问题,研究运用基于城市新陈代谢理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分区总体规划层面的生态智能技术集成规划框架。该规划框架由城市新... 针对现阶段规划中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新陈代谢系统存在的知识与信息不完整、跨部门信息孤岛等问题,研究运用基于城市新陈代谢理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分区总体规划层面的生态智能技术集成规划框架。该规划框架由城市新陈代谢子系统界定、生态智能目标与指标设定、生态模拟与规划应对及智能集成系统规划4个部分构成。生态智能技术集成规划框架被应用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中,研究从生态智能目标与指标设定、噪声模拟与控制、生态网络构建、能源规划、智能交通规划和智能集成系统规划6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能技术集成规划 城市新陈代谢 物质流分析方法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