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rkov-PLUS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模拟及碳排放响应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田一豆 赵先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2,共14页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长沙、株洲、湘潭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因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用地变化和碳排放最为剧烈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 在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长沙、株洲、湘潭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因此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用地变化和碳排放最为剧烈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rkov-PLUS耦合模型和碳排放响应模型,模拟了自然状态发展情景、耕地保护发展情景、生态保护发展情景和绿色低碳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及碳排放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2000—2020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呈现阶段性的波动增长趋势,耕地和林地是其主要来源,扩张强度在2010—2015年最大,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中心区域;碳排放量呈现倒“V”型曲线,可以划分为碳排放量快速上升阶段(2000—2005年)和碳排放量下降阶段(2005—2020年),以2010年为节点,下降幅度先增加后减缓;二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整体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减少)碳排放随之增加(减少)的较强扩张与较高排放模式。②Markov-PLUS模拟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在自然状态发展情景下扩张面积最大(235.9503km^(2)),在生态保护发展情景下扩张面积最小(200.6354km^(2));绿色低碳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所占用的生态碳汇面积相对较少(169.78km^(2)),占未利用地相比其他情景较多(1.20km^(2)),扩张分布较为合理,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和碳排放压力较小,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碳排放响应结果显示,在不同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各区县的碳排放对建设用地扩张均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综合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响应结果,绿色低碳发展情景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的较优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建设用地扩张 碳排放响应 长株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迎英 张刘臻 +4 位作者 甄延临 张从果 董佳琦 卢学鹤 张秀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和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模拟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汇通量,进而评估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新增耕地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 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和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模拟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汇通量,进而评估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新增耕地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林地、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承担碳汇功能,总碳汇平均值为4439.56±3257.83 kg C hm^(-2)·a^(-1),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②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建设用地13702.09 km^(2),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损失8.21 Tg C,若不考虑碳汇的空间异质性,则碳汇损失7.87 Tg C;③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耕地1236.58 km^(2)(27.42%和25.85%转入源分别为林地和草地),导致碳汇增加0.28 Tg C;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且其碳汇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保护政策降低了建设用地扩张引起的碳汇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建设用地扩张 耕地保护 长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基于PSR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1 位作者 卢新海 李玉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3,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 组态影响 PSR机理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研究——基于中国1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考察 被引量:31
4
作者 舒帮荣 李永乐 +2 位作者 曲艺 雍新琴 李鑫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2,共7页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可为差别化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已有城市职能分类,选择全国1999—2011年137个地级以上城市样本,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可为差别化调控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提供决策支持。基于已有城市职能分类,选择全国1999—2011年137个地级以上城市样本,采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差异。结果显示:①区域综合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快,但其人均城市用地最小,第二产业Ⅱ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城市用地扩张弹性系数及人均用地均为最高,而资源型城市人均用地、城市用地增长率、市均扩张速度及弹性系数均为最低。②城市非农人口、经济增长及人均绿地是影响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一般因素,且前者最为重要,后两者的重要性排序在两类第二产业城市相同,而在其他职能城市有差异;特殊因素中,固定资产投资对资源型城市外的其他职能城市均有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仅对资源型城市有影响,二者影响力均较小,职工平均工资仅对第二产业Ⅱ及文化旅游城市有影响,且为文化旅游城市的第二重要性因素。研究表明,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各异,且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组合及各因素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为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扩张,需要针对不同职能城市制定差别化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市职能 驱动力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区城市建成区景观结构特征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曾辉 蒋峰 李书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31-1937,共7页
利用南昌地区 1988~ 2 0 0 0年期间的 4景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图和叠图代数计算方法 ,分两个比较时段 (1988~ 1991年及1998~ 2 0 0 0年 )研究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建成区景观格局特征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边缘非城镇像元的邻域... 利用南昌地区 1988~ 2 0 0 0年期间的 4景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图和叠图代数计算方法 ,分两个比较时段 (1988~ 1991年及1998~ 2 0 0 0年 )研究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建成区景观格局特征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边缘非城镇像元的邻域特征、非城镇像元与最近建成区像元的距离以及建成区斑块的规模对边缘及全区非城镇像元向建设用地转化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非城镇边缘像元的邻域水平与其向建设用地转化比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阶直线方程加以表述 ;非城镇像元与最近建成区像元之间的距离对转化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 ,建成区斑块规模的对数与周围非城镇像元向建设用地转化比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项式方程进行拟合。尽管两个比较时段之间的城市化程度差异明显 ,但拟合方程的类型保持一致 ,表明建成区格局特征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影响是一种机制性的联系。最后探讨了将上述相关关系引入城市化景观动态模拟研究中的可能性以及在具体变量赋值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建设用地 建成区 邻域特征 扩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8
6
作者 梅昀 邓胜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638、0.0251、0.0511,人口增长分别为0...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638、0.0251、0.0511,人口增长分别为0.3149、0.1535、0.5317,城市化进程分别为0.4400、0.0365、0.5236;(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主要驱动商住工用地扩张,城市化则侧重公共用地。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怡君 刘小波 +1 位作者 于晓凤 周宝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8-252,共5页
通过收集和处理1998—2013年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16年间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构建不同建设用地类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重庆市城... 通过收集和处理1998—2013年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16年间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构建不同建设用地类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总量逐年上升,城市用地和建制镇用地比例呈增长趋势,其他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呈下降趋势;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呈波动增长趋势,近年来碳排放强度增长速度快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2)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曲线拐点位于建设用地总量比例为2.78%的临界处;城市用地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拐点位于0.474%的临界处;建制镇用地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拐点位于0.646%的临界处;农村居民点用地、其他建设用地与碳排放强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 建设用地扩张 碳排放 库兹涅茨曲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永民 吕萍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29,共3页
城镇住宅投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共识,但对该命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支持还较为有限。文章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以城镇住宅投资占地区GDP的比重来检验城镇住宅投资与城市建设... 城镇住宅投资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一个共识,但对该命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支持还较为有限。文章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以城镇住宅投资占地区GDP的比重来检验城镇住宅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住宅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仅次于人口规模,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有正向作用但统计不显著;而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表明,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因而在政策制定层面,要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采取差异化政策,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镇住宅投资 省际面板数据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效率关系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毛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5,共7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土地代价过高表明,需要考察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跨期响应,动态地评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绩效。基于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效率的互动机制,采用面板VAR模型,动态地评估了中国省际层面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中国经济发展的土地代价过高表明,需要考察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跨期响应,动态地评估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绩效。基于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效率的互动机制,采用面板VAR模型,动态地评估了中国省际层面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效率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会抑制经济增长效率,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效率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不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取决于自身的完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其并无显著影响。应重视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并增加经济增长效率在官员考核指标中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面板VAR模型 经济增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监管系统设计开发
10
作者 毕飞超 王志杰 +1 位作者 王庆 王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实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的早发现、早纠正的难题,解决新增建设用地监管工作的现实迫切需要和政府行业管理的技术需求,对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WebGI... 为了克服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实现土地利用违法现象的早发现、早纠正的难题,解决新增建设用地监管工作的现实迫切需要和政府行业管理的技术需求,对承接产业转移新增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WebGIS技术,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监管系统,实现新增建设用地的动态监管,为遏制非法占用土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管 新增建设用地 系统开发 皖江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对比——以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颖诗 冯艳芬 +2 位作者 郭冠华 王芳 蔡世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与方向,掌握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机制,选择中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17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借助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城市扩张差异指数和... 为了进一步把握当前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与方向,掌握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机制,选择中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京津冀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17年的建设用地数据,借助城市扩张速率、城市扩张强度、城市扩张差异指数和景观扩张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近30年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并结合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而粤港澳大湾区则进入城市扩张的成熟期,且大湾区内部的发展速度要优于京津冀城市群:(1)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用地的增加面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3倍多,但其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均小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即扩张进程总体上慢于粤港澳大湾区。(2)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和扩张强度在1988—2007年间均明显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但从2008年开始均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且差距不断扩大;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呈多中心环状放射性扩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用地则由点状扩张转为面状发展。(3)两大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南部、东北部、中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于西岸的。(4)两大城市群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均以边缘式扩张和填充式扩张为主,飞地式扩张的数量占比逐渐降低,扩张格局不断从扩散走向集聚,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水平更高。(5)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而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建设用地 时空特征 京津冀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辽中南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任晓燕 何艳芬 王宗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以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为发达的辽中南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辽中南城市群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1942.07 km^2,增长了30.52%,其中64.68%的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于... 以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为发达的辽中南城市群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辽中南城市群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1942.07 km^2,增长了30.52%,其中64.68%的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于对耕地的侵占;城市间建设用地扩张差异明显,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表明辽中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经历了先加速后减速的波动扩张过程,扩张占用的耕地面积先升高后下降,占用耕地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辽中南城市群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79.76%的流失耕地转向了建设用地。虽然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目前耕地面积的减少对辽中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但部分城市因建设占用耕地已经引致粮食减产,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南城市 建设用地扩张 占用耕地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格局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鹏超 杨永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98-105,共8页
为了解深化改革时期郑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保障城市用地合理扩张,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多种模型方法分析了1990~2016年间郑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00年以前郑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 为了解深化改革时期郑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保障城市用地合理扩张,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多种模型方法分析了1990~2016年间郑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00年以前郑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率和贡献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2000年以后处于快速扩张时期,扩张速率先上升后下降,扩张贡献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城市空间形态趋于简单但稳定性逐渐减弱。(2)城市空间扩张由蔓延式向跳跃式转变,呈明显的圈层格局;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距离市中心6~18 km处;扩张方向主要集中在东、西、南3个方向,城市重心向东转移888.2 m。(3) 2026年城市建设用地Logistic预测值为755 km2,结果较为可靠。(4)研究期内,市场经济的作用力呈现下降趋势,政策制度、全球化、社会发展和交通区位的作用力呈现上升趋势。最后提出合理行政干预、健全市场机制、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建设用地 时空演变 驱动力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 a松嫩平原建设用地及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承航 张文春 +1 位作者 刘强 林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为探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75-2018年松嫩平原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动态度和紧凑度研究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运用重心迁移方法分析松嫩平原整体演变趋势;结合位序规模法则和空间象限叠置方法探究典型城市建... 为探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75-2018年松嫩平原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动态度和紧凑度研究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运用重心迁移方法分析松嫩平原整体演变趋势;结合位序规模法则和空间象限叠置方法探究典型城市建成区扩张联系及扩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间松嫩平原建设用地面积扩张7188.802 km^(2),动态度增加0.641%,紧凑度上涨0.037;建设用地扩张呈现以东部为主的空间格局,整体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北方向36.903°处迁移44156.382 m.选取的7个城市建成区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张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呈现为连片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特征 松嫩平原 建设用地 城市建成区 扩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卢奂 王睿飏 范今朝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4,111,共10页
基于杭州市1914—2018年间6期近代地图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数字化的近代地图,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式对CORONA、LandsatTM和OLI影像进行分类并提取建设用地数据,计算扩张速度、重心变化、景观格局指数和增长类型,分析建设用地... 基于杭州市1914—2018年间6期近代地图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数字化的近代地图,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式对CORONA、LandsatTM和OLI影像进行分类并提取建设用地数据,计算扩张速度、重心变化、景观格局指数和增长类型,分析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与扩张模式。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扩张过程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2)杭州城市重心经历了“北—西北—北—东南—南”的变化过程,由向单一方向扩张转变为多方向均衡发展的态势。(3)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基本符合“扩散—融合”假说;城市核心区呈现蛙跳增长、填充增长、边缘增长依次主导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边缘增长始终占相对重要地位的特征。(4)通过近代地图与遥感影像的集成分析,为长时间尺度的城市研究提供了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城市扩张 增长类型 景观格局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化发展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萌 于伟宣 +3 位作者 罗可雨 董赛云 张中浩 肖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同步性整体上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人口-经济-社会城市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上海-杭州湾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侪效应: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英 孙卫东 陈志刚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地方政府竞争是理解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机制的关键,对于推进城市理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及其产生的"同侪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理论影响,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 地方政府竞争是理解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机制的关键,对于推进城市理性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不同层级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及其产生的"同侪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理论影响,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4个省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省级区域及其内部两个层面分别验证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同侪效应:一方面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会加剧地方政府"左顾右盼"式竞争,从而导致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另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位次排名亦会加大地方政府的政绩压力,从而引致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此外,地方政府竞争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同侪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论文最后从完善相关政策机制和引导地方政府理性竞争的角度,提出了有助于城市建设用地有序扩张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侪效应 地方政府竞争 城市土地 建设用地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乐市生态环境变化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响应 被引量:17
18
作者 约日古丽卡斯木 孜比布拉.司马义 +1 位作者 王蕾 肖合来提.巴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259,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以城市生态恶化为表现形式的"城市病"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因此,及时、准确、快速地探究生态环境演变对城市扩张的响应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以城市生态恶化为表现形式的"城市病"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因此,及时、准确、快速地探究生态环境演变对城市扩张的响应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分析博乐市2000―2016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通过引入城市扩张强度、重心位移模型等方法,对博乐市城市空间扩张强度与形态进行分析,揭示城市生态环境变化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响应。结果表明:1)RSEI不仅适用于城市主城区的环境监测而且以行政边界为界限的整个城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中同样可行;2)2000―2016年间博乐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即RSEI均值从2000―2011年下降4.97%;从2011―2016年下降15.4%;3)生态环境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老城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外围地区,沿博尔塔拉河两岸带状分布;4)城市扩张的区域与RSEI评价结果显示的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区域基本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环境 建设用地 城市扩张 RSEI 博乐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符彦 王剑辉 张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115,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增加,同时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减少、城市热岛等城市问题。本文综合利用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2011和2013年遥感数据,通过建立城市扩张强度指数,运用统计分析、空间聚类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增加,同时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减少、城市热岛等城市问题。本文综合利用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2011和2013年遥感数据,通过建立城市扩张强度指数,运用统计分析、空间聚类等方法,确定了顺德区建设用地在过去4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8%,其中新城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4%;此外还发现主城区的扩展模式主要为填充式扩展,其中大良街道和勒流街道主要为工业园区的扩展,伦教街道主要为中央公园的扩展,容桂街道主要为物流园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时空演变 地理国情 GI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力娜 訾丰娇 +2 位作者 姜广辉 赵艳霞 王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35-1650,共16页
掌握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是控制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前提。研究选取辽宁省不同方位的4个城市(沈阳、大连、丹东、朝阳)作为典型案例城市,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建设用地占比、扩张强度指数、... 掌握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是控制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前提。研究选取辽宁省不同方位的4个城市(沈阳、大连、丹东、朝阳)作为典型案例城市,基于1990、2000、2010、2020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建设用地占比、扩张强度指数、扩张强度差异指数、公共边测度法等方法对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张差异明显,1990—2020年,建设用地总体占比由4.74%迅速增至11.58%;1990—2020年,扩张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沈阳、大连、丹东和朝阳,其中,大连一直处于高速扩张状态,沈阳和丹东在第一时期为低速扩张,在第二、第三时期转为高速扩张,朝阳由低速扩张转至高速扩张,又转为中速扩张;1990—2020年,沈阳、朝阳及丹东城市扩张差异逐渐减小,大连城市扩张差异增大;4个城市3种扩张模式并存,整体上主要以蔓延式扩张为主,飞地式次之,填充式面积较小。城市发展主要呈现四周扩散的蔓延式发展,但城市间由于自身发展需求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扩张强度 扩张模式 城市空间演变 时空分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