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工业园区文化导向的更新研究——以上海红坊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转型 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 城市政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政体论:理论阐释、评价与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海军 黄徐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6,共6页
城市政体理论是城市政治学中居于支配性地位的研究范式,它研究的是城市空间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互动关系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的公私合作关系网络和治理联盟,即城市政体。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对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体,不同的政体旨... 城市政体理论是城市政治学中居于支配性地位的研究范式,它研究的是城市空间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互动关系基础上形成的非正式的公私合作关系网络和治理联盟,即城市政体。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对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政体,不同的政体旨在实现不同的目标,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治理。城市政体理论的兴起标志着美国城市政治学发展所经历的一个特定理论阶段和特殊理论范式,但由于其自身的解释局限,最终将逐渐被城市治理理论所替代。不过,城市政体理论对于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政治研究和地方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城市政治学 城市治理 快速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城市家长对治理择校的态度差异及其政策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晓东 苏德钰洁 李达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3,共8页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运用城市政体理论对这种差异进行政策解读,发现两个对治理城市择校有针对性的结论,一是在城市的择校问题面前,政策目标的唯一性会降低社会合作博弈的空间,政策难以避免前后"摆动"的状态;二是供给体制多样化会分化利益对立性,应该给予地方政府在公立和市场之间进行复杂的制度安排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政体理论 大中城市 政策摇摆性 招生政策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府作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缪磊磊 邹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2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西方城市政体理论,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发展变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种作用力,着力于从城市发展政策、政府作用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 政府作用 广州市 城市政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视角下的新城建设空间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5
作者 魏昱昊 于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城建设在增长主义导向下呈现粗放扩张的特点,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做优增量的转型期,政府亟待厘清新城空间的发展机制,从而转变新城建设的治理方式。基于城市政体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分析,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为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城建设在增长主义导向下呈现粗放扩张的特点,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做优增量的转型期,政府亟待厘清新城空间的发展机制,从而转变新城建设的治理方式。基于城市政体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分析,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为研究对象,划分其3个建设阶段,研究各阶段的开发模式及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各阶段的空间发展机制。指出政府、市场和社会间的关系变化影响着新城的空间建设,应该构建“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治理结构,建设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新城,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转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新城建设 空间发展模式与机制 城市政体理论 南京河西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