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调理剂对城市搬迁地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若男 徐冰 +1 位作者 梁晶 伍海兵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土壤的质量是决定城市园林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解调理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典型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调理剂、不同施用方法及不同时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调理剂后,在一段时间内各调理剂均可... 土壤的质量是决定城市园林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解调理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典型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调理剂、不同施用方法及不同时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调理剂后,在一段时间内各调理剂均可有效降低搬迁地土壤pH、增加土壤EC值,而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趋势,其中Fe-S处理降低最明显。各处理对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有一定降低,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入渗率、最大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其中M-S处理效果相对其他处理较差;各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数有所降低,其中Fe-I处理相对其他处理较差。尽管调理剂对搬迁地土壤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对土壤物理性质改善不明显,因此,建议调理剂与有机改良材料混合使用,以达到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果,满足搬迁地绿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土壤调理剂 城市搬迁地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搬迁地适生绿化树种生长模型构建——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冬梅 林奕成 +3 位作者 张浪 常晨 李明胜 张标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通过对上海市全域313个绿地微样地连续3年的立地和林分进行监测,结合江、浙、沪3000余块固定样地清查数据和上海市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了基于城市搬迁地的21种绿化适生树种的生长模型。同时,以上海世博园典型城市搬迁地绿化为例... 通过对上海市全域313个绿地微样地连续3年的立地和林分进行监测,结合江、浙、沪3000余块固定样地清查数据和上海市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了基于城市搬迁地的21种绿化适生树种的生长模型。同时,以上海世博园典型城市搬迁地绿化为例,对其适生树种生长模型进行了校正,结果证明该生长模型能实现对上海地区城市搬迁地适生绿化树种的生长进行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搬迁地 适生绿化树种 生长模型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公园绿地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仲启铖 张浪 张桂莲 《园林》 2021年第10期2-10,共9页
基于城市搬迁地开展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是解决城市高密区可用绿化空间不足的重要途径。构建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园林绿化项目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在公园建成后第8年(2018年),从环境、社会、经济和景观4个方面对该场地尺度... 基于城市搬迁地开展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是解决城市高密区可用绿化空间不足的重要途径。构建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园林绿化项目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在公园建成后第8年(2018年),从环境、社会、经济和景观4个方面对该场地尺度绿化项目产生的多重效益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世博公园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土壤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的色彩与季相方面的单项效益较为突出;在水文调控、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休闲游憩和可达性方面的单项效益仍具一定提升空间。世博公园的综合效益指数为70.98,评估结果为良,反映出这一基于城市搬迁地建设的公园绿地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基本达到项目规划设计的预期效果。其中,评价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景观效益(94.62)、环境效益(73.23)、社会效益(60.00)、经济效益(39.60)。研究可为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成效评估提供借鉴,用于针对性地优化其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从而促进此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搬迁地 公园绿地 综合效益评价 世博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搬迁地土壤酸碱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想 徐冰 梁晶 《园林》 2021年第12期24-31,共8页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 城市土壤pH值普遍偏高,已成为限制城市绿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土壤酸碱缓冲性能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和调控土壤pH值变化的定量依据。以城市搬迁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静置时间、土壤类型和有机、无机改良材料对土壤缓冲性能的影响。通过酸碱滴定法绘制酸碱性能缓冲曲线,使用线性方程拟合计算样品酸碱缓冲容量。结果表明:土壤震荡混匀后的静置时间会显著影响土壤缓冲容量;灰潮土缓冲容量大于红壤和黄棕壤;无机材料改良后,灰潮土缓冲容量显著提高;湿垃圾沼渣堆肥缓冲容量大于草炭和绿化废弃物堆肥。湿垃圾沼渣堆肥可有效提高灰潮土缓冲容量,添加适宜比例为30%。研究可为城市搬迁地土壤的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搬迁地 灰潮土 湿垃圾沼渣堆肥 酸碱缓冲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评价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谭俊涛 刘文新 +1 位作者 张平宇 李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自2014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如何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效果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概述我国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相关政策及实施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搬迁改造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吉林省城... 自2014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如何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效果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概述我国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相关政策及实施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搬迁改造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吉林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老工业区搬迂改造评价包括实施过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内容。老工业区搬迂改造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对工业企业搬迂改造、新产业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及相关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评价,采用预期产出法分析老工业区发展目标的实现状况。选取预期产出影响评价、综合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和问卷调查4种方法,从搬迂改造的影响、差异性、效率和居民满意度对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对吉林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行初步评价,发现搬迁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部分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仍未按照规划目标及时完成,最后提出了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老工业区 城市搬迁改造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