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洪涝适应性的城市弹性景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宋菊芳 李星仪 刘学军 《园林》 2019年第10期2-6,共5页
近年来,城市的洪涝灾害日益严重,如何通过景观途径来缓解洪涝灾害,已成为目前业界热议的话题。2010年弹性景观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景观规划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在对基于洪涝适应性的弹性景观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国内外基于... 近年来,城市的洪涝灾害日益严重,如何通过景观途径来缓解洪涝灾害,已成为目前业界热议的话题。2010年弹性景观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景观规划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在对基于洪涝适应性的弹性景观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国内外基于洪涝适应性的弹性景观的规划经验,探索与归纳了面对洪涝时弹性景观的三种适应模式,并根据这三种模式提出了基于洪涝适应性的弹性景观的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城市弹性景观 洪涝适应 适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探究
2
作者 陈婷 崔庆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77-179,共3页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城市水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弹性城市理念提倡通过灵活、多功能的基础设施设计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探讨了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包...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城市水管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弹性城市理念提倡通过灵活、多功能的基础设施设计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探讨了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海绵系统设计,包括系统设计框架、各种绿地和水体设施的配置、雨水管理设施的应用及可持续材料的使用,特别强调自然调节与人工控制的整合方法,以及如何在景观美学与生态服务之间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理念 城市公园 海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娜 向辉 +1 位作者 叶强 朱修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50,共5页
以'社会、经济、城市体系与服务、城市管治'为框架,构建弹性城市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统计,获得指标因子群,将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统计制度的指标剔除.通过频度分析,进行指标同类合并,并利用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指标... 以'社会、经济、城市体系与服务、城市管治'为框架,构建弹性城市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统计,获得指标因子群,将明显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统计制度的指标剔除.通过频度分析,进行指标同类合并,并利用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进行指标的评选,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这些指标按照其关联和隶属关系构建成4个准则层、多个领域和因子层的三级层次结构,通过专家打分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两两打分,最终得出各级指标的排序权重,为弹性城市的实证评价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 被引量:92
4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遵循这一逻辑思路,从脆弱性分析与评价、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城市管治和弹性行动策略4个维度构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概念框架。最后,对未来弹性城市规划的关注重点和我国弹性城市规划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脆弱性 恢复力 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理论演化述评:概念、脉络与趋势 被引量:53
5
作者 欧阳虹彬 叶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42,共9页
弹性城市正成为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其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使其理论核心"弹性"的概念纷繁芜杂,给理解带来困扰。运用文献法对弹性概念演化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其在研究范围、核心属性、关键指标等内涵特征上的差... 弹性城市正成为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其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使其理论核心"弹性"的概念纷繁芜杂,给理解带来困扰。运用文献法对弹性概念演化进行系统研究,依据其在研究范围、核心属性、关键指标等内涵特征上的差异,发现其经历工程弹性、生态弹性、社会-生态弹性等三个发展阶段,基于不同阶段的概念内涵形成相应发展脉络,由此形成以概念内涵演化线索为树干、以基于概念形成的研究脉络为树枝的"树"状弹性城市理论体系。指出该理论之树未来发展趋势将以文脉弹性概念为核心,立足于城市文脉系统,强调整体的可变性属性,以适宜创新性为关键指标,来深化理论体系、促进弹性城市理论走向实践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工程弹性 生态弹性 社会-生态弹性 文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弹性城市:实现防洪长期战略规划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位 于一平 《风景园林》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随着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可能性的增加,世界各国近年来开展了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研究。采取文献回顾和实例分析方法,从讨论"弹性城市"概念入手,回顾了英国城市防灾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防洪管理部门和体系。在解析了英国"国... 随着城市发生各类灾害可能性的增加,世界各国近年来开展了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研究。采取文献回顾和实例分析方法,从讨论"弹性城市"概念入手,回顾了英国城市防灾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防洪管理部门和体系。在解析了英国"国家安全策略"后,以伦敦泰晤士河口百年防洪规划为例,讨论了建设弹性城市的4个阶段:(1)明确潜在灾害;(2)设立弹性目标;(3)实施项目以达到目标;(4)定期评估并更新目标和实施新的项目。基于英国成功的防洪规划经验,最后建议我国建立长期防洪弹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弹性城市 防洪规划 洪灾区域 城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弹性城市和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丹 华晨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给城市带来很多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工作范畴。文章的目的是回顾和审视现有的气候弹性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城市气候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给城市带来很多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工作范畴。文章的目的是回顾和审视现有的气候弹性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城市气候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其次,论述了气候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指出规划和建设气候弹性城市是中国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最后,从理论研究和行动计划两方面对气候弹性城市和规划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弹性城市 城市规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目标下的绵阳市朝阳片区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谭文勇 孙艳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1期91-96,共6页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通常会出现自然和社会灾害,在危机来临时如何保持自身发展的活力,是现代城市设计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绵阳市朝阳片区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规划采用弹性城市设计理论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文章首先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通常会出现自然和社会灾害,在危机来临时如何保持自身发展的活力,是现代城市设计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绵阳市朝阳片区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这些问题,因此规划采用弹性城市设计理论对其进行了改造设计。文章首先简述了国外弹性城市研究的四个领域;其次,从朝阳片区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弹性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和潜力;最后,根据弹性城市相关理论,拟定朝阳片区弹性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框架,用于指导其更新改造设计。文章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和工程四个方面探讨了朝阳片区弹性城市设计的相关策略,即维护生态系统完整、优化片区产业结构、完善防灾功能配置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发现弹性城市理论能够较好地引导旧城更新改造设计,从而实现安全与稳定的弹性城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朝阳片区 更新改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化:中国转型期农民工反贫困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13
9
作者 廖桂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比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回复性的流动模式,亦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 本文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比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回复性的流动模式,亦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限制与农村低收入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农民工成为新型城市贫困主要群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农民工 反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研究进展:概念维度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5,共9页
如今,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城市威胁。因此,城市必须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预测和减少相关的后果和危险。增强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制度领域的弹性日益引起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的注意。目前,弹性城市... 如今,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城市威胁。因此,城市必须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反应,以预测和减少相关的后果和危险。增强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制度领域的弹性日益引起研究人员和地方政府的注意。目前,弹性城市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有必要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演化框架,进行梳理和明晰。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了弹性城市的概念与演化历程,提出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和转化力是弹性城市的四大基础支柱,继而从经济、物理、自然、社会和制度五个维度分析了弹性城市的内涵特征。最后,对弹性城市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虽然目前已有不同尺度和不同领域的弹性城市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但仍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这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机遇,未来弹性城市研究的主要在于如何设计、实施和监测城市弹性的工具,并据此采取提高城市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概念维度 应用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城市理念的厦门本岛道路绿地抗风建设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芸 刘丽丽 《风景园林》 2018年第6期35-40,共6页
2016年台风"莫兰蒂"导致厦门遭受重创,尤其是给厦门园林绿化造成毁灭性打击,90%以上的行道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同时受灾后城市主干道普遍因倒伏的绿化树木而受阻,造成城市整体交通短时间内瘫痪,影响城市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 2016年台风"莫兰蒂"导致厦门遭受重创,尤其是给厦门园林绿化造成毁灭性打击,90%以上的行道树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同时受灾后城市主干道普遍因倒伏的绿化树木而受阻,造成城市整体交通短时间内瘫痪,影响城市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因此,本文基于现场调研,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绿地的受灾状况,立足城市道路救灾功能的视角,尝试从弹性城市理念出发,针对救灾通道网络确立、道路绿化带植物布局2个不同层面,提出今后厦门道路绿地抗风建设对策,以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抗风救灾 城市道路 绿地建设 厦门本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城市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瑜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46-48,共3页
演化经济地理学作为研究城市经济弹性的新兴方式,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及的优点。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浙江温州企业的经济弹性展开调研,以企业最近五年内治理结构、主营业... 演化经济地理学作为研究城市经济弹性的新兴方式,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其他方法所不及的优点。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浙江温州企业的经济弹性展开调研,以企业最近五年内治理结构、主营业务和盈利方式为测度,研究了路径依赖、锁定效应和惯例创新三个城市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微观方面提升城市经济弹性的三个主要路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弹性 演化经济地理学 惯例 锁定效应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地级市就业弹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野 李平 《西部论坛》 2014年第2期43-54,共12页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各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普遍较高;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在绝对数值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在增速上与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替代关系;较大规模城市的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民营与外资经济发展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就业弹性 城市规模 城市就业吸纳能力 城市劳动生产率 城市就业结构 城市产业结构 工业化阶段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化与农民工反贫困: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桂蓉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支持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但在中国人口整体规模过大情况下,完全实行人口自由流动或迫使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结果只能是贫困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和聚集。较现... 主流观点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不在农村而在城市,支持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但在中国人口整体规模过大情况下,完全实行人口自由流动或迫使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结果只能是贫困人口向城市的搬迁和聚集。较现实的方式是:长期稳定和完善中国农民自己创造的城乡间往返流动模式,即弹性城市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有效地平衡了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限制与农村低收入之间的矛盾,降低城市严重贫困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过密化 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视角浅谈弹性城市
15
作者 吴巍 王曼 《现代园艺》 2017年第4期171-172,共2页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的背景当中,面临这个大的环境,城市自身长期发展以及对于抵御外界的能力降低,城市在越来越强大的进程中,也越来越脆弱,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致使人们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关键词 生态 工程 社会 弹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弹性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祺铭 李更丰 +3 位作者 别朝红 邬嘉雨 林超凡 刘达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64-2774,共11页
极端灾害频发,给大规模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以提升规模化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系统弹性。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Copula的新能... 极端灾害频发,给大规模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计及间歇性新能源的城市电网输配电协同供电恢复方法,以提升规模化接入新能源的城市电网系统弹性。针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Copula的新能源离线概率建模和实时更新方法,通过实时更新场景预测刻画其出力时变不确定性。基于预测场景,建立了一个计及负荷转供的城市电网双层供电恢复模型。该模型考虑主动的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协同优化,通过调整负荷分布、网络重构以及应急资源实时调度进行供电恢复,最小化系统失电量。所提双层供电恢复模型在上层优化各区域高压配网与输电系统运行边界,在下层求解各区域高压配网的重构及应急资源实时调度方案,通过检验输电网交流潮流判断计算过程是否结束。由仿真结果可知所提城市电网输配协同供电恢复方法可有效提升系统弹性,在极端灾害下可保证输电网线路潮流不越限并有效降低系统切负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电网 输配协同 移动储能 负荷转供 极端灾害 间歇性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弹性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涛 孙斌栋 王艺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3-873,共11页
随着各种“城市病”问题层出不断,以及重大公共事件突发的不确定性,弹性城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利用熵值‒综合指数法测算该地区41个城市2003—2018年弹性建设水平,并利用空间分析... 随着各种“城市病”问题层出不断,以及重大公共事件突发的不确定性,弹性城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利用熵值‒综合指数法测算该地区41个城市2003—2018年弹性建设水平,并利用空间分析法考察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内各城市综合弹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城市间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形成沿长江、环杭州湾和浙南地区高水平弹性城市格局,但皖北、苏北等长江三角洲外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较低弹性水平;②各城市弹性指数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高‒高”集聚于上海及其周边城市,“低‒低”集聚于皖北、苏北地区,而湖州、宣城等市表现出“低‒高”集聚特征;③工程、社会和经济弹性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相对一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强市水平较高,而研究区内的城市生态弹性水平普遍较低。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工程、社会和经济弹性建设应着重缩小地区差距,自然本底较好地区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维护,经济发达地区则应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弹性城市 熵值法 空间自相关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弹性与经济弹性耦合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帅 王成新 +2 位作者 于尚坤 姚士谋 李镢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弹性研究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明晰城市生态弹性与经济弹性之间耦合规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济南市为例,... 弹性研究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明晰城市生态弹性与经济弹性之间耦合规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济南市为例,构建城市生态-经济弹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城市弹性测度模型法对城市生态弹性与城市经济弹性进行评价,并运用耦合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从城市生态弹性水平来看,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05-2008年波动较大,之后逐年上升,但在2017年出现小幅下降后呈上升趋势;(2)从城市经济弹性水平来看,呈现出2005-2008年缓慢上升,2008-2009年快速上升,2009-2011年小幅下降,2011-2019年逐年上升的趋势;(3)从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来看,耦合水平呈现先上升后相对平稳的趋势,耦合等级较高,均在0.8以上;耦合协调水平则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等级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逐渐上升到极度耦合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弹性 城市经济弹性 耦合分析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弹性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4
19
作者 景天奕 黄春晓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59,共7页
本研究首先对弹性城市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根据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家、大都市、城市、社区四个空间尺度对弹性城市指标体系进行比较,进一步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在评价目的、关注内容、指标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最后,结合... 本研究首先对弹性城市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根据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家、大都市、城市、社区四个空间尺度对弹性城市指标体系进行比较,进一步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在评价目的、关注内容、指标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我国开展弹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空间尺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城市视角下的旧城更新与规划策略——以巴塞罗那波布雷诺地区更新实践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蜀秦 钟晓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9,共5页
在全球城市风险暴露骤增的背景下,城市弹性理论正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主流话语。该文介绍了弹性城市概念及其规划策略,并以巴塞罗那波布雷诺旧工业区更新实践为案例,通过对规划理念、转型内容、政策手段、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分析,... 在全球城市风险暴露骤增的背景下,城市弹性理论正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主流话语。该文介绍了弹性城市概念及其规划策略,并以巴塞罗那波布雷诺旧工业区更新实践为案例,通过对规划理念、转型内容、政策手段、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分析,着重探讨弹性城市理论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并反思该理论及规划实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规划策略 城市更新 城市旧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