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张诗嘉 操小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128,共9页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检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检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验证土地政策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型分布格局,多表现为H-H型和L-L型集聚,且随着时间推移空间正相关性逐渐增强。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倒U”形趋势,过度扩张可能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与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倒U”形关系,某一用途的偏向性供给会降低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③土地政策在调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对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发挥正向作用。应统筹都市圈内城市协同发展,动态调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充分利用土地政策的正向调节作用,持续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 土地政策 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用地供应规模与结构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雷绪斌 王良健 吴书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3,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变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的熵值法测度城市发展质量,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土地供给与城市发展质量的...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变化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的熵值法测度城市发展质量,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土地供给与城市发展质量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无论是建设用地供应规模,还是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工业用地占比、商业用地占比、住宅用地占比、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比),均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变换关系,即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在服务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均存在一个动态的最优值或者最优比例。研究结论:建设用地供应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动态调整的,需要根据建设用地供应和城市发展质量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优的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供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供应规模 供应结构 城市发展质量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ka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特征挖掘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元军 郑新奇 常伟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231-235,共5页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是城市建设用地状况的直接反映,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掌握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与内在规律。尝试使用Weka软件,运用其关联分析、聚类、回归方法中的不同算法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进行分析,获取了一些有益的结果:(1)通...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是城市建设用地状况的直接反映,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掌握城市建设用地的现状与内在规律。尝试使用Weka软件,运用其关联分析、聚类、回归方法中的不同算法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进行分析,获取了一些有益的结果:(1)通过关联分析得到不同用地间的相关性;(2)通过聚类将全国城市分为5类,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即存在均匀分布,又呈现相对聚集现象;(3)通过回归分析得知用地结构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数据挖掘 WE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人口、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秀锋 刁承泰 何丹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0期48-51,共4页
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本文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预测法,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而算出城市人口,并根据可能的人均用地水... 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本文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预测法,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而算出城市人口,并根据可能的人均用地水平科学地预测了未来我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非农业人口 建设用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布——2000-2003年规划用地审批项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冯雨峰 何洪杭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3-59,共7页
以对杭州市区2000-2003年四年间共13000多个项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基础,对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大小,增量的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已经大大超过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同... 以对杭州市区2000-2003年四年间共13000多个项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基础,对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大小,增量的功能结构与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年来杭州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已经大大超过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同时在功能结构及空间分布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实际建设用地增长数量以及功能结构、空间布局与现有城市规划布局所依据的用地规模以及增长数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安排的巨大差距,已经使得现有城市总体规划很难发挥对城市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增量 功能结构 杭州 规划用地 空间布局 用地规模 实际 安排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算法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涛 郝泳涛 王力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0-1138,共9页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解决优化问题的思想和机制,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定义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自主进化机理,然后创建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自主进化过程的算法模型——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化算法(简称城市生态算...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解决优化问题的思想和机制,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定义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自主进化机理,然后创建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自主进化过程的算法模型——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化算法(简称城市生态算法).最后,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使用城市生态算法进行求解.选取上海市作为算法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计算 城市生态算法 土地结构优化 城市建设用地 食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设用地结构演变看城市职能的变迁——以陕西澄城县城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龙 王树声 王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3-60,共8页
通过梳理陕西澄城县城建设用地结构于清乾隆至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当前两个阶段的演变,探究其中所隐含的城市职能差异,并审视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即传统县城的营建是对人居物质、文化综合需求的整体观照,并尤为注重城市的空间人文秩序... 通过梳理陕西澄城县城建设用地结构于清乾隆至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当前两个阶段的演变,探究其中所隐含的城市职能差异,并审视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即传统县城的营建是对人居物质、文化综合需求的整体观照,并尤为注重城市的空间人文秩序;而现代澄城县城则以产业经济发展为核心,忽视城市人文构建,导致后者指标的锐减与秩序的消解。基于对澄城县城古今演变的整体比对与认知,从城市文化脉络视角提出当代规划思考,以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演变 城市职能 澄城县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论证初探——以秦岭山区商南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99-109,共11页
山区河谷型城市受限于Lh地地形地貌,县域城镇人□基本集中在县城及其周边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同时,受限于沿河带状组团串联布局的城市形态,单项城市建设用地因缺乏各组团内的规模控制,往往掣肘发展侵蚀生态山体... 山区河谷型城市受限于Lh地地形地貌,县域城镇人□基本集中在县城及其周边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城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足。同时,受限于沿河带状组团串联布局的城市形态,单项城市建设用地因缺乏各组团内的规模控制,往往掣肘发展侵蚀生态山体,规模超标污染下游组团。另外,城市建设时序因缺少与其他部门规划衔接的分期用地规模控制,无法落位近期建设项目和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山区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无法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良好控制,需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侧"进行总量、单项用地、建设时序的规模论证探讨。裔南县是秦岭山区典型河谷型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区域层面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裔南县城城市建设用地将跨出现状城区,确定满足远期、远景"刚需"的总体规模。居住、工业等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划,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定上限规模。城市建设时序通过与相关部门规划指标、用地边界的衔接,划定多规协同的分期用地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规模 商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调整居住区用地标准及规模结构初探——《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两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明尧 《规划师》 2001年第6期93-95,共3页
分析原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居住区用地标准及其规模结构与当前居住区发展的矛盾与不适应性.探讨其修订的必要性,并提出确定这两个重要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居住区 用地标准 规模结构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彧 李诚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160,共6页
本文基于边际等值原理,综合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建设效益,构建多因子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决策模型,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实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5年,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建设用地短缺到最优及至过剩... 本文基于边际等值原理,综合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建设效益,构建多因子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决策模型,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实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5年,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建设用地短缺到最优及至过剩的过程,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强依赖逐渐转变为弱依赖。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边际建设效益弱相关;与边际经济效益之间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与边际社会效益呈正相关、边际环境效益呈负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达到最优规模,其中建设用地供给与经济发展失调,是导致净效益下降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等值 城市建设用地 边际效益 最优规模 缩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取值思路探索——兼论眉山工业新城的工业用地比重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伟国 张捷 邢忠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87,共7页
对照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考察近年来上海和重庆工业用地比重情况指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超常规发展的典型现象,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作用原理和合理性,最终根据"时间、职能、空间&qu... 对照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考察近年来上海和重庆工业用地比重情况指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超常规发展的典型现象,运用理论模型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作用原理和合理性,最终根据"时间、职能、空间"三个要素提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取值的三种思路,并以"眉山市工业新城概念性规划"作为案例进行佐证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工业用地比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格局及规模体系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亚萍 张平 +2 位作者 孙丹峰 刘顺喜 伦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107,共5页
基于1990—2018年六期城市建设用地监测数据,本文利用城市用地年面积增长率指数、公共边测度、核密度估计、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刻画成渝城市群扩张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对城市群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建设用... 基于1990—2018年六期城市建设用地监测数据,本文利用城市用地年面积增长率指数、公共边测度、核密度估计、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刻画成渝城市群扩张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对城市群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先快后慢的趋势,空间上呈"中部高速,南北低速"的特点,建设用地扩张密度高值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二市且城市群内部连片发展不明显。城市群新增城市用地呈现无序蔓延态势,并未趋于紧凑。2000—2010年,成渝城市群规模分布极化,呈现明显的双核首位特征,2010年后规模分布由非均衡趋于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扩展模式 城市规模体系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顺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8,共11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首位城市占比及首位度等表征规模分布,并借助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总量抑制了能源效率,但规模分布在一定条件下...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首位城市占比及首位度等表征规模分布,并借助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总量抑制了能源效率,但规模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减弱了这一负效应。(1)就建设用地来看,其规模分布与能源效率之间呈И型关系,第二拐点尚未出现,且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占主导,由二城市首位度向四城市首位度演进,其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强度呈倒U型变化;(2)就各功能用地来看,其规模分布与能源效率的关系与建设用地有着相似的规律,且商服用地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占主导,而工业和居住用地对其负效应占主导,工业用地表现较为明显,由二城市首位度向四城市首位度演进,工业和居住用地的负效应不断增强,商服用地的促进效应强度与建设用地一致。研究结论:适度提高建设用地空间集聚水平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其分功能的工业和居住用地的空间集聚整体较弱,推动其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再集聚、再配置将改善能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规模分布 能源效率 城市分工 土地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顶层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由于出发点不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成为地方和上级审批部门之间博弈的主要焦点。在实践中,传统的基于"人地对应"来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方法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由于出发点不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成为地方和上级审批部门之间博弈的主要焦点。在实践中,传统的基于"人地对应"来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方法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这些问题是基层无法解决的,亟需通过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顶层设计"加以解决。文章提出改变单纯依据人口规模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挂钩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依据的单一做法,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环境综合承载力和耕地保护要求等多元因素综合确定,并通过加强和改善建设用地规模的底线控制、动态控制和协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顶层设计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忆邵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国际城市比较赋予空间的意涵,是城市比较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新热点方向。同济大学石忆邵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展"国家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比较研究",无疑为这一领域的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全世界14个国际大都市建设... 国际城市比较赋予空间的意涵,是城市比较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新热点方向。同济大学石忆邵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展"国家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比较研究",无疑为这一领域的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全世界14个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及结构的分析,作者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值得上海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认真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建设 国际城市 结构比较 用地规模 科研团队 同济大学 城市建设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做好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的审核工作——对城市用地和人口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文甲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3,18,共4页
从法律法规规定、城市科学、土地科学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要符合城镇体系规则,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要执行城市方针和规划原则,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城市的有序发展与人口增长。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 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资源部严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17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共1页
近日,国土资源部全面完成了2017年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国土资源部 用地规模 土地利用效率 城镇化建设 用地制度 耕地保护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改革
18
作者 刘鹤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完全由地方政府垄断,表现出两类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一类是大城市持续性供小于求,而中小城市持续性供大于求;另一类是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存在近十倍的价差,且价差仍在进一步扩大。本文分析了上述...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完全由地方政府垄断,表现出两类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一类是大城市持续性供小于求,而中小城市持续性供大于求;另一类是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存在近十倍的价差,且价差仍在进一步扩大。本文分析了上述结构性失衡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建议:首先,转变通过干预资源配置以实现区域协调的思路;其次,改变地方政府与建设用地供给相关的收益函数;再次,在地方政府的垄断性供给之外辅之以一定的市场化供给;最后,在中央层面逐步放开跨省"占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结构性失衡 占补平衡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郑新奇 孙元军 +1 位作者 付梅臣 胡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城市间建设用地结构的差异。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区域为单位计算出的同一地类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基尼系数很小,但不同地类间差异较大,而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城市间建设用地结构的差异。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区域为单位计算出的同一地类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基尼系数很小,但不同地类间差异较大,而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大多数省份的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说明中国整体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3)依据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使用基尼系数衡量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城市建设用地 用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 被引量:45
20
作者 石爱华 范钟铭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0,96,共4页
为从根本上实现城市转型,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新的发展和资源观念为指导,以构建经济发展与用地、人口、环境、资源的和谐关系为目标,试图探索一种"非扩张型"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思路,强调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对城市转型的重... 为从根本上实现城市转型,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新的发展和资源观念为指导,以构建经济发展与用地、人口、环境、资源的和谐关系为目标,试图探索一种"非扩张型"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思路,强调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对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向"以供调需",从过去的"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从被动的"终极控制"转向"过程引导",以及以土地供应调整为核心,建立科学的城市转型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土地供应 建设用地 规模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