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地最佳阈值法的优化及城市建成区扩张时空特征:以白洋淀流域为例
1
作者 高星 郭忠元 +2 位作者 王千 李桂君 申伟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科学提取城市建成区信息并探究其扩张的时空特征,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优化局地最佳阈值法的基础上,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PANNDA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系列数据定量提取了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信息... 科学提取城市建成区信息并探究其扩张的时空特征,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优化局地最佳阈值法的基础上,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PANNDA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系列数据定量提取了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信息,其后运用城市扩张指数和景观指数分析了白洋淀流域30年间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运用优化后的局地最佳阈值法成功提取了流域内城市各期建成区的数据,经验证该方法较优化前具有更优的适用性。研究期间白洋淀流域城市建成区扩张显著,增长率达154.48%;流域内35个城市的建成区呈现出较大的规模异质性。时序特征上,建成区扩张总体呈现加速趋势,流域内各城市的建成区扩张速度差距趋于增大;空间特征上,“正定—涿州”线左侧建成区扩张态势低于右侧区域;以莲池区、竞秀区、高碑店市等为代表的市辖区或县级市扩张态势较强。基于景观指数结果,建成区扩张过程呈现“分散-融合”的空间特征,建成区边界呈现“规整-复杂-规整”的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 局地最佳阈值法 夜间灯光 时空特征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牟凤云 张增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利用良好位置匹配且几何精纠正过的2期陆地卫星MSS影像、4期TM影像、1期EMT+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层次分类法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对1973年~2004年澳门城市建成区的扩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得到了不同年度澳门建成区的面烈,不同监... 利用良好位置匹配且几何精纠正过的2期陆地卫星MSS影像、4期TM影像、1期EMT+影像,采用土地利用层次分类法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对1973年~2004年澳门城市建成区的扩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得到了不同年度澳门建成区的面烈,不同监测期建成区的扩展速度。结果显示,31a来,澳门建成区面积扩展16.02km^2,年均扩展0.52km^2。澳门建成区扩展受多种驱动力的作用,但受政策制度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城市建成 城市扩展 动态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川渝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涛 于欢 +2 位作者 孔博 胡孟珂 凌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5152-15159,共8页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川渝地区城市时空动态分布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使用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下载的DMSP/OLS卫星F101993、F121998、F142003、F162008稳定灯光年度合成影像和NPP/VIIRS卫星2013、2018... 为了缓解人地矛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川渝地区城市时空动态分布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使用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下载的DMSP/OLS卫星F101993、F121998、F142003、F162008稳定灯光年度合成影像和NPP/VIIRS卫星2013、2018年7月的月合成影像两种夜间灯光数据。以5年为一周期,通过阈值二分法提取川渝地区城市建成区,并利用紧凑度与分形维数、标准差椭圆和城市建成区扩展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川渝地区城市建城区近25年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两种夜间灯光数据拟合R^(2)≈0.7455,提取误差在3%以内,空间精度相对较高;②川渝地区紧凑度指数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分型维度大致呈上升态势;③城市建成区城市重心逐渐东移,城市拓展的方向性先降低后增强,扩展方向由西南-东北转为西北-东南方向;④川渝地区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扩展速度虽有波动但大致呈上升态势,成都、重庆的核心地位日益增强。可见在1993—2018年,川渝地区城市群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城市发展以外延式扩展为主,破碎程度较高;城市建成区重心呈现东移趋势,表明以重庆为核心的东部城市发展稍快于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紧凑度与分形维数 标准差椭圆 城市建成区扩展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奥勇 毋冰龙 +2 位作者 白召弟 王晓峰 陈子娴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建成区扩张信息,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8年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大尺度不透水面指数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并基于统计数据... 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建成区扩张信息,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8年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大尺度不透水面指数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并基于统计数据比较法得到城市建成区,对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各城市的建成区扩张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①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建成区的高精度提取,可为城市长时间序列的时空变化监测提供新的数据基础;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由2000年的1279.00 km^(2)增加到2018年的4730.25 km^(2),广州、深圳、东莞的建成区扩张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793.50、812.75、1027.50 km^(2);在空间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扩张主要发生在各城市之间的交界地带,逐步形成了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大型城市群核心建成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重心2000~2018年由东莞转移到广州。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在2000~2018年扩张整体呈现由快变慢、东快西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 夜间灯光数据 不透水面 比较法 时空特征 粤港澳大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薇 刁承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将全国的26个省区划分为8种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并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以中级型和集中型为主导类型,并有向高层次和集中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规模分布类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六百年来城市建成区扩展过程与特征分析——以苏沪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宇超 金晓斌 +5 位作者 覃丽君 薛樵风 成一农 龙瀛 杨绪红 周寅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68,共14页
利用历史文献、古地图、民国测绘图和遥感影像图,复原了苏沪地区有连续建城记录的56座城市自明朝以来9个时间断面下的城市建成区边界,选取扩展速率、扩展强度、幂律分布指数、分形维数、紧凑度和重心迁移距离等指标,分析了各城市在城市... 利用历史文献、古地图、民国测绘图和遥感影像图,复原了苏沪地区有连续建城记录的56座城市自明朝以来9个时间断面下的城市建成区边界,选取扩展速率、扩展强度、幂律分布指数、分形维数、紧凑度和重心迁移距离等指标,分析了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和空间形态上的变化过程;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看,近六百年来苏沪地区各城市建成区规模显著增大,研究区城市建成区总规模扩大了59.9倍,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无锡市主城区,扩大了346.7倍;(2)从变化过程看,可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和提升阶段等5个阶段;(3)近六百年来,研究区内城市建成区规模之间的差异趋于减小,大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4)从空间形态变化看,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形态愈加复杂,分形维数不断增大,城市形态紧凑度逐渐减小;(5)从城市重心变迁看,平原城市大多围绕原城池向外近似均匀扩展,大部分城市重心迁移距离小于3.5km;(6)城市规模受城市社会经济、区域人口的影响较大,与城市行政等级的关联较小,而城市形态会因人口增加而趋于复杂,与城市经济水平和城市等级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建成 变化过程 苏沪地 六百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 a松嫩平原建设用地及城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承航 张文春 +1 位作者 刘强 林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为探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75-2018年松嫩平原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动态度和紧凑度研究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运用重心迁移方法分析松嫩平原整体演变趋势;结合位序规模法则和空间象限叠置方法探究典型城市建... 为探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75-2018年松嫩平原四期遥感解译数据,利用动态度和紧凑度研究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变化;运用重心迁移方法分析松嫩平原整体演变趋势;结合位序规模法则和空间象限叠置方法探究典型城市建成区扩张联系及扩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间松嫩平原建设用地面积扩张7188.802 km^(2),动态度增加0.641%,紧凑度上涨0.037;建设用地扩张呈现以东部为主的空间格局,整体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北方向36.903°处迁移44156.382 m.选取的7个城市建成区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张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呈现为连片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特征 松嫩平原 建设用地 城市建成 扩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998-2017年夜间灯光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陆永权 冼宇阳 刘桂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7-1157,共1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扩张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城市扩张指标,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1998—2017年间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扩张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调整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城市扩张指标,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1998—2017年间的时空变化过程,并定量分析了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建成区面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扩展速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体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的紧凑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分形维数虽处于波动状态,却基本保持不变。1998—2017年间,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城市建成区扩张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北—东南”方向,重心逐渐向西北移动。此外,城市扩展模式呈现“扩散-凝聚-扩散”的波动状况。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均与城市建成区的扩展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在不同时期其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成 空间格局 扩展模式 夜间灯光数据 粤港澳大湾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在焦作市建成区扩展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文锴 杨磊库 +1 位作者 梁洪有 张合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以1988年、1992年及2001年3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提取了3个年份的焦作市建成区范围和面积,并叠加分析得到了1988-2001年间建城区的空间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后焦作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大幅度向南... 以1988年、1992年及2001年3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提取了3个年份的焦作市建成区范围和面积,并叠加分析得到了1988-2001年间建城区的空间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后焦作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大幅度向南部高新区扩展;由于焦作市受到北部太行山限制和东西两翼煤矿区的影响,建城区在空间扩展方向上形成其特殊的形态:整体发展趋势呈现以向南为主、向东西适度发展的"T"字形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焦作市 城市扩展 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建成区扩展演变与规划实施验证 被引量:11
10
作者 詹庆明 岳亚飞 肖映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71,共9页
利用QGIS平台重构地图技术,结合RS和GIS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从1870年以来武汉市建成区扩展演变趋势,并与对应时期各版城市总体规划相比较,挖掘规划对于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从建成区的扩展演变来看,1950—1970和1995—2010两个时... 利用QGIS平台重构地图技术,结合RS和GIS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从1870年以来武汉市建成区扩展演变趋势,并与对应时期各版城市总体规划相比较,挖掘规划对于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从建成区的扩展演变来看,1950—1970和1995—2010两个时期扩展最为迅速,主要是工业区的发展和经济开发区的带动。整体的扩展模式是从初始的三镇独立沿江发展,逐渐形成空间"十字"发展模式,后期呈圈层向外推进和沿主要交通道路的"外延式"扩展。各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而对居住区的规划指导作用相对偏弱。城市的实际发展规模与规划在每一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偏差。目前武汉市在实际发展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等要素上与2010版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耦合度较高,绿地规模距规划目标差距较大。本文主要在两个方面具有创新:(1)利用地图重构的技术方法将历史追溯到1870年,结合遥感影像数据探究了武汉市建成区近现代比较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2)研究不同阶段武汉市规划与城市实际发展的耦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 城市扩展 空间结构 规划实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城镇建成区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莉 侯西勇 +1 位作者 于良巨 邸向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以环渤海三省两市为研究区,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5个时相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提取县级及以上城镇建成区的空间分布图形信息,采用扩展动态度、扩展强度和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分析环渤海区域城镇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 以环渤海三省两市为研究区,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5个时相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提取县级及以上城镇建成区的空间分布图形信息,采用扩展动态度、扩展强度和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分析环渤海区域城镇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环渤海区域城镇用地不断扩展,各阶段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呈上升趋势,而扩展动态度趋于减少。(2)不同类型城镇扩展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类型间差异亦较显著。(3)城镇扩展动态度的总体空间格局呈显著正相关,高值区空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显著,且呈现沿交通干线分布和变化的特征。(4)城镇扩展强度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但局部地区呈集聚分布态势,高值区多较为孤立地分布在大城市或其周围地区,并表现出据点式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成 城镇扩展 时空动态 空间自相关 环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空间扩展研究
12
作者 韩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747-9748,共2页
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渭南市主城区的建成区数据,结合GIS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渭南建成区的扩展面积和扩展速度,计算了城市重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面积和扩展速度都显著增加,并达到一个相... 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渭南市主城区的建成区数据,结合GIS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渭南建成区的扩展面积和扩展速度,计算了城市重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面积和扩展速度都显著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高的稳定值;随着城市西部高新区的建设,城市重心移动的主基调是由东向西移动,市政府搬迁规划的实施以及各个重大项目的兴建,使其有向北扩展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渭南 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感知的城市功能区人居环境愉悦度时空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宏斌 丁鸿浩 +2 位作者 孙然好 李佳蕾 段兴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8-2309,共12页
人居环境愉悦度是特定环境下人类感受的定量表征指标,对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研究多使用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忽略了城市环境和地理场所带来的居民心理感受影响。收集基于位置服务的微博数据和城市功能... 人居环境愉悦度是特定环境下人类感受的定量表征指标,对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研究多使用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忽略了城市环境和地理场所带来的居民心理感受影响。收集基于位置服务的微博数据和城市功能区数据,采用地理空间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评价了北京市中心城区不同功能区的工作日和节假日人居环境愉悦度(2021年10月1日至24日)。主要结论:(1)人居环境愉悦度的时间趋势存在逐小时和假期-周末-工作日的规律变化。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周末愉悦度最高,工作日明显降低;(2)人居环境愉悦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愉悦度高值区和低值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离散,在工作日的表现更显著;(3)不同功能区之间人居环境愉悦度的时间分布存在差异。高密度商业区和休闲商务区多数时刻具有较高的愉悦度,文旅区和经济开发区在周末人居环境愉悦度较高,工作日中央商务区和自然景观区拥有较低的人居环境愉悦度。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数据在城市人居环境愉悦度研究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长时间序列和大空间范围数据挖掘是未来城市研究的发展趋势,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和人居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数据 城市功能 人居环境愉悦度 情感体验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建成区动态扩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磊 王崇云 +1 位作者 彭明春 杜建海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直接表现。以昆明市区为研究对象,选用1974—2010年间的5期遥感数据提取昆明市建成区范围,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析昆明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及方向性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建成区面积从1974年的2 ... 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的直接表现。以昆明市区为研究对象,选用1974—2010年间的5期遥感数据提取昆明市建成区范围,应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析昆明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及方向性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建成区面积从1974年的2 211.5 hm2增加到2010年的44 755.1 hm2;城市扩展速率和扩展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紧凑度远低于1,表明城市扩张还较为粗放;分形维数的波动说明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稳定性差、随意性大的特点。分析昆明市建成区扩展格局经历的3个阶段以及当前的昆明城市发展战略,指出城市建成区扩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遥感数据 空间重心转移 扩展速率 扩展强度 紧凑度 分形维数 昆明市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不透水面聚集密度法提取城市建成区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飞 殷成龙 +1 位作者 孟祥金 肖庆锋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共8页
针对已有基于不透水面提取城市建成区的方法无法保证建成区连续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该方法计算了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并进行分级,提取聚集程度高的区域为输入对象,并将被建成区完全包围的... 针对已有基于不透水面提取城市建成区的方法无法保证建成区连续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该方法计算了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并进行分级,提取聚集程度高的区域为输入对象,并将被建成区完全包围的绿地水体也包含在内;利用长时序遥感影像建成区提取结果,使用城市空间形态扩展指标对济南市1997—2017年城市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精度达到93.5%,能准确刻画出城市形态,保持建成区的完整性;1997—2017年间,济南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扩张速度与强度分别达到10.48 km^2/a、0.32%,呈现带状轴向扩展模式;1997—2013年,建成区扩展的不规则程度在逐年减少,2013年以后建成区形状变得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聚集密度 建成提取 城市扩张 时空演化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的多时相TM遥感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陈龙乾 郭达志 +2 位作者 胡召玲 盛业华 张海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以徐州城市为例,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9个空间单元,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TM图像和Matlab软件技术,对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在不断扩展,1994年前徐州... 以徐州城市为例,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9个空间单元,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TM图像和Matlab软件技术,对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在不断扩展,1994年前徐州西部矿区建成区扩展程度在城市扩展贡献上占有重要地位,但1994年后徐州南部因无污染源又是人文景观区而成为城市扩展上的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空间分异 遥感 建成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近50年城市用地动态扩展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张新焕 杨德刚 陈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近年来,在城市进程中,城市用地明显向外扩张,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外部扩张和内部分异,以乌鲁木齐为例,利用统计数据和规划图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来研究乌鲁木齐城市近50年用地动态扩张及其机制。首先,总结了乌鲁木齐市建成区面积的变... 近年来,在城市进程中,城市用地明显向外扩张,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外部扩张和内部分异,以乌鲁木齐为例,利用统计数据和规划图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来研究乌鲁木齐城市近50年用地动态扩张及其机制。首先,总结了乌鲁木齐市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和空间扩展规律;其次,分析了乌鲁木齐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这些主要城市用地类型的分异过程与特征;最后,分阶段探讨了影响乌鲁木齐城市扩展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50年 机制分析 动态扩展 乌鲁木齐市 统计数据 扩展规律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用地类型 经济机制 城市扩展 扩张 和空间 建成 分阶段 分异 内部 宏观 商业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城市扩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希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50-52,73,共4页
城市的不断扩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济南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其次以舜湖流域作为典型个例,来定量研究城市建成区扩展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从而为济南市保泉工作提供一种决策依据。
关键词 济南 城市建成 城市扩展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透水面与夜间灯光的城市建成区时空演变分析
19
作者 牟凤云 朱诗柔 左丽君 《自然资源遥感》 2025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明晰城市扩张与空间变化特征,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抑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的前提。该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提取2000—2020年城市建成区;从城市扩张特征、空间变化和城市间空间强度等方面对整体与县域2... 明晰城市扩张与空间变化特征,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抑制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的前提。该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区,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提取2000—2020年城市建成区;从城市扩张特征、空间变化和城市间空间强度等方面对整体与县域2个尺度进行城市扩张时空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将不透水面纳入多源数据融合能够提高建成区提取精度,总体分类精度98%,平均Kappa系数为0.75;②2000—2020年城市扩张经历了低速-中速、高速-低速的变化过程,扩张类型主要是边缘式,空间紧凑度下降;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空间强度最大为成都市与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双中心-两翼”格局,以成都市、重庆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作用凸显。研究结果揭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发展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有助于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格局合理优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多源数据 建成 城市扩张 时空演变 成渝地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杰佳 臧淑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70,71,72,共5页
利用两种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提取哈尔滨市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6个年份的建成区范围,计算扩展速度、圆度、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并对城市扩展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2—2017年,哈尔滨市... 利用两种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提取哈尔滨市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6个年份的建成区范围,计算扩展速度、圆度、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并对城市扩展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2—2017年,哈尔滨市建成区形态特征变化较大,紧凑度减小。城市扩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规划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驱动力 夜间灯光数据 哈尔滨 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